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教育学下的生物教育
2020-06-28陈伊琳
陈伊琳
摘 要:本文通过对批判教育学的简介阐述,将批判教育学观点主张与当今生物教学相结合,中国生物教育与新加坡生物教育进行对比,阐明生物教学应致力于培养一种平等的氛围,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应更具批判性,生物教材同样也要批判性地进步三个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生物教学;批判教育学;平等;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教育學理论简介
批判教育学不同于其他的教育观点或者是概念,批判教育学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方法。它是一种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反思发展教育的一种方法。批判教育学的主张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采取辩证思维
批判教育学采取辨证思维去思考人、世界、知识、语言与教育的种种互动关联。促使教育者不把学校当成单纯的灌输知识与面对考试的训练场,而是学生探究自然,探究世界的起点。。
(二)培养批判能力
批判意识使学生们通过批判和反省,最终实现自己的精神创造。这不仅是对事物的怀疑和否定,其过程包括对要点的提取,对观点的综合分析,对推理逻辑合理性的检验,评价。
(三)师生关系应该平等
批判教育学应该是民主化的,学生与老师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主导者。
二、批判教育学对生物教学的启示
(一)生物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一种平等的氛围
生物,在高中的理科生学习中是一种较为尴尬的存在。物理和化学的学习更多地在于老师传授相应的物理化学规律。
但纵观我国各中学,课堂上开展课堂实验少之又少。所以导致现阶段的生物教学就是老师上课讲述科学家们发现的事实后学生们机械性地背诵。但是,真正的生物教学,应该是老师带领学生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设计思路,解决问题,从而了解科学家们是怎么发现发掘这个世界的。学生与老师在探究中相互提问思考,甚至对科学家们的结论提出质疑,思考。
(二)生物实验教学应更具批判性
上文提到生物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验的探究过程。然而,由于各个地区生物资源和教学资源及实验环境存在差异性,导致老师们无法成功开展课本中的生物实验。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批判性地进行教材中的实验。
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中,课本提供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理由是紫色的鳞叶外表皮便于观察。而操作时发现,用镊子撕取外表皮的技术很难掌握,获取理想的洋葱外表皮变得十分困难。相反,洋葱的内表皮常常会整片地粘连在里面一片鳞叶上,轻轻撕剥就能获得完整的细胞,但内表皮是无色的,实验现象观察不明显。因此可用胭脂红溶液代替无色蔗糖溶液,实验效果很理想。
再如,课本中介绍细胞的发现过程时是通过科学家的发现史实来阐述的。倘若老师只是将一个个的历史事实讲述出来,学生们势必不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也不会知道科学家们经历了多少才能够发现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细胞。教师不妨批判性地改造这些内容,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带领同学们去经历发现细胞的过程。这不仅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方法,同时训练了学生分析、归纳、猜想等技能。
(三)生物教材的应更具批判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的研究产生了飞速的发展。西方各国都极为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本人有幸曾前往新加披南洋理工大学进行访学。在一周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在新加披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的。
首先,对比两国的教材,在教材的内容知识点上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在打开两国课本的第一反应是新加坡的课本中有着大量的图片。其中图片不仅仅是普通图片,还有很多概念图,表格等。据统计新加坡O—level生物学教材17章练习题中有117幅图表,平均每章练习有7幅图表,十分锻炼学生的读图看图的思维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材中有很多开放性简答题,此类问题基本都是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例如“制作一个肾单元的模型 “创作一个体现扩散、渗透、主动运输之间差异的舞蹈”、“设计一个智力游戏描述消化道的不同部分”,几乎都是非常生动有趣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辨证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又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深层次的理解。再翻看我国的教材,其实教材中的探究拓展题目也是不少,但是大多数老师选择忽视。在新加坡,更多的是小组学习,组员们相互讨论。
其次,新加坡的生物教材更多的与生活实际以及网络相结合。例如在“你的饮食平衡吗?记录下你一天吃的三餐并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然后与标准健康的食物金字塔进行比较。”不仅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也十分锻炼学生们辨证地看待信息,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总结
批判教育学对教育提出的独特理论与主张,对我国现阶段的生物教学乃至于整个教学系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所倡导的教育中的平等与解放,批判性思维,个性多元化的培养都是打破我们现阶段灌输性教学强有力的武器。启发我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力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教学学习中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可以更加贯彻落实这些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温克勒,陈泺翔.批判教育学的概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4):62-73.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4.007.
[2]张帆.批判教学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批判教育学》[J].新闻与写作,2017,(7):后插14.
[3]刘小红.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大舞台,2016,(6):95-96.
[4]俞谦.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