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治疗作用分析

2020-06-30阎小宁唐德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杆菌属活菌亚组

阎小宁,陈 强,唐德军

(1.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消化内科,陕西 铜川 727100;2.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内科,陕西 西安 71005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连续性和弥漫性结直肠黏膜炎症,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1]。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20~50岁,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大量研究均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进展具有重要关系[2]。另一方面多项研究表明益生菌活菌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和免疫功能,进而缓解肠道炎症的作用[3]。本研究探讨了活动期和缓解期溃疡性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改变,并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对溃疡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期溃疡性肠炎患者(A组)、60例缓解期溃疡性肠炎患者(B组)及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分为A1亚组(30例)和A2亚组(30例),将B组分为B1亚组(30例)和B2亚组(30例)。各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基线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07年在济南制订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4]中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②患者充分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入组前3个月使用活菌制剂、抗生素等影响肠道微生态的药物;②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和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治疗方法

给予A1亚组和B1亚组患者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商品名“丽珠肠乐”,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S10960040,0.35 g/粒),2粒/次,3次/d;给予A2亚组和B2亚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0.25 g/片)治疗,1.0 g/次,4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A组、B组和对照组入组时机A组和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第1 d采集受检者约10 g新鲜粪便,取0.5 g置于无菌安瓿瓶中,加入4.5 m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充分震荡混匀后逐级稀释至10-8倍数。利用选择性平板培养基(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属,每个平板上加入150 μL各稀释度的样本溶液,每个稀释度做3个平板。需氧菌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24 h,厌氧菌平板倒置于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72 h。观察培养结果,并计数阳性平板内菌落数量。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依据文献[4],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有效和无效,以(完全缓解+有效)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组织学疗效标准依据文献[5],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以(显效+有效)计算组织学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肠道菌群比较

A组和B组患者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菌群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而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B组比较,A组大肠杆菌属菌群数显著增加,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显著减少(P<0.05);A组和B组患者肠球菌属菌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疗效比较

A1组和B1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学总有效率分别显著高于A2组和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与表4)。

表2 A组和B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肠道菌群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表3 A1组和A2组临床疗效与组织疗效比较

表4 B1组和B2组临床疗效与组织疗效比较

2.3 各亚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比较

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治疗前各类肠道菌群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菌群数显著低于治疗前,但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显著高于治疗前;A1组和B1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菌群数分别显著低于A2组和B2组,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分别显著高于A2组和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与表6)。

表5 A1组和A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比较

表6 B1组和B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比较

3 讨论

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多数肠道内菌群定植在结肠肠腔内,主要包括生理性细菌和条件致病菌,前者即有益菌群,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梭菌等,菌群数大,其代谢产物具有营养、免疫等生物学功能;后者即有害菌群,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通常情况下生理性细菌和条件致病菌之间存在复杂的依存、制约关系,在人体肠道中维持一定的数量平衡;肠道黏膜上的免疫系统对肠道定植菌群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但当有益菌群数量减少或者致病菌数量异常增加时,肠道免疫系统失调,进而可能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6]。

本研究比较了活动期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健康人肠道微生态的差异,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大肠杆菌、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加,而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显著降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杆菌属菌群数明显大于缓解期患者,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明显小于缓解期患者,与徐晓玲,等[7]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显示通过口服益生菌活菌制剂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进而起到治疗胃肠疾病的作用[8]。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益生菌制剂,每粒含0.5亿青春型双歧杆菌活菌,口服后可快速定植于肠道。双歧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可通过以下机制发挥肠道疾病治疗作用:①双歧杆菌分泌的磷壁酸能够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形成微生物膜,防止致病菌侵入;②双歧杆菌能够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醋酸,降低肠道pH值,并恢复肠道的正常蠕动,使致病菌不能在肠道黏膜上定植和生长;③可直接抑制大肠杆菌、真菌等的生长。本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期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后肠道内条件致病菌数量显著降低,有益菌数量显著增加,其对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改善程度和临床总有效率、组织学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柳氮磺吡啶。杜小东,等[9]给予5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8周,发现治疗后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邱春雷,等[10]研究也发现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对活动期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微生态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柳氮磺吡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内条件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减少。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杆菌属活菌亚组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分析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生殖系统中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miR-181a-5p和miR-126表达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