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实效性研究

2020-06-29杨成生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杨成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正在逐渐退出教育舞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实效性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主要内容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有目的地创设出一个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穿插教学内容。情境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1.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包括学生的证明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其实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很难,知识覆盖面也不是很广,因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但是数学有其独特的抽象性,因此对处于具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容易找不到方向,也有很多学生因为这个原因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抗拒情绪。因此,数学老师应该想办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尽可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一些生活实践来学习数学,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常来说,低年级的小学生一般会对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乘法的发展历史,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如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从小就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有一天,他的老师出了一道比较难的题目:“1+2+3+4+……+100等于多少?”其他同学都觉得非常难。正当大家都埋头苦算的时候,高斯却很快给出了答案。那么高斯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的呢?学生带着好奇心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所以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创设实用的游戏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会采取题海战术。所谓的题海战术,就是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重复的过程来巩固已学知识。但是学生内心对大量的习题是有一定抵触情绪的,而且这样也不利于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因为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玩心比较重,游戏的形式可以对他们起到很好的吸引作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因为游戏状态下的小学生思维往往是比较活跃的,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找规律”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制订一个游戏规则并向学生说明。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组课件,每一页课件上面都有两组数字,这两组数字其中一组是有规律的,另一组是没有规律的。每一页课件向学生展示五秒钟,五秒钟之后就会转换成下一页课件,然后要求学生凭借记忆来判断哪一组是有规律的。各小组分组进行,比一比哪一组找得又准又快。

3.创设类似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知识无法做到快速地理解。这也是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可以通过将一些抽象的符号或者知识进行具体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結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的知识时,难点就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些量之间的转换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根据不同的人民币面值,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换算方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数学的抽象性和难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结

综上所述,情境化教学非常符合素质教育环境,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有效的,并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书卫.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策略探析[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8(11):101.

[2]李刚.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J].新课程(小学),2016(10):170.

编辑 蔚慧敏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