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癌症疼痛管理策略在喉癌放疗病人中的应用

2020-06-29陈文凤

循证护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喉癌管理策略病人

左 玲,陈文凤

喉癌在头颈部肿瘤中占据首位[1],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约占2%,病人5年内的死亡率达50%[2-3]。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喉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对人类造成威胁。喉癌中各种临床症状较多,其中疼痛给病人造成各种不舒适感较为强烈,增加其消极悲观的情绪,不利于康复。症状管理理论是利用对病人症状体验,制定症状管理策略,最终评估症状管理效果,是否达到维持病人健康状态,延缓消极不良状态出现[5]。症状管理策略能够较好地改善病人的健康问题,提高其生命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癌症病人的癌因疲乏。本研究将症状管理理论首次运用到喉癌放疗病人中,针对癌症疼痛管理策略对喉癌放疗病人的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实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放疗科住院的头颈部肿瘤病人204例。按照入院时的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密闭信封法,偶数为对照组,奇数为干预组,各10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由专科医生确诊为喉癌病人;②有听说读写能力;③知情并同意进入本研究;④需要放疗;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②存有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③中途退出者。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收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喉癌放疗病人实施头颈部放疗科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按医嘱用药,后期出院后的自我疾病健康管理指导等具体内容。

1.2.2 干预组

对喉癌放疗病人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癌症疼痛管理策略、癌痛护理策略组联合实施的护理措施如下。

1.2.2.1 成立癌痛护理策略小组

建立部门内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小组。由研究者本人及科护士长、3名主管护师组成。选择科室优秀护士作为团队成员,负责实施护理策略和质量控制。

1.2.2.2 建立症状管理成员微信群

通过微信群,每天按时发送一些关于放疗和疾病疼痛管理的方法,并鼓励病人在群内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达到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效果,每天让病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在群里说明自己存有疑惑的问题和不解之处,由科室派出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辅导。研究者通过设立相关问题进行引导,让病人表达出自身的症状体验,尤其是疼痛方面。比如:有哪些病人觉得疼痛影响了心情?怎么影响了?能否举一些例子呢?疼痛是否影响了饮食情况?关于疼痛的不良影响等。通过半结构式的询问,让病人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身真实的体验,了解喉癌病人在放疗中的需求。

1.2.2.3 症状管理策略的具体方案

癌痛护理小组的成员定期组织团队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和研究疼痛相关知识,不断充实疼痛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组织病人进行小型交流讨论会议;先有团队通过演示和发放有关疾病手册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结束后,给病人预留30 min的讨论时间,进行疑惑解答,研究者和团队要及时反馈,积极配合完成会议。同时,制定特殊标准为癌症疼痛护理作程序指导,指导护理人员对喉癌放疗病人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提高管理效率,迅速缓解病人的痛苦。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疼痛管理,根据每位病人疼痛的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并采取相对措施,比如教病人通过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利用正念瑜伽进行身体和心理的放松,也可以利用综合性的方法来缓解病人疼痛。后期在病人出院后,进行随访,采用科室自制随访表对喉癌放疗病人进行随访,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具体喉癌放疗病人的治疗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疼痛控制不佳的喉癌病人建议返回医院治疗。每天干预1次,每次30~60 min,共2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 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

采用张华[6]编制的疼痛满意度量表,该量表由教育关系、信任关系、专业技术能力3个维度构成,共21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若问题为反向陈述,采用反向计分。用于评价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满意程度,Cronbach′s α为0.96。

1.3.2 疼痛知识评估问卷

由本院自行设计的知识知晓率评估问卷,对癌痛的相关技能、方法、措施和护理内容进行评估,共20个条目,不知道计为1分,一般计为2分,知晓计为3分。分数越高,表示对疼痛知识的知晓程度就越深。

1.3.3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RS)对病人疼痛进行计分,将一条直线分成10段,由病人根据自身的疼痛强度在对应的数字上画圈,0分表示疼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比较不同组病人护理前后疼痛NRS评分[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对疼痛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对疼痛护理满意度得分比较 单位:分

2.2 两组病人疼痛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疼痛知识知晓率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病人疼痛程度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对疼痛程度得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疼痛是癌症病人后期最常见的表现,90%以上的病人均有疼痛难忍[8],甚至严重影响病人身体机能和心理环境。通过对疼痛管理与干预方案的制定,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感,并改善生存质量,但常规疼痛护理存在缺陷,干预效果与病人期望存在一定差距[9-10]。本研究通过对喉癌病人进行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疼痛管理策略,结果发现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的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有很大改善(P<0.05),与安帅等[11-12]研究结果一致,均表明对病人进行疼痛管理能够较好地改善疼痛程度。可能是对癌症病人进行疼痛症状分析后,了解病人最真实的特征体验,从而进行精准护理,并给予不同方式的管理和干预,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多数研究表明疼痛管理能够减轻病人痛苦,同时还可以促进手术后及放疗后的康复[13-14]。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有调查发现喉癌病人对疼痛知识的了解较为薄弱,多数病人不了解疾病进展。本研究通过对喉癌病人进行疼痛管理,结果发现病人对疼痛知识知晓率得到很大提升。说明对病人实施干预过程中,通过会议、宣教等形式能够帮助病人掌握疾病知识。与阮仙英等[15]结果相似,都是对癌症病人采用施教和参加会议等形式对病人展开教育,其效果均好。因此,为喉癌病人在疼痛管理中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控制病情,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根据症状管理进行有效的干预,促进病人舒适。

疼痛是癌症病人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也是较为非常普遍和令人痛苦的症状,发病率为24%~60%,疼痛程度取决于疾病的阶段[16-17],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对疼痛护理满意度。本研究探讨癌症疼痛管理策略在癌症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疼痛管理提高了喉癌病人对疼痛护理满意度(76.35±8.28)分,专业技能得分为(18.91±4.82)分、教育关系得分为(22.19±1.72)分、信任关系得分为(35.25±6.51)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Coluzzi等[18]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医护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让病人需求得到满足;长期的照护以及通过会议交流和微信汇报个人情况,均能够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促进感情提升;同时研究者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疼痛护理指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病人依从性和对知识的掌握度[19]。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主要是彼此的不信任和教育关系不和睦所造成的[20]。而改善护理人员的态度,加强沟通,换位思考都能够与病人建立信任感[21],还可以为后期的随访做准备,促进医院延续性护理的开展。个性化的症状管理为病人和护理人员提供全面支持,决策指导,为未来做准备。有症状的病人特别重视并注意自己的身体问题,而无症状的病人则重视其他护理要素[22]。

综上可得,癌性疼痛护理策略在缓解喉癌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病人对疼痛知识和疼痛护理满意度。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疼痛管理策略是具有系统性和便利性成效呈现,后期可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为后期的临床推广做指导。

猜你喜欢

喉癌管理策略病人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谁是病人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声音嘶哑久不愈 排查喉癌须牢记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