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到用:《乡土中国》的另一种读法

2020-06-30张雪姣

关键词:乡土中国整本书乡土

张雪姣

摘要:学术著作《乡土中国》被编入语文教材的整本书阅读单元。带领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时,除积累知识、丰富认知,训练阅读和写作能力之外,还可利用其学术性强的特点,对阅读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生活。

关键词:《乡土中国》从知到用阅读方法

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乡土中国》被安排在上册整本书阅读单元,也因此成为学生的必读书。《乡土中国》本是费孝通先生为其课程“乡村社会学”所准备的讲稿,是作者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考察和分析。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与其他文学类文章的阅读应有所区别。

一、当前《乡土中国》阅读的一般重点

就目前来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大多还停留在“读”和“写”上,少数教师关注了“用”。

(一)培养阅读能力为主

杨孜老师在《〈乡土中国〉研读教学设计》一文中,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理解本书中展现的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把握整本书的价值取向。

2.激发研究兴趣,了解研究性阅读的基本路径,掌握研究型阅读的基本方法。

3.参考相关资料,联系个人经验和社会现实,深入理解作品,学习将自己感兴趣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炼成较有价值的研究主题。

从“理解”“把握”“了解”“掌握”“学习”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探究能力。

石骏老师则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他在《乡土中国》阅读设计中加入了“实践活动”环节:

在展览主题的确定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形式梳理各章节内容和核心概念;在展览大纲的编制过程中,学习运用思维导图表现研读内容的内在逻辑;在展板图文的设计过程中,学习运用PPT、PDF或手绘形式呈现个性化的展板设计;在相互评价中,学习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这个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种阅读手法、技巧,这是整本书阅读通用的阅读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对文本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概括,与《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内容并没有必然的关联。

(二)“读写结合”为主

位世英老师在《〈乡土中国〉学习任务群设计》一文中指出,《乡土中国》的价值,从工具性层面看,是帮助学生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方法;从人文性层面看,是“引领我们从根源上探究传统中国文化的来历,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审读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进而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从这个理念出发,在成果汇报课中,位老师设计了供学生自选完成的四个任务:

任务一:在走廊里设计一个关于《乡土中国》的阅读成果展板,展板内容应完整简明地体现该书内容及个人阅讀感受。

任务二: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结合《乡土中国》相关章节,自选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

任务三:结合相关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谈谈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是如何在无强制力的作用下服膺于礼治秩序的,可用1000字左右论述文或演讲词体现。

任务四:课后选择阅读一本学术著作(《万历十五年》《人类简史》等),结合《乡土中国》的阅读经验,向同学们展示阅读成果。

四个任务中有两个展示任务,两个写作任务,其指导重心还是在阅读的表达与输出,通过表达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说是“读写结合”或“读写互促”。

(三)“以用促读”为主

王希明老师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中设置了“理论应用”环节,引导学生用《乡土中国》的相关理论分析影视作品《秋菊打官司》的部分内容。有一个环节是“分析村主任打人事件中,双方的是非对错”,具体设计如下:

1.联系《无讼》,分析:“理”与“礼”不同,法理社会是“合法违法”,而礼俗社会是“是非”及情理。

2.联系《家族》,分析:乡村社会是父系小家族,重男轻女,村主任有四个女儿没儿子,庆来骂他断子绝孙是严重的侮辱,所以他要踢伤庆来。

扩展延伸:重男轻女,是劳动力问题,更是宗教文化问题,与祭祀相关,“香火”意味着祭祀。随后,提示学生可以扩展阅读费孝通《江村经济》第三章,里面专门有一节讲这一问题。

王老师有意识地用《乡土中国》的有关理论分析影视作品中的事件和现象,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对《乡土中国》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是“以用促读”。

二、从知到用:《乡土中国》的另一种读法

读书,不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要“读有所用”。《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我们不妨把它作为实用类的书籍来读。实用类文本多用逻辑思维,语言强调准确、平实、简洁,更具理性。褚树荣老师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要考虑到两个维度,一个是文体维度,即阅读的对象和表达的结果;一个是思维维度,即实用性思维主导学习,学习是为了方便生活,服务社会”。对于《乡土中国》,除了带着学生去读,培养学生耐心阅读学术著作的阅读品质,还要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读过的书,对身边的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用《乡土中国》解决阅读中的时代隔阂

较之乡土社会,现今社会已经有了很多改变,所以学生在读某些与乡土社会有关的作品时会觉得十分遥远,有隔阂,进而影响对文本的准确理解。而《乡土中国》中的有关观点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隔阂,与文本之间关联照应,帮助学生疏通时代的隔膜。

