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8年天津市河东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2020-06-28天津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0151宫丽媛
天津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00151) 廖 明 卢 达 宫丽媛
【提 要】 目的 掌握天津市河东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天津市河东区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河东区2009-2018年病毒性肝炎累计报告1230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86/10万;乙型肝炎所占比例最高,占病毒性肝炎总数的61.79%,丙肝次之;病毒性肝炎发病年龄集中在30~50岁年龄组,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60∶1,职业以离退人员和家务待业为主。结论 河东区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应以加强预防接种为重点,提高医疗机构诊断报告水平,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1],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流行面广的特点[2],是目前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一直位于河东区甲乙类传染病中的前五位,为了解河东区病毒性肝炎流行态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调整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东区2009-201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其中发病日期为2009-2018年、现住址为天津市河东区的所有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人口资料由天津市河东区公安分局提供。
2 统计学分析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病毒性肝炎的分布及流行趋势,使用Excel 2010和SPSS 16.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其中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 果
1.病毒性肝炎流行概况 2009-2018年河东区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23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86/10万,死亡3例,病死率为0.24%。其中2009年发病率最高(18.75/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10.26/10万);病原分型中乙肝构成最高,占病毒性肝炎病例总数的61.79%(760例),发病曲线趋势与病毒性肝炎一致;其次是丙肝,占总数的23.66%(291例),甲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呈低水平散发特点,分别占总数的3.98%、8.86%和1.71%,无聚集和暴发疫情发生,见表1、图1。
表1 2009-2018年河东区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情况
2.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其中3月(132例)、4月(117例)和11月(112例)报告发病较多,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9.35%;2月(74例)病例报告最少。各型病毒性肝炎分月发病情况见图2。
图1 2009-2018年河东区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
图2 2009-2018年河东区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按月分布
3.地区分布 全区12个街道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依次为春华街(154例)、中山门街(136例)和东新街(128例),富民路街(48例)、鲁山道街(52例)报告病例数最少。
4.人群分布
按性别统计,123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男性762例,女性468例,发病率分别为15.80/10万和9.86/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5.67,P<0.001)。男女发病数、发病率性别比分别为1.63∶1和1.60∶1,见图3;从年龄分析,25~岁组发病数开始明显增加,65~岁组发病明显减少,甲型和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最高峰出现在30~岁组,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60~岁组出现第2峰,丙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率60~岁组最高,见图4。
5.职业分布 病毒性肝炎病例位居前三位的职业依次为离退人员(313例)、家务待业(256例)和工人(183例),占发病总数的61.64%。
讨 论
2009-2018年河东区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2.86/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与本市河北区的发病水平相近[4],与河东区以往报道基本一致[5]。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天津市2007年设立肝炎监测点医院[6]和2008年制定出台统一的乙肝报告标准[7]以来,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减少了错报和重复报告。
图3 2009-2018年河东区不同性别人群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
图4 2009-2018年河东区病毒性肝炎分年龄发病情况
经粪-口途径传播的甲肝和戊肝控制较好,年发病率基本在1/10万左右浮动,维持低水平散发态势,与天津市流行趋势一致[8-9]。2002年天津市实施甲肝免疫接种控制及消除甲肝策略,2009年正式将甲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9%以上[8],形成群体性免疫屏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甲肝的流行;近年来河东区戊肝的发病率虽然在天津市位居前列[9],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均为散发病例,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分析原因可能由于河东区位于天津市东部,临近滨海新区,居民食用海水产品的频次较高,而吴伟慎等[9]的研究表明食用海产品可能为天津急性戊肝传播的主要感染因素和来源;乙肝的发病率自2009年开始逐年下降,2013年全区开展乙肝监测工作后趋于平稳,2017年出现小波动,整体控制情况较好。天津市1992年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到2005年实现新生儿完全免费接种,将初一年级学生加强1针次纳入常规[10]。经过二十余年的计划免疫,天津市30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和血清HBsAg流行率均出现了显著下降[11],因此乙肝病例主要分布在疫苗接种率较低的30~60岁年龄组,未来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宣传,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上。
丙肝的发病比较平稳,但近两年有升高的趋势,与天津市其他区丙肝发病趋势类似[12],升高的原因可能与天津市开展丙肝监测工作和2016年底下发的《全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中重新规定了丙肝病例登记报告要求有关。丙肝目前虽然尚无有效疫苗可应用,但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对无症状的丙肝感染者进行早期规范治疗,治愈率可高达80%[13]。治愈患者等同于减少了传染源,因此控制丙肝的重点在于对丙肝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目前河东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要将加强免疫接种作为防控重点,提高非免疫规划覆
盖之外人群的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并推广戊肝疫苗接种工作;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订正报告工作,避免出现错报和重报,并提高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要广泛开展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宣传,倡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抗击肝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