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2020-06-28王楠楠
王楠楠
(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江苏 南京 210048)
近年来,在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共同刺激下,致使直肠癌等肠道疾病临床发病率逐年攀升;随着我国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肠造口也成为临床治疗直肠癌等疾病的根本措施;通过肠造口,可有效代替肛门排便功能。但永久性肠造口会对患者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其自我护理能力下降。故,采取科学、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旨在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更好康复[1]。此研究选取我院58例患者展开,重点分析专科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8例本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内收治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n=30):男18例,女12例;年龄53~75岁,平均(64.23±8.55)岁。对照组(n=28):男14例,女14例;年龄53~76岁,平均(64.44±8.74)岁。比较患者一般资料,较高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并完善各项检查,给予口头宣教,做好饮食指导。观察组:专科护理干预:①住院期间:安排专业人员做好健康宣教,通过心理疏导等措施支持、引导患者,树立并增强其治疗积极性。将术后常见并发症告知患者,叮嘱其做好心理准备。结合患者疾病发展情况、机体营养状况后采取膳食干预,叮嘱其多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禁止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②术后护理:第1~3天,加强病情访视、评估心理状况、检查引流管情况,避免出现异常。将肠造口基础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家属,叮嘱其必须坚持。术后3 d,将造口袋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确保其可正确使用并维护造口袋。③出院护理:做好随访工作,安排专人进行,每7天1次。借助QQ、微信等软件健全院内外交流平台,建立微信群,将患者邀请至内;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叮嘱、指导患者关注公众号。将造口相关知识编写审核后定时发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自我护理能力[2];采用专用量表,单项分值0~4分(总分172分),分值和自我护理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软件计算,“t”计算连续性变量资料,以“”表示。“x2”核实定性数据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以P<0.05(P值在0.05区间)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自我护理能力(分,)
表1 自我护理能力(分,)
组别 护理技能 责任感 健康知识 自我感念观察组 35.23±6.11 27.25±5.23 30.25±4.55 38.56±4.52对照组 30.23±5.23 21.22±4.25 26.22±3.55 30.14±4.00 t 3.3366 4.7981 3.7420 7.4916 P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永久性肠造口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根本术式,治愈率较高,但造口也会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想要改善患者术后身心状态,需在治疗途中采取科学、有效、优质的护理干预。临床研究证实: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密切相关,但现阶段实际护理中并没有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重视起来,导致患者术后肠造口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
临床以往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住院期间采取护理干预,多以常规护理为主,但调查发现常规护理紧紧围绕基础性措施而展开,无法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加之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此,若要调整调整患者自我心态、提升自我护理能力,需重视早期护理干预。
此研究选取我院58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展开,分组给予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干预;结果示: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3366、4.7981、3.7420、7.4916)。可见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干预临床价值较显著。提示:专科护理干预是常规护理的改良和升华,较常规护理而言,前者更具针对性、规范性以及系统性,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贯穿始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同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促进其更好、更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