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2020-06-27王小娟
王小娟
德国自二战后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德国制造业的精良品质和技术革新速度也成为德国制造业大国地位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而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就是“双轨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下称“双轨制”,英文简称dual VETs)。该模式有时也称为“双元制教育”,其核心是“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教学做一体化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跨企业培训中心还为从业人员的继续发展提供在职培训,保障了德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 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简介
双轨制教育的双轨,是指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职业基本素养知识学习和企业的技能培养的双重培訓:一是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教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二是企业或工商会、手工业协会等职业能力实践培训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实践能力培训。双轨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商共建共育的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以企业为核心以职业为导向组织开展教学和岗位实践。
2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的启示
2.1 企业角色转变,破解校企合作难题
双轨制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为核心,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这种以企业为主实施的职业教育,与我国以学校为主实施的职业教育有着根本不同。德国中学生在进入“双轨制”职业学校之前,必须首先找到企业,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随后企业跟与其签订培养协议的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培养责任,在学校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留在培训企业工作,既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又保证了企业的回报率。简言之,德国学生是“先入职,后入校”,而我国则是学生先入校学习,后求职就业。在我国,企业不是主角而是配角,学生到企业实习往往被认为是对企业财力、人力的消耗,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
我国职业院校近些年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普遍认为现代学徒制是破解校企合作难题的有效途径。根据教育部的方案,现代学徒制采取“招生招工一体化”,可以先招工、后招生,也可以先招生、后招工。结合德国“双轨制”经验,先招生、后招工与传统模式区别不大,仍然无法激发企业积极性,应大力推广先招工、后招生的方式,转变企业被动角色,并且借鉴德国经验,通过法律规章的形式将校企合作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加以明确。
2.2 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层面上,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考核和评价等方面建立系统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找到企业参与双轨制的利益共同点,否则难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层面上,企业要做长期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缺乏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和专业教学人员,对于学生权益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同时需要建立跨企业联合组织,协调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2.3 教师双师型能力要加强
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熟悉相关岗位的操作过程和步骤,熟悉相关岗位的设备,要求教师能够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但部分专业课教师实际并未在企业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积累,因而教学与企业需求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要进一步开展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工作,每三年至少到企业实习半年,了解企业诉求,掌握先进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型能力。还要完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到校授课,使校企合作更加密切。
2.4 职业教育教学实训一体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德国职业教育中,无论是职业学校、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还是学生工作车间或实习场所,设备更新速度往往很快,这些设备通常是德国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又缩短了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另外,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优势是其“教学实训一体化”,即每一个实训室都设有讲课或研讨的空间,配有教学设备,便于边实训边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训情况会得到及时检验反馈。由于采用20-30人的小班授课,教学实训还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教学效果能得到有效保障。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2.5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不同于德国,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仍是基于专业划分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并缺乏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以课程内容为导向,布局与配置以满足教学为第一需要,导致实训基地功能单一,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因此,从行业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该职业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确定所应学习的知识和相关的能力训练,构建基于职业划分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借鉴德国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应注重构建仿真的职业训练环境。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生产的要求来设计,各实训室的功能与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相对应。在教学中,应多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训的教学按照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要求来设计,实训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到真实的生产要求,又要符合不同教学阶段的训练要求。
2.6 多元主体共建高标准公共实训基地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德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它构成了企业与学校双元之外的德国职业教育的第三元,起到了补充作用和纽带作用。目前,我国企业没有参加职业教育的制度约束,大部分企业以自身生存发展为主要任务,不具备开展职业教育的意愿和能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存在着很大的障碍。我们可以借鉴德国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做法,汇聚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协会多方力量,高标准建设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政府给予资金上的配套和政策上的扶持,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师资,由具有培训能力和资质的企业提供企业导师和课程体系,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对接实习和就业单位。学生第四学期在半职场化环境的公共实训基地学习职业岗位技能和业务流程,随后参加由行业协会组织的实习双选会,确定实习单位并签订实习合同,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在企业和学校进行双轨制学习。公共实训基地应引入行业或企业标准,并开展面向校内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鉴定。
2.7 学生上升渠道要多元化
德国的职业教育开始于学生的小学毕业阶段。德国小学学制一般是4年,即4年级后学生就会分流进入不同种类的中学,因此德国学生小学毕业后(10岁左右)就要面临着去哪种学校的抉择。初中教育分为普通中学(5年制)、实科中学(6年制)以及文理高中(9年制)和综合中学(9年制)。这些中学对应的是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或专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高校。但学生的学习渠道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互通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补上所缺课程内容,达到相应要求,便可在高等学校之间转换,即发展方向本来为应用技术大学和专业学校的学生,也有转入综合性大学的机会。
我国正大力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力图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通道,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在专科层次之后仍旧缺乏继续上升的机会,虽然采取了高职本科“3+2”、中职本科“3+4”等的方式,但这些方式都处于试点阶段,而且本科学校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认可度都不高。总体来看,德国多向互通的学生上升渠道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3 双轨制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
當然,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虽然对企业和学生而言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但经济形势的好坏对企业从事双轨制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经济形势不好,效益低迷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单纯依靠企业实施职业教育缺乏经济依托,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给予相应政策或财政支持。另外学生由于对自身学历及发展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倾向于进入大学读书,并且综合性大学也开展职业教育,这对双轨制职业教育产生一定冲击。职业学校的老师经过中职、大学到职业学校任教,缺乏职业实践经历,教学针对性相对不足。
此外,关于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满意度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企业对学校满意,30%以上的企业认为学校以企业为导向的教育开展不够,对学生针对性教育不够,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58%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希望学校改变教学内容,增加校企合作项目,人才培养就业上手速度更快。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德国职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工会、企业、社会团体要相互协调,机制更加完善;教学大纲要根据企业经济形势要求不断更新调整;克服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无法衔接沟通的障碍,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通多向通道。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