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2020-06-28逄子瑶侯建青
逄子瑶,王 玲,侯建青*
(1.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 青岛 266000;2.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子宫颈癌,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近几年开始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当前,对于早期的宫颈癌,行宫颈根治术后生存率较高。而现代化的综合治疗要求,还需要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子宫切除术会带来很多的并发症,其中盆底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基于此,本院将近年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颈癌患者,共7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开展以下的临床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03月~2019年11月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颈癌患者7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24~73岁,平均(45.97±8.76)岁。按照相关的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其中ⅠA期:30例、ⅠB期:16例、ⅡA期:21例、ⅡB期:7例。经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等临床资料统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由本院经验丰富的两名妇科肿瘤医师进行盆腔检查,且排除术前有辅助放疗患者。
1.2 方法
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盆底功能检查。首先,采用专门的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量,将压力探头放置患者阴道内,收缩1 s、放松1 s,五次为一组,连续检测四组;收缩6 s,放松10 s,一次一次,连续检测四组,组间休息20 s。其次,将肌电探头放置患者阴道内,重复上次检测[2]。
1.3 观察指标
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表,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六个月的盆底功能情况评估,包括盆底功能、排便功能和排尿功能,并根据患者的总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作为本次实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其中,以x2用于计数资料检验,以t用于表示计量资料,并根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六个月的盆底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如表1。
表1 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评分()
表1 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盆底功能 排便功能 排尿功能 生活质量治疗前 1.01±2.69 0.92±3.88 2.03±7.59 3.96±14.16治疗后 6.11±9.09 2.48±5.856.67±16.69 15.26±31.63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虽然不至于危机生命,但对患者的社会、心理和性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为了进一步证明其治疗的影响,本院将近年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颈癌患者,共7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表,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六个月的盆底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后的盆底功能(6.11±9.09)分、排便功能(2.48±5.85)分、排尿功能(6.67±16.69)分和生活质量(15.26±31.63)分,与治疗前的盆底功能(1.01±2.69)分、排便功能(0.92±3.88)分、排尿功能(2.03±7.59)分和生活质量(3.96±14.16)分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子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降低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来增强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