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

2020-06-27郑佳凡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舞蹈课程课程衔接中高职

郑佳凡

摘要:作为职业教育的培训基地,职业技术学院新时期的作用不断增强。为了能够响应国家的号召并提高中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整合工作一直处于日程中。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职业师范教育的重点专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其发展,剖析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并用对策进行改善。在中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尽管舞蹈课程已经兴起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舞蹈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有待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是符合当前教育市场需求的教学改革,通过专业的舞蹈课程来提高学生舞蹈的兴趣和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课程 中高职 课程衔接 对策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现状分析

第一,对职业学校的师生来说,在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的不足与创新的缺失等问题,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上,最开始要注意的就是理解其中的含义。在中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方面,老师们就更需要重视在教学的内容方面进行创新。

第二,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前教育的舞蹈课上,由于舞蹈本身很乏味且难以练习,因此学生对舞蹈不是很感兴趣。在往常不同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对单一,偏向于传统,这也使得舞蹈课程变得乏味,使学生接受知识时出现普遍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如何使学生感兴趣地学习舞蹈是舞蹈教师应注意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越来越多的舞蹈课程改革,通过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舞蹈课程的学习效率。

第三,教学方法较为传统,过于简单。随着学前教育中舞蹈课程改革的发展,舞蹈课程在整个学前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需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为现有舞蹈教师提供新的舞蹈教学方法。但是,过去职业学校的舞蹈课只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来更好地理解舞蹈。最常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舞蹈课程,通常侧重于向学生灌输舞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真正舞蹈能力的发展。需要将高科技产品带入舞蹈教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增加新的要素以提高教育效果。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的主要对策

1.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在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改善教学评价机制也是改革的先决条件。目前的评价机制仍然是不完善的,在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当中有不好的影响。目前在学校当中一般是采用考试的方法。对中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往往因为学习知识能力的薄弱而对考试产生抵触情绪。通过改善评价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的有效途径。

课堂当中的过程学分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学分。相对来说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的精神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一些学生在考试中成绩很差,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体现出较强的能力,这些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

2.改革课程教学

课程改革不但是要改革课程结构,而且对于课程功能也需要进行改革。职业学校的舞蹈课程应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加强新媒体的运用,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度,完善评价机制。

首先,专注于发现学生的才能并开发学生的舞蹈潜力。21世纪人才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发现和培训,舞蹈课程对人才的要求很高。激发学生通过自我意识学习舞蹈的潜能,这也是学生形成出色舞蹈才能的重要途径,因为它可以为学生未来的舞蹈之路提供有力的推动。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舞蹈课程中的趣味性,并加大力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在舞蹈课堂上全面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练习和游戏更好地理解舞蹈的意义和价值,并在职业学前教育舞蹈专业课程中增加表演评估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是优化职业学校舞蹈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舞蹈教室里,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培养,教师应注意通过舞蹈激发学生的个性。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个别教学的前提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舞蹈,并通过舞蹈课程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自信的渴望,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的新型人才。

3.优化教育团队

优化舞蹈教师能力和加强舞蹈课程专业培训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需要积极提高舞蹈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促进舞蹈教师专业素质中的多功能现象。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评估和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团队,从根本上提高职业学校舞蹈课的水平,从而更专业地改善职业学校舞蹈课程教学效果。

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

1.政策方面

作为地方教育资源的管理者,教育部门应在课程设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育部门要构建交流平台,汇集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政府应率先以国家政策为工作方向,积极推进职业院校的课程衔接,发挥自身的权威性特征,搭建职业交流平台。在课程开发和制定阶段,政府应从整体上规范职业教育工作,规范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方法,建立考核和评价制度,以激发各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规范性政策的制定应具有包容性。通过多方共享与合作,可以确保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学更加和谐,从而为课程融合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

2.学校方面

高职院校应明确界定职能,主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科学地培养人才,建立健全的教育联系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以学生的基本能力为基础,并辅以经验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以职业能力和就业保障为基础,但两者之间培养的主体是“准教师”队伍。中国教育体系的持續快速发展也是如此。因此,在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开发中,应在存异的同时寻求共同点,探索高职院校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建立合作关系。中等职业学校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水平,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硕士生应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基础上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更新学生的学习内容,形成相辅相成的战略关系,共同发展,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两者应结合起来。

3.社会方面

社会一级的学前教育机构要明确职责,确保人才引进符合标准,完善人才选拔录取条件和资格证书制度,为以后职业学校课程衔接提供保障。在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衔接工作中,幼儿教育机构也应做出贡献,并通过与各机构的良好合作,为院校的工作提出社会层面的指导方针,以提高课程衔接的实用性。目前,许多城市由政府领导,加强了社会机构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并组建了研发团队,这直接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幼儿教育企业要抓住机遇,既可以帮助课程建立联系,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四、结论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高职院校充分提高了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视。通过专业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虽然在中高职学校舞蹈课程中仍有着部分的问题,但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改革有利于职业学校舞蹈课程的改善,以达到职业学校最佳的教学效果和改革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洪艳.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8(7):3035.

[2]李红竹.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改革探究[J].北方文学(中),2013(6).

[3]杨建霞.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舞蹈课程课程衔接中高职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渗透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学生实用性能力的提升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内容体系研究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