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习作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27谢美巧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4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中年级读写结合

谢美巧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写作是个难题,它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将第二学段的写作界定为“习作”,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一直承接着注重“训练”的观点。为此,笔者认为教师要结合课标的习作教学要求,采用适当的习作教学策略,重视课内读写结合,加强课外读写训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训练;读写结合;轮流作文;积累素材

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将此学段的写作界定为“习作”,彰显了儿童写作的“练习属性”。这个阶段的作文教学,要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教师要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训练,指导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起步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从课文中找习作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训练点来设计读写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表达真实情感;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多练的习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热情。

一、以读引写,读写结合

1.小小练笔,乐趣无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有明确表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在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找到训练点来设计读写训练活动,比如课文的空白点、有争论的地方、学生特别有兴趣的部分等。这种小练笔,对字数、行文结构等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和规定,更能满足学生简单表达的需要。如在学习了第五册课文《去年的树》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结合现代化的短信通讯方式,让学生发挥想象,代替小树给鸟儿传送手机短信,告诉鸟儿它的每一次去向,表达小树的心情变化。在这里,笔者教给了学生发短信的几个要点:一是文字简略,二是表达感情。这个小练笔,不仅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情感,与文中鸟儿的心情变化相呼应,也使学生掌握了一种与人沟通的方法。在一次次简单的小练笔训练中,学生积累了语言,建立了自信,写成了习惯,对习作的畏惧慢慢减少,兴趣也会慢慢增加。

2.以读带写,范文引路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这是最为明显的模仿主张了。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模仿例子,是习得写作规律和技能最常用最便捷的途径之一。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抓住课文这个例子不放,通过多篇范文引路,在解读范文后引导学生融通化用,进行揣摩与效仿,学生就能逐渐从“不会”到“会”,练习多了,对写作技法、行文运思、遣词造句等才会达到熟练的程度,也更易进入写作高一级阶段。

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不同范本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好句的同时,引导学生模仿一些典型文章或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写作训练。例如第五册第六单元主题是“祖国山河”,习作要求是向别人介绍身边的美景。完成单元教学之后,笔者让学生以《珠海,浪漫之都》为题模仿《海滨小城》的写法来介绍珠海,按照空间变化顺序,通过不同的场景,表现珠海或浪漫,或美丽,或悠闲,或宜居等特点。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上网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經验等,掌握了一手资料,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有了《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引领,学生写起来非常顺手。海滩的喧闹、情侣路的浪漫、日月贝大剧院的壮美、街角公园的舒适、整个城市无缝对接的绿化,都成为了学生笔下动人的风景。

3.利用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储备语言材料的有效途径。所以笔者除了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作文教学外,还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中年级学生对五彩缤纷的图画仍抱有比较强烈的兴趣,他们手中已经拥有各种绘本、儿童读物、看图作文、画报等课外资料,这些都是学生的“营养粮食”。除了这些,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经典书籍,如《动物趣事》《鲁滨逊漂流记》《名人成长故事》《儿童字谜大观》等。我们可以通过指导阅读,让学生适当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写写读后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思维,增加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写作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二、轮流作文,多元互动

在学生二年级时,笔者就开始采取让学生写循环日记的形式, 给学生提供了与同学无声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展示习作,交流情感的平台,调动写作积极性。到了三年级,笔者沿用循环日记的做法,参考借鉴“同题轮流,多元互动”的模式,开始采用轮流作文进行习作训练。首先将全班学生以4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共用1个作文本;每周定好一个主题,周日起好草稿,从周一到周四轮流把自己起好的草稿抄到轮流作文本上;写完之后学生可从书写、行文结构、遣词造句,甚至写作的心路历程等各方面进行自评自述,接着是家长评价,小组成员一起评,最后老师评。同时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或赏文活动,肯定学生的成果,如集赞奖励、美文欣赏、“好文好段”欣赏会、“美文组记”交流会等。学生的习作有了更多的读者和更多的肯定,写作热情自然越来越浓厚。

三、开辟专栏,积累素材

素材是作文的基础,那要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生活本身就是写作的材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周围人的一颦一笑都是入文的素材,因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中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笔者在班级先后开辟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专栏,引导学生从观察班级、校园生活入手,逐步扩大视野,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以“校园生活”专栏为例:首先老师进行示范,将班里出现的棘手问题、处理方式和看法形成文字写出来,制作成报纸专栏的形式进行展示;接着指导学生描述问题、现象,发表看法;集结多人的作品,隔天制作成画报在班级张贴、出版。很快,哪些同学主动打扫卫生,哪些同学之间闹矛盾,哪些同学沉迷游戏等各种话题,都成为了校园生活专栏的内容。身边鲜活的人和事转眼成为了墙上的画报、纸上的铅字,学生热情高涨,越写越带劲。在运动会结束后,学生会写出“难忘的开幕式”“百米冲刺的感觉”“失败之后”等文章;秋游结束后,同学之间发生相互帮助的事情,学生也会及时把事情经过记录下来,写成“相助”。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多了一些关注,积累的素材也更多,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也少了。

在尽情描述校园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再逐步开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专栏。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中亲人的爱,家庭劳动的苦与乐,以及自己的小天地等,选取典型的家庭生活情景,使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并记录下来。最后,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结合路途见闻、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旅游等,引领学生用心体验,细心描绘,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并把生活中的这些美感染给别人。

专栏的开辟,让学生情感有了积蓄,写作素材得到了累积,激发了学生更加积极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

总之,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更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年段的习作特点和水平,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多方位扎实的训练,才能够让学生乐写、爱写、会写,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丽英.浅谈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1).

[2]李竹军.小学作文教学人民[M].教育出版社,2007(2).

[3]王蕾,赵春生.小学语文教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4]刘霞.浅谈小学作文启蒙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01).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中年级读写结合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