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一篇启动一本

2020-06-28谢丽群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4期
关键词:链接阅读习作

谢丽群

摘 要:“一篇带一本”指根据小学连续性文本开展比较阅读,让一篇一组到一本一部的链接阅读,唤醒学生对已知事物的记忆,并以整本书阅读入手,针对教材本单元习作内容,将感悟积累指向运用情意,让学生学会具体描写、生动表达的方法。这样,习作教学既最大限度地保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推动学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学习。

关键词:阅读;习作;链接;比对;策略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言运用功能,让表达成为阅读的最终目标,是小学高年级阅读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以“一篇带一本”,观照意象,伏延文脉。重构单元记叙文习作课程,探寻习作奥秘,激发阅读与写作兴趣,是提高表达能力之关键。

一、选定例文,分解展开

针对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习作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单元的具体要求,除了依赖学生平时阅读增加和生活经历丰富外,习作课要让学生“有米下锅”,在开展选材方法的指导、评改的点拨、信息的取舍、同伴的互助之外,关键是对整本书阅读中能找到描写事件的相关策略,就要以一课带一本,寻找规律。以五年级下册记叙文为例,从习作二开始,写人记事的有习作二的“童年趣事”和习作四的“写令人感动或难忘的事”,再到习作七的“写特点鲜明的人物”,我们结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写作序列,不难看出,教材所选的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既写人,也记事,为读写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本课所引出的《城南旧事》,既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有令人难忘的一桩桩往事,如果选定这课为写作框架,可作为我们学写记叙文的“药引子”。

比如从《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章中,里面有一个片段写小英子在一年级时有赖床的习惯,而全书又以小英子的赖床起篇,两者结合,教师可把它们放在五下习作四“令人感到难忘的事”的教学过程中,因为里面写了小英子因赖床,在一个雨天的早晨挨了打,使她难忘。

教师:小英子只有短短几分钟的赖床,而作者为什么写了那么长的文字?

学生:结合环境描写,从太阳从大玻璃透进来,太阳光飞舞的尘埃,都写了。

教师:对“环境描写”,除了这些,还有什么?

学生:心理、语言、动作、神态一起描写。

教师:对了,爸爸、妈妈的不同反应,“我在想”的起伏心情,就是把“时间拉长”,这是写具体的最佳方法。

我们也可把爱读书的林海音与五年级上册新入选课文《忆读书》(冰心),《我的长生果》(叶文玲)对比,回忆小时候的读书趣事。这样在比较阅读中,把握文本观点、意象,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这里,不但要选定例文,还要为学生分解展开,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写具体。

二、具体入手,表达童趣

强化语言运用功能,关键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怎样运用,对小学生来说,最好少写大人之间的事,要写自己切身经历的事情和感受。《冬阳·童年·骆驼队》站在儿童的视角,使事件和情感表达得朴实、生动,看似平常,都出人意料,让人忍俊不禁,十分生动。所以,写好童年的趣事,必须用儿童的视角,是我们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一个基本策略。通过文中骆驼脖上的铃铛的介绍,让学生想想有趣的事说出来交流,有的说在幼儿园时为了园里生物角的摆设,我把爷爷珍重的草药和爸爸心爱的名花端来,赠送给幼儿园,还有的说满世界找自己不小心磕掉的乳牙因找不到而哭泣不止的……

当学生能像英子一样,从小事见精神,把平凡事写成趣事、乐事、真实的事,学生对英子这样的大作家产生了兴趣,从而阅读其更多的作品。

三、巧用导图,拓展一本

从一课到一组,链接拓展到一本,是高年级读写的今后走向,比对有法,联之有方,才能让学生醒悟文意之深,比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可与《祖父的园子》对比阅读,走进童年,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回忆小时候长大的故事,观照对应阅读,让学生从文本著作中学着像作者一样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生活,去品味细节的魅力,让学生学会乐于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培养学生从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事筛选写下来的能力。

同读一本书,不只读一课,教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二》二课时可荐读《民间故事》这本书。教学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应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部书;《骑鹅旅行记(节选)》,引读《骑鹅旅行记》全书,教《鲁滨孙漂流记(节选)》时,引读《鲁滨孙漂流记》全书,这样通过比对、对照,递进关联,大大扩大学生阅读知识面。

记住链接相关内容,有原著的,找原著读;没原著的,可找与课文相似的著作一本读。今年年初,学生有更长的时间在家,这时多让学生课外阅读,收效更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一课连一组,带一部一本的阅读写作尝试中,应大胆探索实践,既要尊重学生个体言语实践,也应关注以文本为范例的习作知识的发掘和运用,只有這样才能顺学而导,让学生开心习作,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周华梅.新背景下的阅读习作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11).

[2]吴春风.运用整本书阅读习作的有效尝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6).

基金项目: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读思达教学法在农村基层小学语文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CX2020058)。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链接阅读习作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