如教学《祝福》时,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学生总会异口同声地说“吃人的封建礼教”,这几乎成了一个标签,可能尚未进入文本,就已经得出这一结论。这也不能怪学生——教师就是这么讲的;这也没法怪教师——教参就是这么说的。然而,如果追问:封建礼教是什么?它是怎么吃人的?洪水猛兽般毫无人性可言的封建礼教,为什么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上千年?学生可能就无法解释了。分析《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当然离不开“礼教”的原因。可假如分析到此结束,学生也只不过是多记住一个名词,多学了一个套路而已。读过《乡土中国》之后,则可以利用其中的理论知识对《祝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乡土中国》第八章《礼治秩序》对“礼教”解释得很透彻。费孝通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所谓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这里的“礼”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规范。在几乎没有产生变迁的乡土社会,生活中很多问题解决要靠代代而传的经验,因而人们对于传统也渐渐产生敬畏之感,趋向于维持“礼”的规范。费孝通尤其强调,这里的“礼”不是“文质彬彬”,并不代表“文明”或是“慈善”,“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就像在《祝福》中,当时的社会对祥林嫂很残酷,但却是合乎礼教规范的。祥林嫂最大的“罪过”在于“再嫁”。鲁四老爷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败坏风俗”就是对传统的破坏,对礼教的违背。一个人一旦违背了礼教的要求,就不再被人们接受。这是把祥林嫂推上死地的真正原因。

又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表现出的等级之森严让学生咋舌。住处的布局、陈设等,都彰显着主人的等级和地位,说话、行动一步都不能错,连坐座位都要揣度半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等级社会,但为什么中国就成了一个等级社会呢?这样的问题,教参上没有讲,教师也很少关注,学生更是无从理解。但是,这又关系着能否透彻地理解文本,能否触碰到文章的内核。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他认为,我们传统社会里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差序”,也就是“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比如君臣、父子、贵贱、亲疏、长幼、上下,都是这种次序的表现。这个社会的格局构架是不能变的,也就是说,这个次序是不能改变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制度森严。

(二)用《乡土中国》解读现实中的社会生活

当今社会变化迅速,这与乡土社会的慢节奏截然相反。乡土社会的很多传统还在,但其效力却无法保证,“权威”不再。于是,学生就会产生困惑,甚至产生矛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并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来解析,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深刻的见解。

J同学在乡下居住,亲戚之间产生了一些纠纷。按他的想法,应该诉诸法律,但家人却不愿意打官司,宁可私下解决。J同学很不解。在读了《乡土中国》的《无讼》一章后,他对此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此写了一篇小论文。这里截取一个片段:

家里姑姑要求离婚,由于房产和孩子的问题和男方谈不拢,以至于两家几乎要“动武”来解决。我认为这件事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家里的亲戚包括对方的態度却都是希望私下解决,或者找一些长辈从中调和,实在不行就去找村委,万不得已才会考虑上法庭。我特意去询问为什么他们不愿走法律途径,得到的答案是:打官司是很丢脸的事情,好人家谁要去打官司呢?

读过了《乡土中国》中《无讼》一章后,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这个“礼”类似法律但不等同于法律。法律是一种强制遵守的规章,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而“礼治”则更多的起到“教化”的功能。“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维持礼俗的力量不是身外的权利,而是身内的良心。”(《乡土中国》第54页,商务印书馆出版)所以,乡土社会其实是在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没有规矩,简直就不是个好人了。

G同学则在寒假回老家时体会了城乡生活的不同。人们对于乡下的“土气”很是蔑视,但她觉得中国人恰是需要一点“土气”的温情。在阅读《乡土中国》后,她也写了一篇阅读札记,并对当下社会现象做了分析:

正如《乡土中国》里说的,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侍弄庄稼的老农也如庄稼一样离不开土地,侍弄了大半辈子土地的人是不会愿意在庄稼生长的日子里离开他的田的。土地束住了庄稼人的手脚,庄稼人也与他的土地连了根。听村里的老人说,他们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居住的这块土地,一块地就养活了一大家子的人,吃穿用的东西,都可以用这块土地的产物在临近的街市上换来,土地给了人无限的生机。

靠土地生存的人都长久“粘”在土地上。村里的人相互熟悉,代代相传,一个村子成了一家人,便也成就了一个熟人社会。熟悉不仅因为血缘,还有地缘,更有一番情分在。就像哪天家里烧鱼,少了点盐菜,从自家地里拔两根萝卜,走两步就能到邻里换来一大袋带着点点露水的盐菜。就算是空手去,人家也是愿意给的。庄稼人对自己的庄稼总是自豪的,相处间时不时还会给你送点蔬菜来。若是在城里,哪怕只是一墙之隔,也不知道邻居姓甚名谁。失去了土地气息的中国人,总是客气而疏离的。缺少了土地的牵绊,谁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一下子成了过客。

两位学生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对生活、对社会都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受,并且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发现,原来《乡土中国》并不仅仅是用来“读”的,还可以拿来“用”。

书籍浩如烟海,读书的方式、目的也各有不同。读好一本书,既要有知,也要会用。读《乡土中国》是这样,读其他书也是这样。

参考文献:

[1] 杨孜.《乡土中国》研读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8).

[2] 石骏.回眸乡土知来处——《乡土中国》阅读与研讨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9(21).

[3] 位世英.《乡土中国》学习任务群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4).

[4] 王希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J].语文学习,2019(12).

[5] 褚树荣.经世致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解读[J].语文学习,2018(9).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整本书乡土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分外妖娆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