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要警惕“概念化”倾向
2020-06-30吴永军
吴永军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包括教材改革)裹挟着一系列抓人眼球的时髦概念呼啸而至,弄得广大教师晕头转向。专家们对概念的解释也莫衷一是,而且是理念有余,操作缺失。“概念化”倾向已然成为当今教育界的流行病,好像不提出一些时髦的新概念、新理念、新命题,就落后了。
其實,“概念化”倾向早已出现,只是于今为烈罢了。正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所言:“我们的教育改革,常常改的是病名而不是病症。”杜威就曾担心已经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过于偏离实践,变成所谓的“纸上谈兵的科学”。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许多教育改革特别强调“顶层设计”。而这些设计离不开教育专家们在研究中提出的新概念的指导,如果概念本身含混不清、语焉不详,再加之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与实践方法,就很容易出现“概念化”倾向。如果用这些研究中出现的新概念去指导教育改革,改革的举步维艰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概念化”倾向往往只关注概念的新颖性,缺乏可验证、可大规模推广的操作性,即路径、方法、策略的研究,其适用性令人怀疑。即使能够有一些案例支持这些新颖的概念,常态化的实践也难以展开以及证明概念的广泛适用性。诚然,有专家会认为,提出概念、理论是研究者及其顶层设计的任务,具体操作则是一线教师的工作。此言大谬矣!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几乎没有自己一套独有的概念、理论,主要源自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如果我们的专家只是从这些学科,尤其是西方这些学科中“拿来”几个时髦的概念或命题,何谈使其转化成现实的教育生产力?况且这些不甚严谨的概念,很容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在“概念化”盛行的今天,广大的课程研究者及一线教师应以“求真”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抱着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勤于反思、独立思考的态度,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结合各地实际,扎实稳妥地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修正并完善这些概念、理论及举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广大教师坚持实事求是的真理,课程改革之设计、概念、理论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20世纪英国伟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在批判西方传统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名著《通往奴役之路》中,引用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这来自天国的警告声仍然在大地上回响并且警醒着我们:总是使得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教育改革不能“概念化”,否则,会葬送改革本身!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