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之美增强教学之效
2020-06-29周海荣
周海荣
摘 要:当前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无聊,教学形式单一乏味,教学气氛压抑无趣等现象。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倾听,发现音乐和节奏之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对称和均衡之美;引导学生通过体悟,发现激烈与平和之美,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關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是记录人们文化生活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字和语言。在日常教学之中,由于缺乏发现语文之美而导致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第一,教学内容枯燥无聊。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均被具体而又明确的文件固定下来,每篇课文内容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也都是历来相似的。因此,久而久之高职学生会逐步消退学习的热情。学生面对陌生而又枯燥的内容,常常会感到困顿和厌倦。因此,只有带领学生发现语文之美,才能够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乏味。教学常常是一件严肃而又活泼的活动。教学活动中需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双方都积极探寻和谐相处的方式,高效沟通交流的方法,但是在日常教学之中,教学常常被过分严肃化教条化,导致教学形式单一乏味缺乏应有的色彩。如常见的教学形式就是教师读课文,学生记忆生字生词,背诵相应的句子,这样简单机械的指令性操作,使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效果也不高效。
第三,教学气氛压抑无趣。教学气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学气氛能够帮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快速思考高效学习,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整体教学气氛比较压抑,学生像是沉默的观众,而教师像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命令学生或读或写或听,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服从命令。这样的气氛让教师和学生彼此深感压抑,学生学习无趣,教师教得也无聊。
二、探寻高职院校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如果教学中缺乏发现美的探索,缺乏鉴赏美的措施,那么教学中学生的愉悦体验和审美感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引导学生通过倾听,发现音乐和节奏之美
通过倾听语文课文中朗朗上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儿歌,形象活泼的排比句,这些句子像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悠扬动听。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教师在阅读中的发音特点,声音的韵律整体朗读的节奏感,让学生从中体验声音之美。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朗读逐步运用美的节奏和韵律来展现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增强文字阅读的文学体验,体会语言文字的听觉之美。例如,教师在执教北京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本中张惠言的《水调歌头》时,通过朗读“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唯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音律美。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对称和均衡之美
与其他的字母拼写类的文字相比,中国汉字具有方正圆柔对称均衡之美,如汉字的田、风等即表现为方正对称之美,水、火展现出汉字的圆柔和均衡之美。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并从中体会汉字所展现出来的刚正不阿之气。另外,在朗读短文和古诗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对称之美,例如在古诗之中就有数字的对称,季节的对称,颜色对称等等。这就体现了语言的对称之美。总之,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形式之美。
(三)引导学生通过体悟,发现激烈与平和之美
在语文课文中,有平和的寡淡之美,也有激情的浓烈之美。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特点,并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进而能够使我们领悟不同文章的情感之美。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并且发挥想象,感受其中跌宕起伏的情感,发现平淡真实的生活领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学会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升华个人思想境界,与古人进行灵魂沟通,与现实进行深刻对话。如教师在执教北京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本中林语堂的《尘世是唯一的天堂》时,可以通过阅读文章中的“我们的生命总有一日会灭绝的,这种省悟,使那些深爱人生的人,在感觉上增添了悲哀的诗意情调。然而这种悲感却反使中国的学者更热切深刻地要去领略人生的乐趣。我们的尘世人生因为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必须趁人生还未消逝的时候,尽情地把它享受。”进一步感受作者情感中的激烈与平和之美。
总之,当前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之美,逐步增强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晓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质量提升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50-54.
[2] 姬云飞.聚焦核心素养 改进评价策略:天水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发展,2020(1):84-86.
[3] 郭晓颖.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以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高专学生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