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路径选择

2020-06-27张志勇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机重构人工智能

张志勇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如何变革?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教育的人文性:教育的价值转型

人文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儿童的学习离不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脑科学家认为,只有最基本的人际沟通才能营造最自然的学习状态。该结论得到了各个发展科学领域的实证支持。智能光靠冷冰冰的、没有生命的机器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在温暖和充满关爱的土壤中,孩子的智力才会萌芽。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价值。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认为,在未来,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李开复先生讲过,人的精神个性才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真正价值。我认为,在智能时代,教育的人文性更加凸显,知识中心的教育将让位于人的情感、创新和价值观。

2.教育的全域性:教育边界正在消减与重构

人类正在迎来一个全域教育时代,学生将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四个轨道上奔跑。但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第一,教育的四个轨道如何并轨,全域教育时代如何重构,线上线下教育如何融合?第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协同?第三,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如何衔接?第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如何共治?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四个轨道上不知所措,学校教育进行重新整合的时代到来了。

3.教育的集智性:从封闭的教师个体教学走向开放的集智化教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格曾说:在知识网络化之后,房间里面最聪明的绝对不是站在讲台前给你上课的老师,而是所有人加起来的智慧。

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未来教育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手段,重构人类教育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个体教学向集智化教学转型。我认为,学校教学团队应实行首席学科教师制,在这个团队里,首席教师应负责课程的设计、开发,团队的每位老师都是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参与者,但首席是主导,他主导学校的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课程设置包括教学方案。每一个团队在进行集体化教学当中,要有集智化教学的思想。同时,学校人力资源的配置要更加开放,可以大胆引进校外高水平的专业课程资源。在人工智能时代,这将成为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的新常态。

4.教育的自组织性:从班级授课制走向学习共同体

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

在人工智能时代,自组织性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学校要加强自组织建设,推进学校教学组织细胞的转型,从教学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过去,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了有效传递知识,人类创造了班级授课制。在人工智能时代,组织形式需要进行重构,即把服务于教师讲授知识的教学型组织,转变为自组织的学习型组织。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大三大共同体建设:一是学校共同体新班级建设,二是学习共同体建设,三是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

5.教育的个别化:课程供给的定制化

同质化的教育是通过六个机制来实现的:统一课程、教材、备课、作业、考试、评价。但是,人与人是不同的,教育必须回到每一个个体。所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价值,已经无法靠传统的同质化教育来实现了。

未来课程供给方式的变革方向是“去同质化”。未来课程的供给从学生围绕着学校转,转变为学校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来配置资源。课程供给的方式也从统一批发式转变为个人定制。但我们讲转型不是否定过去,而是调整结构。

教师职业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师在未来的定制化课程时代,首先要分析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发展的独特性,才能够供给学生所需要的课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师和课程资源的供给者。

6.教育的综合化:课程组织从分科走向综合

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在他的《教育方法学》中提到,课程内容基于两个逻辑:一个是以学科为单位编制,另一个是特定主题(课题)为中心综合地组织多学科内容来编制。我们现在学科逻辑过于强大,活动逻辑、主题逻辑过于微小,或者说微不足道。

在人工智能时代,课程供给的组织形态要变化。“去学科化”改革是要增加主题化、跨学科、生活化的课程。未来的学科课程结构应是双轨的,叫做“学科课程+学科实践课程”。

7.教育的建构化:课程实施应从身心的分离到身心的合一

传统的学校教育特征是:知识中心、讲解接受、大量训练。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呈现出“去训练化”的趋势。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钱颖一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就是通过机器进行深度学习来工作,而这种学习过程就是大量地识别和记忆已有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它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掌握知识的人脑。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发现与建构知识。心理学的新发现显示,知识储存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之中。清华大学彭凯平说,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的学习回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在身心统一的活动中进行建构性学习,这是未来学校学生学习的必然方式。

8.教育的智能化:走进人机协同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技术变革真正的意义是促进人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从这个意义来讲,未来学校会呈现“去人工化”趋势。这里的“去人工化”是指学校教育将实现人与机器的分工和协作。该交给机器的交给机器,该让机器辅助的就让机器辅助,实现人机协同。人机协同的原理是重建人机关系。“人+机器”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这种融合式教育需要重构人和机器的关系。我认为,人机融合教育应遵循四个观念:技术简便、省时省力、人机友好、优质高效。

此外,教育智能化应遵循五条教育伦理原则: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教育正义、不伤害儿童发展、不奴役儿童发展、解放教师和学生。

9.教育的合作治理: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化治理

由于智能化时代教育的全域性日益凸显,参与教育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传统教育的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大多具有一种天然的“对抗性”。

未来的教育治理要遵循教育的和谐共生原理,追求教育的多元合作治理,即社区、家长、教师、学生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的共治、共享、共建。“去行政化”“去科層化”“去单一化”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治理形态变革的必由之路。一是重构现代教育治理机制,从传统的科层制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二是重构现代教育治理主体,从传统的单一行政人员管理走向多元合作治理。三是重构现代教育治理工具,从传统的单一的行政治理走向多元专业治理。

猜你喜欢

人机重构人工智能
人机“翻译员”
长城叙事的重构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2019:人工智能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人工智能与就业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数读人工智能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