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习作“含真情、写实感”

2020-06-30祝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作指导情感表达小学语文

祝萍

【摘 要】 在每次习作课上,总有学生“假、大、空”谈,找不准写作点,没有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平淡无奇、味同嚼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指导学生关注情感体验,从观察中挖掘细节描写,着重从“望”“闻”“问”“切”四方面来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情感表达

没有亲身经历,没有真实的体验,没有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习作中,在小学生习作实践中,缺乏真情实感的言语表达成为一种“主流”。写文章,要体现“真情”,要表达“真知”。但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难以深入、细致。如何让学生习作充满“真情实感”?本文着重提出四点建议。

一、望:观其文,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在传统中医里,“望”就是看、细细观察。习作指导中,要让学生从观察入手,去认真看一看写作对象有何特点。在一次主题习作课堂上,以《母爱》为主题,让学生去表达对“母爱”的诠释。很多学生在文中都列举了自己生病了,母亲在深夜送自己去医院,母亲的陪伴让爱更加浓郁。这样的写作素材固然很好,但一个班级,多半学生都选择自己生病了,母亲深夜送医的故事,只能让自己的作文更显平淡。难道母爱只能在自己生病时才能体现吗?在平淡的生活中,就没有可敬的母爱?其中,有一学生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在夏天的傍晚,妈妈为我切好了一盘西瓜。鲜红的瓜瓤,让我爱不释手地吃起来。突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了,我仰起头,不断用手指抠自己的喉咙。这时,妈妈跑过来,焦急地望着我,紧皱的眉头,好像难受的是她自己似的,眸子里全是关切。“怎么了?”我哭丧着脸,问妈妈:“我不小心把西瓜籽全吞了,西瓜籽会不会在我肚子里发芽啊?”妈妈听了,竟然忍不住笑起来。短短的对话,将母爱的深情与关切表达得真实可信,与主题相吻合。所以说,在平时的习作指导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不能总是跟着他人的思路走,要打破写作实践中被禁锢的思维。

二、闻:闻其心声,让学生有话可说

每到写作课堂,小学生总是很无助。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了解少,没有丰富的阅历,如果让学生去写不同的素材,难免会出现“闭门造车”。教师在习作指导时,要走进学生,主动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围绕某一写作主题,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哪些关系,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如“今天我是升旗手”“拾金不昧”“那一天,我哭了”等等。这些主题,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所经历,并非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对于自己没有亲历的事件,学生是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所以,教师在习作课堂上,要在主题设置上,充分去了解、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灵活设置题目。如“我身边的劳动模范”,可以改为“值得我学习的榜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去思考,去选择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去发现他的优秀品质。对于“拾金不昧”,可以拓展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是美德故事,也可以是其他事,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来设定写作内容。

三、问:问其疑,答其惑

在习作过程中,言语的表达,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时会出现逻辑错误,文不对题等错误。如在写“难忘的一件事”时,有学生写道:我被绑架了,整个故事曲折离奇,这种选材方式,很显然是学生自己的捏造,以突出自己的写作与众不同。还有一些学生在言语表达上,过度追求语言修辞手法的运用,虽然修辞手法有助于让文章更生动,但是过度地使用修辞,反而弄巧成拙。如一些学生在言语中,过多地使用成语,甚至生搬硬套、制造不同的四字成语,这样的文章实则陷入“空洞”窠臼。还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往往热衷于借鉴他人的题材,比如对于“美丽的秋天”这一习作主题,观察题目,核心点是写“秋天”。让学生想一想,秋天都有哪些特征?秋天的时候,有哪些最显著的景物?如何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来展现秋天的美丽?事实上,每一个季节都有其显著的特征,对于“秋天”,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写作对象。但在习作评价中,有很多学生的作文里写到了“枫叶”,在对“枫叶”的描写中,有很多学生都选择了“火红的枫叶,像手掌在挥手致意”。对于“秋天”,难道就没有其他可写的景物了吗?如果一提到“秋天”,就在文中将“枫葉”捆绑而来,这样的作文,似乎缺失了更多的新意,学生的写作思维反而固化了。每个学生都这样写,都这样描述美丽的“秋天”,这样的语句并非学生内心所要表达的真实想法,而是对他人感悟的照搬照抄,也非学生出于自己的真实情感所要表达的对“秋天”的感悟。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故事,启发学生走出“疑惑”,写出自己的风采。

四、切:切其脉,因材施教

在小学作文实践中,一些教师为了规范学生作文,在立意、题材、主题内容等方面,给予学生过多限制,反而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思维。这样“模板化”作文丧失了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主习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教师要减少束缚,给予学生大展拳脚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主题的不同理解,教师要激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反思,多积累语言素养,为写出精彩作文夯实基础。

总的来说,习作指导中,要让学生有亲历的体验,要让话题切合学生的生活,才能获得发自肺腑的感悟,才能让言语表达有真情。

猜你喜欢

习作指导情感表达小学语文
谈基于学生本位的习作指导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链接课内外,实现读与写的无缝对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