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应用策略探究
2020-06-27殷凯玲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推进,信息化手段在幼儿园逐渐普及,而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打破传统班级管理模式,构建人文化、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则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集中思考的问题。目前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从信息资源方面完善幼儿教育过程,还能够延伸教育空间,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从信息化手段应用优势出发,結合实际分析其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方式,以期对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提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分析
信息化手段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幼儿园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需要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重新认识孩子健康成长中技术手段的应用价值,并作出科学选择,将技术手段逐渐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够为孩子的一日生活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因此,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必要性
在阐述幼儿园班级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必要性的过程中,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当前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信息化手段加以调整优化。例如班级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一些教师对于班级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层面,将孩子的认知能力培养作为一日生活的重点,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发展,甚至一些班级在教育中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使得孩子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失去对班级活动的认可,降低了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班级管理信息体系不完善,教师对孩子的信息管理存在漏洞,一些孩子的基本信息不完善,同时整个班级范围内幼儿的信息资源的挖掘程度不够,降低了信息利用价值。(二)信息化手段的教育教学优势,为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例如幼儿园可以根据班级管理要求建立系统化平台,将幼儿信息列入系统,教师对幼儿信息的全面获取与综合分析,挖掘数据信息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对于教师而言,根据信息化手段提出的新要求,应该从知识结构与实践操作能力方面进行全面构建,将自身教育能力的发展融入信息化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以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幼儿园可以从班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出发,逐渐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构建新的教学管理规范,将幼儿园整体管理纳入信息化体系中来。
二、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班级管理理念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宽。目前,许多家长、教师对于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都持有怀疑态度,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实际上,面对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我们能做的不是将其拒之门外,而是应该用积极的态度进行分析与应用。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用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为孩子创造更加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育空间;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幼儿的健康成长适度运用技术手段,强调信息化班级管理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这样才能逐渐实现班级管理理念的转变,优化幼儿教育环境。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班级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应善于通过一日生活,为孩子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空间,而信息化手段在一日生活中的应用效果也逐渐受到重视。
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中来,能够潜移默化地规范一日生活过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于客观事物的好奇与探索主要是在兴趣的支持下形成的,而信息技术能够运用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优美如诗的音乐,促使孩子迅速进入情境,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吸引下,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接受教育教学知识,并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能够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形、声、图、文的共同作用下,主动地去思考、学习、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培养幼儿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幼儿阶段,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孩子逐渐认识信息的重要作用,并在耳濡目染中理解信息价值,并为未来参与社会奠定基础。
常规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始终,是规范孩子行为,塑造孩子思想价值的基本途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应从孩子成长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细小处着手,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提出要求,针对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设计教育内容,充实孩子的一日生活。但是相较于传统的讲解、规范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孩子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育指导。例如在就餐过程中,为渗透就餐礼仪,保证孩子能够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孩子播放动画视频,让孩子能够在餐前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要求,并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潜移默化地教导,让孩子在生动的画面中接受教导,并在就餐过程中自觉遵守。
此外,在班级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十分重要。例如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培养孩子的对比观察能力,用多媒体出示了“小猫生日”主题的图片,要求幼儿在两幅图中找不同,并潜移默化地指导孩子的观察方法,加强幼儿的思维训练;在自由活动中,教师则继续采用信息技术,为孩子提供“电脑宝贝”的游戏素材,其中包括“兔宝宝找不同”“农场找不同”“彩虹找不同”等游戏,让孩子在简单的电子游戏中巩固思维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为孩子设计活动方案,在备课阶段,教师设计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春天》,利用明亮的色彩、充满生机的植物启发孩子对春天里美丽景色的感知,利用春天里的各种事物让幼儿在对应比较的过程中,感受颜色、形状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价值,并自觉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展开实践操作活动。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幼儿教师成长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落实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班级管理氛围中占据关键性角色。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化技術手段则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工具。在设计班级管理各项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大量的共享教育资源,突破班级环境的局限,以及自身职业素养的局限,从网络平台中找到契合幼儿成长的资料信息,并为孩子的成长做出更加符合其发展要求的决策,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此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幼儿教师进入社区论坛,与其他教师建立互动沟通,交流分享工作经验,针对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并参与在线培训活动等等,以不断提升班级管理能力。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数据库是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优化班级管理环境,实现信息反馈,完善班级管理措施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在幼儿基本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分析方面存在较大压力,且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幼儿个人信息档案,形成幼儿成长记录,形成班级管理数据库,确保教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基本信息与成长轨迹,并结合数据分析,为幼儿的进一步成长提供建议。例如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等设备,记录幼儿的表现,并通过精心编辑,成为幼儿成长中的美好回忆,同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制定差异化的教育管理方案。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师幼不仅在一日生活中,也可以延伸到虚拟空间中,而信息技术手段则是教师拓宽师幼沟通,增进与幼儿关系,获取班级管理反馈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围绕幼儿一日生活建立班级新闻主页、建立教师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等,孩子可以在家长的辅助下获得教师的相关信息,并实现与教师的在线交流,从班级主页、教师微博以及微信等途径,获得班级动态、班集体活动通知、教师寄语等等,让幼儿与教师能够在更加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自由沟通。
家园沟通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幼儿教师通过与家长及时、有效的联系,能够更加全面地获得幼儿成长信息,同时为幼儿提供在园表现,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协调合作,为孩子打造统一、和谐的教育环境。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家园沟通范围更加广泛。例如在班级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途径,直接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更加细致地了解活动信息,明确活动主题,并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拉近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开通班级管理邮箱、微信公众号等,当家长在日常教育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在线交流,共同探讨更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案,保持家园教育的协调统一;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孩子一日生活信息,以及孩子在班级生活中的表现,拓宽孩子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家长能够及时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成长的过程等等。因此,在信息化手段应用过程中,家园合作进一步拓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开放、自由的空间。
三、 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教育发展背景下,幼儿园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分析信息化手段在班级管理中的必然性,优化班级管理理念,探究班级管理活动方案,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搭建家园合作平台,从而构建更加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案,促进幼儿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宇丰.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路径研究[J].才智,2019(35):184.
[2]马蕾.教育信息化课程游戏化: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12.
[3]王颖.“互联网+”时代下的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8,26(5):79-82.
作者简介:
殷凯玲,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