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实践的“五步曲”
2020-06-27刘徐应
刘徐应
摘要:作文教学是促进学生自觉追求精神自由和愉悦的一种审美行为,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实践。激发学生兴趣是首要,提高自评、互评的能力是关键。
关键词:作文教学 实践 兴趣 完善
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命制题例显示,作文分值依然是60分,可以说作文的分值占据语文试卷总分的近“半壁江山”。作文的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实践。但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具有特殊性,很难让作文写作成为学生追求精神自由和审美愉悦的自觉,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学生的语文成绩,成为语文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软肋”。尽管考场作文分值的最后评判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在大力继承、弘扬传统文化,重视国学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守住语文教学的一线阵地,对于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这段“重头戏”,我做了如下几步尝试。
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重拾写作的信心。
这一步对时间的要求不宜过紧,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回忆、构思、润色,一般不定题目,不定文体,甚至允许学生将以前的作品拿来。
策略及反思:教师必须用心、用力、用美来欣赏每篇文章,结合每位学生平时的特征,确定批改目标,尽最大可能去发现每篇习作的美,从内容的真实、语言的润色、结构的安排、标题的拟设、卷面的书写等方面评出优秀作品,剪裁后印发给每位学生。这样做的目标是训练学生写真实性的作文,让学生树立“我手写我心”的理念。例如:以《一路有你》为题,让大家根据自己求学生活或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写一篇作文,目的是强调作文的真实性,让学生摒弃宿构。作文完成后要求学生把习作中精彩的、真实的片段分享给其他同学,从思想认识上改变学生对写作靠虚构的不良认识。
第二步:保留特色,博采众长,优化作文。
教师在肯定学生习作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所发的同学作文的优秀片断,运用借鉴、添加、删除的方法,直接在自己的作文上修改,让每位学生都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亮点,及时进行点评。
策略及反思:老师要肯定学生的修改,允许套用、引用印发的作文片断,一定要评出几篇修改后的优秀文章来,让每位优秀习作者谈一谈自己的修改过程,读一读修改后的作品,悟一悟修改后的心得,让大家共同感受进步的喜悦;教师课堂上逐一进行点评,要允许学生当堂提出不同意见,营造“习作者”与“质疑者”同堂而论的氛围,课下逐一提出优化意见,让他们认真誊写、复印后与原文一起贴在教室学习园地上。同时要告诫学生不要害怕修改,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改写10遍、20遍。”其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自主评改的好习惯。例如:结合《一路有你》的精彩片段,修改自己的作文,打造自己作文的亮点,再按不同文体归类,分类选出范文和学生分享,让学生谈一谈比较之后自己的感受,学着借鉴,通过回忆自己过去真实的经历,重新构建思路,润色语言,表达真实情感。
第三步:命题作文,规定文体,定时完成。
作文完成后,让学生只写学号而不写姓名交上来,剪去学号,并做好对应标记,随意发给同学(要求不改自己的习作),让学生互评。
策略及反思:选几个平时发言积极的同学介绍自己评改的情况,鼓励习作者主动站起来交流,让习作者从宏观上介绍作品的立意和布局,从微观上介绍作品的构思、选材,努力营造“评改者”与“习作者”同台演绎的舞台。例如:此时讲解记叙文文体要求的细节、环境等描写,议论文文体论据的典型性,能否做到事例的“新旧”“古今”“中外”“正反”等方面的兼顾,并在事例后有拓宽性的议论剖析。其目标是强调、强化、成功驾驭一种文体的重要性,重点是文体过关训练。据第二步按文体分享《一路有你》范文,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强调在“一路有你”中“你”如何处理,是具体的人、物还是自己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抑或一句名言警句,写一段景物的描写,议一句点睛的说理,抒一组深邃的感情,分不同文体和大家分享,提高同台演绎的效果。
第四步:开放材料,不定文体,定时完成。
作文完成后,教师要细改并打分,打分后要写两句话,一句话写优点,一句话写不足。多留少改,精批点评;指点迷津,三言两语。
策略及反思:让学生根据提示再做修改,交上来后,若发现不理想的,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大刀阔斧地批改,不仅要通过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还要在习作的具体语句边加批注,在具体构思上做提示,在具体段落上写评议等。其目的是让学生紧抓作文的基础分,力争提高作文的等级分,重点是结构优化的训练和破题点题的训练。例如:完成《一路有你》的作文,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就要抽象这个“你”字,抛开记叙文中的精彩细节的塑造,可以在议论文中反思延伸“你”的作用和内涵。换一种文体就会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五步:兼顾题型,强化立意,定时完成。
传统材料作文立意要力求“准”,偏题是大忌;话题作文立意要努力“转换”话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区别于命题作文。近几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更是要求学生突破事情的表象,关注事情背后的人文法理。那么在《一路有你》的命题作文中,我们的立意要追求“新”,若学生在习作中能关注自己一路成长过程中的挫折、艰辛、泪水、感动、喜悦,并把它转化为成长背后的人文法理,或一句格言、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的感触,这样作文的意境就上升了一个高度,会使读者产生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策略及反思:作文完成后,教师只给分数,不写评语。其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课下和教师沟通,知道自己得分的依据,有的放矢地修改、提高、完善。
当然,作文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激发兴趣是首要,提高自评、互评的能力是关键,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推敲能力,规范学生的卷面,评价过渡是否自然,标点是否到位,首尾结构是否完整,内容是否详略、真实。高中作文批改的现状反馈,要想改变传统作文批改中以教师为主的局面,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关注下,教师只做“排选样本”点评的范例,把修改作文的主导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评改作文的主人,这样学生的真实感才会表现,真实作文才会大量涌现,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以上五个步骤,可分几个阶段执行。第一步、第二步为第一阶段的学生自评,第三步为第二阶段的学生互评,第四步、第五步则为第三阶段的师评、自评的结合。三个阶段是一脉相承的,不可一蹴而就,可以按学年进行,特别是在高三备考阶段,这样系统的训练尤显重要,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评价批改模式,我在这里只是说明一种尝试性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真实”作文的主人,只有发自内心的“我手写我心”,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八面受敌读书法:“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大文豪苏轼很早就强调读亦有法;孔子则强调“有教无类”。作文教學手段繁多,内容宏大,若训练、交流、探讨没设计好,那可能会给学生一种肤浅之感。一个个阶段教学设计的实践,真正地提升了学生和教师的能力,但仅仅靠一篇作文教学不足以窥探整个作文过程的精髓,对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名著阅读的技法的借鉴,考场作文审题规范化要求都亟待完善。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