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存在的问题

2020-06-28张晓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4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数学思想小学生

摘 要:提到数学思想,大多数数学老师会认为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形数学精神,但是却一直笼罩在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宏观把控着学生的数学学习。通过课后反思、大量听课磨课,见识了许多优秀教师在学生数学思想培养上的努力,也发现了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想过程中的一些偏差。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想;课堂活动

一、数学教师薄弱的专业素养支撑不起数学教育

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对数学课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专业水平高的老师会最大限度地消化教学内容,还能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把控知识的走向及生成方式。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一知半解,授学生“以鱼”却不能“授之以渔”,那么再有兴趣、有方法,也难以真正意义上把专业知识清清楚楚地教授给学生。

如在认识分数这节课中,分数意义的呈现,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有一节课,老师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学生总结:“带有分数线,并且有分子和分母的数就叫做分数。”这是学生最直观观察到的分数的特点,并非正确的意义描述,出现错误可以理解。但是教师对分数的意义描述得不清楚,表扬了这名回答问题的学生,并没有具体给出分数的真正意义,接着多次肯定这就是分数的意义,这其实就犯了专业知识的错误。最让人担心的是老师不自知,将错误就这样继续下去。专业知识的缺失怎么能支撑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呢?

二、数学课堂缺少更有“数学味”的课堂活动

与数学思想紧密联系的便是数学方法,两者互为表里却又互不相同。在数学方法里,经常会将一般性的方法上升为思想,而活动教学又是数学方法的一种。数学活动教学本质上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堂中的活动更应倾向于学生思维探究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闹,而忽略了活动的教学目的。每个活动结束时,学生不应只有亢奋的情绪,还应该有所想、有所思,能够沉下心来解决一开始想解决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活动时要更注重“数学味”。正是“数学味”的缺失,导致活动起来的数学课堂,只有欢声笑语,但需要学生冷静思考时,却一无所获。

三、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日渐薄弱

小學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许多学生踊跃举手发言,但老师经常会以时间有限为理由,“这个问题就说到这吧”。会有一部分孩子愤愤不平,“为什么老师不让我回答问题呢?明明还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啊”。也有些教师允许课堂出现不同的声音,但是倾听的力度却不够,会以“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继续探讨”为由结束对话。但是下课后真的会跟学生继续探讨吗?恐怕不多见。这样的现象其实很让人遗憾,会给大家一个感觉:老师只是嘴上说说,行动力不足。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理解老师们都向往的完美课堂的样子:一切按照备课进行,完美的讲解,完美的互动,完美的总结。因课堂时间限制,怎么能在几十分钟内把当堂任务圆满完成,便成了一些老师的追求。而当课堂中真正出现问题,引起学生探讨时,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即兴发起讨论,所以热火朝天、争论不休的情景在数学课上非常少见。这样流于形式的课堂也正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相违背,他们正是需要踊跃表达自己想法、分享自己观点的大好时期。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在这个阶段得到充分的发展。盲目追求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也正扼杀了这个时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数学思想的培养受到阻碍。

四、小学生数学思维缺少系统化的训练

观察发现,小学生现在对数学学习有一些抵触情绪,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知识难度增加后,学生更不想浪费时间解决数学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家庭作业更倾向于先完成语文,即使做数学作业时,也更倾向于做单纯的套公式类题目。这种现象也正使数学知识难度增加,导致小学生在解决不了数学问题时会有挫败感,究其原因则是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缺失。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但真正关于数学思维的系统训练少之又少。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怎么能离得开数学思维呢?长此以往,逐渐缺失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直接阻碍了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以上现象的产生,说明数学教师没有对新课标的精神做到真正的理解,或者是缺失认识数学思想的培养,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不得不选择放弃。在此也希望各位同仁能排除万难,在数学教育事业上添砖加瓦,让更多的小学生培养出能够伴随其一生的数学思想。

作者简介:张晓雅(1990—),研究生,山东省聊城市人,职称:小学二级,就职于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活动教学。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数学思想小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