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现“以生为本”理念的有效教学方式
2020-06-30廖林霞
廖林霞
【摘 要】语文学科是我国实施母语教育的基本课程,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应试,使其在校园生活中形成成长自信,也会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很好地优化学生的生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本化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教学准则,让学生真正取得进步与成长。本文将从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优化学生心智感受;改善师生互动模式,突出学生本位需求;坚持人文关怀,做到以生为本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生本教学改革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教学;落实方式
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室、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直接将语文教学活动限制在课堂、教材之中,且一直遵循着“师本”教学理念,目的是要在短期内快速丰富学生的语文认知数量,由此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不能产生情感共鸣,且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是很难产生学科学习兴趣的,根本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坚持生本教育原则,转变师生关系,围绕学生的本体需求来设计、实施语文教育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
一、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优化学生心智感受
教学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严肃、枯燥的教学氛围则会让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情感,甚至部分学生会感到压抑、不自在,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活动之中。相反,轻松、愉悦、自在、有趣的教学氛围则可让学生快速放松下来,使其集中精力分析、解决语文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由此优化学生的情绪感受与心理素质,以便综合发展学生的心智。就如在《观潮》一课教学中,我就在课堂伊始与学生闲聊,询问学生是否观赏过我国的大河大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见闻。由此,则可直接让学生放松下来,使其主动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然后,我播放了一则关于钱塘江涨潮时的娱乐视频,让学生观看钱塘江涨潮时的壮观景象,希望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阅读状态。果不其然,本班学生通过前期的谈话与后续的视频观赏活动,普遍变得十分自在,能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直接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如此,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学生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
二、改善师生互动模式,突出学生本位需求
师生互动会直接反映师生关系,同样也影响着学科教学效率,关系着生本教育理念的落实情况。其中,生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汇总,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需求,且要让学生以能动探究的姿态去学习语文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改善师生互动模式,突出学生的本位需求,让学生能够积累有效学习经验,有效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就如在《走月亮》一课教学中,我并未直接在课堂上全面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去阅读文本,使其通过反复诵读、集体讨论全面分析了课文的篇章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使其及时阐述了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感悟,希望学生能够积累自主学习经验。在此过程中,我会在小组求助时帮助学生调节组内矛盾,为学生指点迷津,希望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建构任务。当然我也会设计一些阅读问题,比如课文描写了哪一件事?课文中的阿妈形象是怎样的,从哪可以看出来?“我”对阿妈的情感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促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可以更好地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其产生多元的阅读理解。
三、坚持人文关怀,做到以生为本
在生本理念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积累有效的自主学习经验,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品德意识发育情况,讓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人文关怀,保护学生,尊重学生,呵护学生,对待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民主平等,由此渗透生本教育,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为了全面渗透人文关怀,我会认真观察学生,尤其是学生在言行之间所产生的细节动作与微表情,希望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比如,如果学生的表情变得郁闷、紧张或者焦躁,那么我便会趁机走到学生身旁,耐心询问学生是否遇到了认知问题,或者是学生是否身体不适,根据学生需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另外,我也鼓励本班学生写日记,或者是与笔者写信,鼓励学生及时阐述自己的学习困惑、成长问题,及时回复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问题,由此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丰富的生本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可以有效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具备为学生自觉牺牲的高尚意识,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追求创新与改革,全面优化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条件,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且能通过语文学习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荣华.浅析立足生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J].名师在线,2018(10).
[2]马应凤.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有效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刘彤彤.以生为本,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