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时代采购模式的转变

2020-06-30赵宏高稳黄晓敏

商情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评标电子化招标

赵宏 高稳 黄晓敏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传统采购模式逐渐向新的采购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使用互联网+的全新采购模式开展采购工作,建立采购管理平台,新的采购模式在给企业带来全新的采购管理体验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采购的效率,规避采购风险,节约采购成本。

【关键词】互联网;采购模式;互联网+

传统的采购模式在现代互联网+的时代逐渐暴露出各种弊端,为确立市场主体交易的地位,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扩大市场的开放性,增强市场竞争性,提高采购管理效率,均需要持续推进采购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各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也在鼓励采购的实现电子化交易,陆续建立采购管理电子平台,实现采购的全流程电子交易。各采购管理电子平台的采购过程中的企业供应链管理、ERP管理、集中采购管理等等各个采购环节也实现了与其他政府的或者大的信息系统对接交互,实现采购的协同共享管理,扩大采购信息的发布范围,提高竞争性。

一、传统采购模式缺点

1.传统的采购模式下,采购前期的项目申请,审批,立项与采购过程的管理是脱节的,需要靠人力进行数据的大范围的筛选、对比,耗费的时间成本非常高,人员的工作量巨大。

2.采购的全过程不能做到透明化,工作流程无法做到全程无缝的监督,容易出现暗箱操作,产生围标串标等行为。

3.采购过程复杂,采购周期长,效率低,采购档案的存档不利于查找翻阅。

4.传统采购模式的采购数据多以文档或者EXCEL为主,与采购的其他系统无法衔接,难以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如年底需要上报各种报表时,只能重复的以手工录入审核的方式完成,工作量繁琐效率低。

二、信息化采购模式的发展

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八部委发布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2013]第20号令,明确电子招标投标系统三大平台结构体系以及全流程电子招标投标交易流程规则等。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明确提出全面实现招标投标行业向电子化、信息化转型的目标。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引发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国务院6部委,发改法规[2017]357号),文件中提出价款交易平台市场化发展,推进交易平台的建设。同年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大数据”、“共享经济”和“现代供应链”的建设。

三、新的采购模式的关键点

(一)计划管理

全新的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采购实现采购计划的管理,计划的申请、汇总、提报、审批过程以及备案能够实现全流程的管理,为投资项目集中采购业务形成数据支撑,将执行考核、跟踪评价等提供依据,推进计划的闭环管理。

(二)供应商管理

在采购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供应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商决定商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诸多参数,供应商信息的平台化管理便于供应商资质的收集、整理、更新、评价等,实现供应商的多维度管理。

(三)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具有计划性,重复性和分层性等特点,运用计划的集中批量采购可进一步增强竞争强度,根据价格、质量、售后等多方面的竞争,避免小供应商的一次性采购行为对采购售后及服务等的影响,有利于价格的谈判,整合优化生产与市场资源,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四)采购体系的建设

随着电子化采购的推进,采购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新的采购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保障电子化采购的有效执行性,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电子采购体系,规范采购流程,细化采购操作规范。

四、新的采购模式的优点

相比传统的采购模式,新的采购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是全新的商业采购形式。

1.采购的全流程监管,使采购更加的透明化。

2.缩短采购的周期性,原有采购形式的周期性很长,新的采购不受时间和地域等限制,缩短采购周期。

3.节约采购成本。电商平台采购,竞争范围广,有利于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调。

4.提高采购效率,电子化采购使得全部的数据及流程电子化,节约人的工作,解放劳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提高效率。

五、新采购模式功能完善的建议

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已经逐步建立采购管理平台,建立的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功能:

(一)资料归档功能

电子化新的采购形式会随着纸质方案的逐步淘汰,电子档资料随之增多,需要做到项目全流程任何节点的所有资料的查看,追溯,做到有据可依。归档内容应逐步扩展到后台数据的归档,例如评标过程回退,虽然评标报告中没有,但是归档资料中应该具有,同时资料归档还需要做到实时性,实时归档可防止资料的丢失。在资料的调阅方面还需要做到资料的随时调阅,不局限在项目结束等阶段。

(二)签章管理

由于电子签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故电子平台在印章申请中需要提供详细的资料。各个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本单位的公章管理规定,结合相应法律,对电子印章进行统一管理。

(三)各单位专家库的建立

各企业建立自己的企业专家库,允许各行业人自行推荐或者与招投标平台进行对接,完善本采购平台本行业内的专家库。

(四)线上招标室的建立

根据招标项目的特殊性和严谨性,虽然推行电子化招标,但是评标环节大多还需要采用现场评标,为进一步促进招标的电子化,各个招标代理机构可以考虑在各個大型城市建立电子招标室,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专家的选择范围,提高评标的便捷性。

(五)标书检测功能的完善

现在的电子评标大多数平台未含有围标串标的检测功能,通过检查标书上传的IP、标书雷同性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潜在投标人进行检查,提高招标的公平性,增加项目的竞争性,提高招标人的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玲睿.浅谈电子采购平台大数据分析[J].大经贸*创业圈,2019(9).

[2]杨川.浅谈企业采购业务中供应商信息平台的建立[J].中国商贸.

猜你喜欢

评标电子化招标
多种评标模式的特点分析及对比
远程分散云评标打造集约化采购平台
政府采购招投标评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设工程评标审计
抓住机遇,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