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辅佐下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探讨
2020-06-28刘伯东
刘伯东
(玉田县医院麻醉科,河北 唐山 064100)
现代医学事业飞快进步和发展下,外科手术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如何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带来的疼痛感和机体损伤,采用麻醉是必然选择。但是,术后麻醉效果消失后,所产生的疼痛感十分强烈,导致身体不适的同时,不利于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瑞芬太尼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麻醉药物,联合地佐辛使用,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患者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地佐辛复合预防瑞芬太尼使用效果,具体经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患者88例,划分为甲、乙两组,各4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并未服用止吐药物,并无呕吐、恶心,凝血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甲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1~48岁,平均(36.5±4.8)岁;乙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2~49岁,平均(40.6±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常规芬太尼常规麻醉,术前讲解麻醉相关知识,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感。两组患者均持续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停止瑞芬太尼给药。乙组在此基础上,手术结束前30 min左右加入0.1 mg/kg的地佐辛注射液[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生命体征正常,并无异常现象。乙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小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情况对比()
组别 5 min 10 min 20 min 30 min甲组(n=44) 6.93±4.25 6.08±4.84 5.46±3.59 7.72±2.79乙组(n=44) 5.03±3.23 4.25±3.04 4.15±2.24 3.61±1.64 t 2.3610 2.1239 2.0535 8.4240 P 0.0205 0.0366 0.0431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8 h、12 h和24 h不良反应情况评分,乙组明显小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外科手术通常是需要为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瑞芬太尼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麻醉药物,应用较为广泛,但还是作用时间段,术后会出现早期疼痛反应。使用地佐辛辅助瑞芬太尼来预防术后早期疼痛,发挥协同作用,有助于改善术后疼痛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情况[2]。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生命体征正常,并无异常现象。乙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小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8 h、12 h和24 h不良反应情况评分,乙组明显小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中使用地佐辛辅助瑞芬太尼预防术后早期疼痛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单一瑞芬太尼麻醉带来的后遗症,缓解术后疼痛感和不良反应,促使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