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2020-06-26陈文花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教师如何利用教材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文章指出教材作为作文训练的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创设作文训练的良机,把作文训练纳入课堂教学设计当中,教材就能真正为学生写作导航。
关键词:教材资源;写作训练;课堂教学;有意识;讲方法
章熊先生说:“语文教材应该成为一个渠道,通向学生课外听、说、读、写活动的汪洋大海。”学生所学习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的审定而最终确定下来并编入教材的,有许多还是名家名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再说,写作程序与阅读程序是一种倒逆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内化,写作是表达、外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怎么做到有机结合呢?一种是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分析、总结文本的写作技巧,然后设计写作练习,最后水到渠成地进行写作实践。一种是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回顾学习过的教材的写作方法,用已知的方法指导写作实践,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缘水求鱼”。《语文课程标准》也是这样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教材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教师“教”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备课时正确认识教材资源,及时整合教材资源,合理拓展教材空间,充分发挥教材资源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材就是学生写作最好的“源头活水”,人教版语文教材有许多经典名篇,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努力挖掘教材作为作文指导和写作的“范本”,学生写作时有了“参照物”,写作的积极性就能得到调动。
阅读教学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起到支架的作用,就像一根柱子支撑起作文的语言、选材、构思、立意。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各种写作因素,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把写作的空间拓展,让学生乐于动笔。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无处不在,如果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发掘出很多宝贵的“范例”。因此教师要自觉而切实地利用教材资源设计有效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一、 精雕细琢 描摹人物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教材中的细节描写成就了各种的精彩。文章因细节而精彩,人物因细节而传神。没有了细节,文学作品就失去了生命。因此,在描写人物时让学生学会精雕细琢会让作文大放异彩,初中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典范,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的写作潜能就会被激发,写作的热情也会提高。
朱自清的《背影》最感人之处就在于他用细致的笔触再现了父亲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精彩的描写,动词和修饰性词语运用非常精炼,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这种写法,请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或者生活体验,描写一个“打篮球”的片段。
学生写道:“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欢快地跳跃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突,冲过了两層防线,来到篮下。眨眼间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入筐内。”这段文字模仿《背影》的语段,把一个灌篮高手的形象在特定场景中的情态描摹得活灵活现,让人物特征鲜活起来。
二、 抽丝剥茧 再现过程
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这是高尔基的一贯主张。“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老舍也这么说。好动作描写可以更好地透视出人物的心理,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所以要指导学生选择准确的动词,描写出连贯的动作,或者把连串的动作分解,这样笔下的人物自然就栩栩如生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文段大家都很熟悉,其中的动词“扫”“支”“撒”“系”“牵”“拉““罩”等将捕鸟的动作描摹得很细致传神,非常能表现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教学中抓住这段描写,让学生仿写“吃”的片段作文,林娟同学在《吃葡萄》中写道:
“她伸出纤纤细手,翘着兰花指,从盘子里挑了颗又圆又大黑紫色的葡萄。用左手的中指和大拇指托住葡萄,食指轻轻地搭在葡萄的左上方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尖对准葡萄蒂,灵巧地一撕,果蒂带着皮脱下一块。左手三个手指转动了一下,右手两个指头又迅速地揭下一部分葡萄皮。这时候果肉已经露出大部分了,只见她伸长脖子微微地抬头,左手上的葡萄对准小嘴轻轻一挤,多汁的葡萄果肉滑入嘴里……吃完,她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
吃葡萄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可是在林娟同学笔下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女孩优雅的姿态,通过文字读者仿佛能品尝到葡萄的香甜美味。
什么是生动形象?这位同学描写吃东西时抽丝剥茧,再现行动过程的描述最有说服力了。
三、 妙笔生辉 “景”上添花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活动,为文章中心服务。好的作品离不开成功的景物描写。那么,应该怎样描写景物呢?
无疑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紫藤萝瀑布》中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紫藤萝花的繁盛;《济南的冬天》中突出层次,展现了雪后山景的秀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图”和鲁迅《社戏》中的“月下行船”都是充分调动感官,细腻的景物描写让人如临其境……教学中利用这些典型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片断训练,正因为有例可循,学生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陈翼扬同学写的《茉莉》:
风里满是香味儿,我不由地四下寻找。
原来是阳台上的茉莉开了,散发出淡淡幽香。我静静地端详,在金色的阳光下,这盆茉莉仿佛轻笼着迷人的光彩。凑近一步,看着青绿透亮的叶子间点缀着几朵洁白无瑕的小花,花瓣微微开启,好像是羞涩的小姑娘被人识破小秘密一般。小小的花瓣里拢着探出脑袋的花蕊,小巧玲珑地让人怜惜。青绿的枝头上这里一处那里一点缀着或大或小的花苞,大的花苞就像两只小手蜷起轻轻相握,是不是在等待一阵风儿把它吹开?小的花苞却像一只紧紧攥着的小拳头,泛着浅浅的嫩黄。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茉莉纤细的枝条轻轻摇曳,花儿欢快地舞蹈……
这段文字,小作者把课堂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灵活运用,她笔下的茉莉花,人们一点都不陌生,通过她的描写真是如见其形,触手可及!
四、 募仿写法 提高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讲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同引导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写作技巧上就很有特色。文中的“我”体弱怯懦,一次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结果被困。父亲找到了他,指导并激励“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来,终于脱险。“我”从这件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能闯过来,这成为“我”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
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立意却很高,富有教益。这种写法学起来比较容易,可以把这种写法确定为一种写作模式——抒写个人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前一部分个人经历的叙述要有真情实感,后一部分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使文章富有哲理,两部分相辅相成,习作就立意高远、耐人寻味。
教学中归纳总结出这种模式后就让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模式进行习作训练,如:《一件小事》《难忘那一次》《微笑面对》……学生再也不用发愁如何突出主旨了。
所以,教学中以教材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文本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文本的“典型”作用,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仅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通过自己在作文实践中对于内容、结构、感情的理解和运用,也会提升对文本更为感性的认识,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应该单单从写作技能、方法的分析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应当恰当地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揣摩他人精彩的语言特点,借鉴名篇独到的选材能力,学习名家谋篇布局的巧妙技法,甚至把那些精彩和精练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那么又何愁文章不引人入胜呢?
如果从七年级开始学生就尝试着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写作,通过这种“先借鉴后提高”的方法,进行日常练笔,在不断的积累中,最后一定会导向理想的写作境界。写作的成功是以“自悟”为标志的,相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寻门而入”,经过一番“修炼”之后就会“破门而出”。
综上所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立足课堂,依靠教材,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潜在愿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的激发状态,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张志公.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1963年1月15日.
[4]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5]夏丏尊.夏丏尊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6]潘新和.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沈玲榮.让文本为写作铺路领航:《美国语文》课后练习写作部分简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22-124.
作者简介:陈文花,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顺昌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