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2020-06-28江元兵
江元兵
(湖北省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湖北 十堰 442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且多发的退行性病变,以腰痛、下肢放射疼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对患者日常活动与行走能力有着严重影响[1]。为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我院将温针灸方案运用至收治的患者中,研究详情和所得结论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各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27±1.68)岁;观察组19例男,20例女,平均年龄(50.81±1.76)岁。组间数据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方案,所取穴位包括肾盂穴、环跳穴、昆仑穴、秩边穴、风市穴、阳陵穴、委中穴、三阴交穴和阿是穴;加减:阴虚者加太冲与太溪穴;气虚者加足三里穴;既往存在腰部损伤者加血海穴;肢体萎缩、肾虚精亏者加太溪、足三里和悬钟穴。除腰部穴位外,上述穴位均取两侧,其他部位取患侧,协助指导患者侧卧于床上,保持患肢朝上,,使用25~75 mmm的毫针对上述穴位进行穿刺,命门、委中和腰阳关穴得气后予以捻转补法,时长在120~180 s;随即使用艾条予以温和灸,直至患者感到有温热感经针体传入穴位深处,每隔5 min对艾火灰烬予以清除,以免周围皮肤被灼伤;每次灸治时间为30 min,其他穴位得气后实施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保持在30 min上下,每天进行一次治疗,共进行两周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灸方案,所选穴位、针刺过程和治疗时长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情况。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经治疗,患者腰腿痛疼痛感完全消失,腿部上抬高度超过70°,工作与生活正常;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下降,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明显,直腿抬高在60~69°,可正常参加轻度劳动;无效:疼痛感和腰部功能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不足60°,无法正常参与工作和劳动或疾病朝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1-无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入组者研究数据置入软件SPSS 22.0中,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经百分数(%)和x2表示检验,P值低于0.05为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两组存在临床疗效上的数据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由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使腰椎血管神被压迫后出现的自身免疫反应。现阶段有多种方案可进行该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对神经根压迫予以解除,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中医学将此病归为“腰痛”、“痹症”和”腰腿痛“范畴,多为寒湿型血瘀型,需以温经通络、驱寒保湿、祛瘀活血为治疗原则。温针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通过在患者受阻穴位刺入银针,来促进经络通畅,加以艾草灸治,可奏活血化瘀、驱寒保湿之效。温针灸方案的实施,可温阳补肾、温经通络、祛风化湿、散寒止痛,能够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消除,使得神经根被压迫的状态得以解除。除此之外,该方案的应用,可对椎间盘突出所致组胺和蛋白多糖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神经根炎症的缓解与消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文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有差异,充分体现了温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温针灸治疗方案,可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