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音乐启蒙兴趣培养的探讨

2020-06-28樊雅莉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幼儿音乐启蒙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的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導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让幼儿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也能够推动整个教育界的发展。本文对幼儿音乐启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为广大音乐教育爱好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音乐启蒙;兴趣培养;教学问题;教学方法

随着美育地位的不断提升,音乐艺术也受到了广泛重视,低龄儿童学习音乐的比例大幅度提升。根据心理学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时期(1-6岁)是培养音乐感知力的最佳时期。儿童在五岁时好奇心、学习能力、模仿能力会大大提高,此时是音乐学习启蒙的最佳年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研究幼儿启蒙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要多方面探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可行路径。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第一动力,在学习音乐的入门阶段,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环境、选用适合的教材、运用合理的方法、设计有趣的环节,循序渐进的带领孩子走向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魅力。但就现阶段我国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来看,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器乐教学方面,许多教师反复强调手型与指法,并不关注学生兴趣与想象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沦为练琴机器,练琴成为孩子负担。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强调音高、节奏的掌握,对学生音色特点、趣味学习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幼儿启蒙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幼儿认知存在局限性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6岁)时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幼儿能够凭借语言或各种手段来表征事物。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幼儿还停留在事物的表象阶段,学习、认知、理解能力具有局限性,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自己的思考,也不能正确表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年龄、生理、思维认知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上课听不懂、内容记不住、下课忘得快等问题。

2、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现今的幼儿音乐的启蒙教材中,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大量枯燥过时的老乐曲,教材指考虑到为幼儿打下扎实的基础,却没有考虑是否结合孩子实际,不利于兴趣的培养。其次对于乐曲的选用,很少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幼儿很难在陌生的旋律基础上加强情感体验。最后乐曲篇幅太长。大多数教材乐曲都是一整首,很少有片段性乐曲,幼儿练习时会有畏惧和厌烦心理,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

3、课堂教学忽略情感性

课堂教学是幼儿启蒙的主要部分,也是关键因素。幼儿是否能够接受音乐、爱上音乐,主要在于课堂教学是否生动有趣,学生愿意听老师讲课,喜欢音乐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现如今教师对幼儿音乐启蒙依然停留在基础知识层面,却忽视了幼儿主体演唱(奏)过程的感受。如果学生弹错了某个音、唱错了某句歌词,教师连忙打断,立刻纠正,以一种死板的、固定的结果评价学生表演的好坏,这实际不利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展示乐曲,却忽略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只凭谱面理解,可谓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三种对应措施尝试着解决:

1、以幼儿为主体,插上想象的翅膀

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处于一种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一定不要扼杀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不要以绝对的标准评判幼儿表演的好坏,而是从音乐作品的处理、创新、自己的理解方面尽可能挖掘幼儿多方面的可能性。

教师在授课时还要注意教师的“调式调性”(指教师上课时的表情语调、身体语言、姿态身段等),上课时用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生动有趣的语言动作、温柔和蔼的表情眼神,这些细节往往也决定着幼儿是否能够坚持并且热爱音乐。在课堂中不要将孩子当成被动的接收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玩教具等方式激发想象力,集中课堂注意力。例如在新课教授前,教师给孩子们讲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配合一定的语气,营造神秘感。通过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和联想能力,将故事的结尾和乐曲进行结合,告诉孩子们故事的答案需要在乐曲里才能找到,由次引入音乐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鼓励和表扬。经过实践表明,要想使幼儿某种行为得以巩固,需要在幼儿良好表现此行为后给予表扬,及时强化。表扬有利于发展幼儿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内在动机。教师可以经常举办比演出活动,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得以展现,在实践中得到进步,提升表现能力。

教师要坚持儿童立场,以生为本,绝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迎合学生,而是合理引导学生内在发展的要求。关爱学生与对学生的合理要求并不矛盾。

2、科学选择教材内容,点燃兴趣的火花

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具有趣味性、逻辑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既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也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相长。音乐教师应该针对幼儿不同的音乐感知特点、学习接受能力、行为模仿能力、身心发展状况等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最佳的方式启发学生音乐兴趣。对于教材和乐曲的选用一定是幼儿感兴趣的,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乐曲难度不能超出能力范围之外,也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可以结合动画片、儿歌、还有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

著名幼儿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音乐教育始于游戏,孩子把音乐作为娱乐游戏,孩子想玩时才愿意练习”。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应该体现出“玩中学”,教材选曲更应该富有趣味性,尽量选择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内容,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可爱的彩色插图,或是幼儿在弹乐曲时教师加入即兴伴奏丰富音乐音响效果,或改编动画片的旋律进行简化便于儿童顺利表演,避免幼儿出现畏惧或厌烦心理,增强幼儿习琴兴趣。

3、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走进艺术的殿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教授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本身。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儿童的主动探索和动手操作。将动起来的策略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比如在教学中加入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置、奥尔夫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进行舞蹈伴奏。这些有趣的教学设计都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学习兴趣。在进行知识性讲解时,创设一个有趣的课堂情景,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生动化,化难为简、由易到难,教师在教学中弱化理论讲授,多做示范模仿,让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得到发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对于歌曲的创新改编也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创作歌词或改编歌词,教师不断给予鼓励,激发幼儿创造力。

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原则。不要一味强调歌曲的準确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幼儿启蒙中培养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远比死记硬背的背诵一首乐曲重要得多。在音乐的掌握中,最重要的是乐曲情感的表达,通过一首乐曲,多问问孩子们的想法,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孩子们自己讲出乐曲所表达的意境。音乐没有绝对的标准,能够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自身艺术素养,这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初始阶段对整个教育生活而言非常重要,一旦一开始个人被调动良好的趣味,就可能激励、影响人的一生。就完整个体发展而言,低龄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年少时期拥有美好的学校教育体验,对于一个人一辈子的学习兴趣都是奠基性的。只有对音乐足够的兴趣和热爱才可以真正坚持下去,走向艺术的殿堂,而一个好的启蒙老师是引领孩子走进音乐艺术殿堂的关键,教师要抓住幼儿启蒙的黄金年龄,通过高质量教学,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挖掘孩子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中,自主地去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红婷.低龄幼儿的古筝启蒙教学[J].艺术研究,2015(02):232-233.

[2]刘欣歌. 幼儿古筝教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丁春莲.浅谈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8):37-38.

作者简介:樊雅莉(1998.5.27-),女,甘肃省泾川县,研究生在读,学科教学音乐。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