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2020-06-27冯银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传承

冯银键

【摘要】语文教育不仅要实现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学会运用中国语言,更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洋文化、“丧文化”正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的视角下成为枯燥的考题,失去了教育意义。针对这种现状,语文教学应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多年发展历史,小到成语谚语、诗词歌赋,大到戏曲杂艺,文学著作,无不汇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传统优秀文化浓缩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能够使中国长期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脊梁。教育是民族大计,语文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不仅要实现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学会运用中国语言,更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和科学观的学科。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影响正受韩流、洋文化的冲击。他们可能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但一定知道圣诞节的缘由;他们感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却不知《西厢记》讲什么;他们擅长嘻哈,用讽刺和诙谐表达个性,却未曾听过《玉门关》“威风凛凛绕将台,儿郎三军闹垓垓”。传统文化成为了课本上的难背诵的古诗文,是试卷中枯燥的填空释义。这种现状一直是语文教师要着力改变的地方,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配合意境教学,突显传统文化之“美”

我们教育幼童“粒粒皆辛苦”,让他们懂得珍惜粮食;教育小学生“慈母手中线”,让他们学会感恩;到了中学阶段,古诗词、文言文、曲艺的收录篇幅明显加大。在《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木兰诗》等大量古文中,涵盖的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已经从幼童期的礼仪教育、儿童期的情感教育逐渐过渡到精神品质、文化自信、爱国教育。这些著作在中学课本上收录篇幅的增加,恰恰也反映出教育部希望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教育阶段得到的重视,对他们的人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中学阶段,融合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国家对教育的希冀。

還记得前几年火爆全国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吗?搜罗全国各地的佳肴,北京的烤鸭,四川的麻婆豆腐,西安的羊肉泡,杭州的西湖醋鱼,广州的煲仔饭,每一款美食都让人垂涎三尺。但这些我们也曾体验过的美食为什么上了屏幕就更加秀色可餐呢?——包装。除了精致的烹饪画面,就不得不提它别具一格的配音了。炉火中呼呼的火苗声,菜刀与食材碰撞发出的清脆声,热汤发出的咕咕声,爆炒时的嘶啦声,连盛盘都配有碟碗交错的声音。就是这种配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看见的热气都弥漫着香味。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也可以这样借鉴呢?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一文,为学生们展现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只看文字就已让人惊叹。如果老师课前可以搜罗整理一些口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真实的感受对比,就更能突出文中口技表演的精彩绝伦之处了,也提高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八年级上册《与朱思元书》中讲到富阳至桐庐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结合文中地点,不妨带领学生欣赏浙江富春江两岸美景,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奇观。读文《观沧海》时,配上磅礴大气的音乐,领略曹操的浪漫豪情;学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带着学生“走”入沙漠,感受广袤的天地。在意境的衬托下,有声有色的古诗文“活”在了学生的心中,还担心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吗?

二、体验非遗技艺,感悟传统文化之“奇”

截止2016年,我国就已经收录了13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成就,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收录了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文中回忆了鲁迅少年时代在家乡看社戏的场面。作者意欲表达对童年、故乡的怀念,但以此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风俗、年俗着力,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在课后让学生学习年画制作、剪纸工艺,在这种引导下,不仅达到了与作者共情的目的,也渗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

初中学生都知道王维是唐朝诗人,从一年学习《画》,三年级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再到七年级学习《竹里馆》,王维的古诗耳熟能详。但王维也是一名画家、书法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王维的古诗时,可以让学生一起欣赏王维的书画作品,对作者生平更加了解,再让学生以书画形式展示王维的古诗,更深层次地完成教学。

三、深剖故事背景,理解传统文化之“魂”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最需要拓展的一门学科。通过知识的拓展,能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处境,心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大家对陶渊明的诗词都不陌生,笔者也曾被他田园归隐的生活吸引,畅想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恣意。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陶渊明十余载仕途生涯的三起三落,最终决意辞官,远离世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借文学创作表达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政局的不满,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对他作品的理解又多了一层。

在给学生讲解《木兰诗》时,要讲到为什么“可汗大点兵”?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要“同行十二年”?让学生了解北魏与柔然长达数十年的交战,从历史背景中剖析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勇、智,对古代巾帼的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如果没有故事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就变成了文人墨客精美文笔的记叙,或矫情呻吟。这些遗留的著作也就失去了作者意欲表达的情感,失去了灵魂,缺少了教育意义。

四、做到知行合一,根植传统文化之“髓”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为了发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立德立信、公正无私的精神,而语文课只是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教育平台。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前些年,网络报道有学校弘扬传统文化教育,邀请家长来学校,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洗脚,父母们个个热泪盈眶,大家对此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大可不必做成一场“秀”。要孝敬父母,可以从学会独立做家务开始,也可以勤俭节约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也可以在父母辛苦时给父母一个拥抱,这都是需要持之以恒去做的事情。

多年前,笔者做了一个小调查。将学生连续三年参加清明节祭奠烈士后的作文,做一对比、整理。第一年,作文中对烈士,爱国情感抒发体现并不清晰,但结尾一致是烈士精神深受感动。到了第二年,一部分学生就能拓展一些英雄故事,个人感受上也多了反思自我,个人志愿、发展方面。到了初三,学生拓展到古今英雄,谈中华崛起,谈中国梦,谈少年强则国强,文章较前两年更有深度。当然这与年级增长,书写能力增强有关,但多年的英雄爱国教育已经根植于心,一旦语言能力到达一定阶段,所思所想立见高下。所以要根植传统文化,需要一场持久的教育过程。

开展“善心日记”活动、重阳节帮助孤寡老人、经典诵读演绎中华文化、就连看《诗词大会》都是对学生的教育。思路一转天地宽,不拘泥于形式,在一切日常中引导学生改变观念,端正行为就是成功的教育。

总之,现代文明一定要注重融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坚持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路上,要学会开拓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轨齐发,在学生的心中根植“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种子,这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崇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王霞.以“文”化人继传统,提升素养促发展[J].师道,2017.

[3]魏一鹏.山区农村中学传承国家文化经典,创新国家教育[J].广东教育,2019(1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传承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