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2020-06-28何晓玲
何晓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正在不断的发展,在如今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高中生的教育正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关键,而高中阶段的心理学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保持更好的状态去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展开心理引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教育事业正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关键阶段,许多学校都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展开了一定的教育。但是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该部分教育内容进行完善优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在的高中生学习氛围虽然浓厚,但是太过浓重,学生长期接受教师大量的知识灌输,压力比较大,难免在心理上会对学习及生活上产生不良的情绪。而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教师通过这样的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留出时间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启发。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并深入探究他们的问题[1]。其次,确保对学习内容的热情。要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就必须通过一些具有积极性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可以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事物,转化自身的心理问题并确保教育的有效性。最后,要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教师应对教育内容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展示出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在学生得到锻炼积极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一份良好的体会,从中感受到了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乐趣,这也提高了学生的意志力[2]。
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扩展、深化和完善。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导向,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优势,并发挥潜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让他们拥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实际上,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高中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帮助他们增强人格魅力和优秀品格的一种方法。此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从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从而更容易地开发自己的力量和潜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注意学习和生活,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要想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心理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让课堂成为主要的教育场所,在课堂上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要将学生心理隐藏的积极力量激发出来。目前,许多高中都开设心理课程,每个班级也都有一个班委负责心理这方面的工作,这些都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担任班委能够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心理委员这一职务,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进行与心理有关的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展现自我,激发出学生积极情绪,有了积极的心态就能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活动课进一步将积极心理学的优势展现出来,并在进行实践时优化心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心理课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高中幸福课有必要得到普及,它需要重视积极的优势和积极的情绪,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课程与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准确评估课程设计和概念,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另外,要想重复检验课程工具、流程以及教学效果可以使用专业心理公司的互动设备。
第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选择合适的问题给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有必要结合学生实际心理素质的发展。我国正在不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国内学生系统地评价积极的心理素质,吸收不同文化的优质内容,并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素质进行多维分析。另外,使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来实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可以有效防止高中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題。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学校应该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学对高中生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它的学习成果难以可视化。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心理健康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召凯.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J].好家长,2018(73):9-9.
[2]秦文英.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2018(33):159-160.
[3]王梦玲,邓常峰.激发创造力,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我的创造力”课例研究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