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在安氏错颌畸形正畸治疗患者牙根吸收程度评估中的诊断价值
2020-06-25王建业
王建业,张 磊,胡 乔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473000)
安氏错颌畸形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畸形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上下颌咬合错位,上颌缩短或下颌前突,不仅影响患者面部容貌,而且对口腔的咀嚼和语言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临床多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纠正错颌畸形。临床发现,在接受正畸治疗后,错颌畸形患者的上下颌前牙会明显向唇舌方向移动,使牙根在基骨中的距离拉长,从而增加牙根吸收发生的风险[1]。目前临床诊断牙根吸收的主要检查方法为根尖片及曲面断层片,但该类二维平片放大后失真明显,不能准确反映牙根吸收程度,影响诊断准确度。因此,寻求一种无创、快速、准确的评估诊断安氏错颌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诊断方法,对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临床研究显示[2],牙根吸收时,不仅表现为牙根长度的改变,牙根体积也会随牙根吸收程度加重而缩小,随着三维影像技术的发展,锥形束CT可通过影像处理获得牙体三维立体影像,使牙根、牙体改变更为直观和精确。本研究将探讨锥形束CT和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数字技术对安氏错颌畸形正畸治疗术后患者牙根吸收程度的诊断准确度,旨在寻求一种准确诊断牙根吸收的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正畸整形治疗的85例安氏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口腔科学》第9版[3]中对错颌畸形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接受正畸整形治疗,且签订手术同意书;③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时。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肺等系统疾病;②既往接受过正畸治疗、根管治疗等口腔相关治疗;③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检查者。本组85例患者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12~35岁,平均(19.4±3.2)岁;安氏畸形分类:Ⅰ类33例,Ⅱ类27例,Ⅲ类25例。本研究经医学理论委员会批准。
1.2 锥形束CT 检查方法
所有错颌畸形患者均在接受正畸整形治疗前后采用锥形束CT和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数字技术进行检查,获取其治疗前后牙列水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信息,进行影像学处理,诊断其牙根吸收程度。选用Galileo sirona Dental Systems锥形束CT设备,设置电流为21mA,电压85KV,层厚0.15mm,对患者颌面部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检查所获取的影像资料经DICOM格式传输至电脑,运用专业影像软件在牙列水平面对预测量牙位进行定位,在横断面上参照牙齿长轴角度对测量轴予以调整,使其通过牙齿长轴,将影像资料转化成数据资料。选用Sirona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设备,设置电流为7Ma,电压为60KV,在进行锥形束CT检查的同时对正畸治疗前后患者进行曲面体层X线扫描。
1.3 评价标准
以X 线头影测量分析作为评价金标准,统计并比较锥形束CT和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对正畸治疗前后错颌畸形患者牙根吸收程度的评估诊断准确度。牙根吸收程度标准[4]:牙根形态正常为无吸收;牙根尖部出现毛边或表现为圆钝模糊为轻度吸收;牙根尖部出现窄锯齿线,锥形轮廓消失,牙根长度较正常缩短1/4为中度吸收;牙距齿线明显变宽,牙根消失或缩短≥正常者1/4为重度吸收。
1.4 统计学方法
分别将正畸治疗前后锥形束CT和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扫描获取的数据输入电脑,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锥形束CT和曲面体层X线扫描对不同牙根吸收程度的评估诊断准确度比较
由X线头影测量分析获得,本组85例错颌畸形正畸治疗后牙根无吸收10例,轻度吸收31例,中度吸收27例,重度吸收17例;锥形束CT诊断准确率为91.76%(78/85),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诊断准确率为64.71%(5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35,P=0.004),见表1。
2.2 正畸治疗前后锥形束CT测量牙根体积改变情况比较
正畸治疗后,锥形束CT测量牙根体积结果显示,患者左上侧切牙、左上中切牙、左下侧切牙、左下中切牙、右上侧切牙、右上中切牙、右下侧切牙、右下中切牙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5],错颌畸形患者由于畸形所致的颅颌面、口腔的功能异常,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和语言功能,而且对患者精神和心理产生较强烈的刺激,易产生自卑、内向、害怕交流等心理问题。错颌畸形的诱发因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主要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关;正畸治疗是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可有效纠正错颌畸形,恢复良好的口腔咬合形态。但临床发现,正畸治疗后,患者的牙根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根表面坑窝状、不规则、三维立体牙体组织吸收[6],应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避免牙根吸收进展。本研究通过锥形束CT扫描测量所得结果显示,正畸治疗后,错颌畸形患者左右两侧上下侧切牙、中切牙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存在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情况。目前临床常采用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数字技术进行牙根吸收检查诊断,具有价格经济、检查方便等优点,但Dogramaci 等[7]研究显示,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常因为投射角度问题,导致在诊断过程中使其平片出现严重失真情况,甚至出现影像重叠,对影像测量产生一定干扰作用,进而影响诊断准确度,寻求一种精确的检查诊断方法,尽早准确评估牙根吸收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表1 疗效评分表 [n(%)]
表2 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锥形束CT测量牙根体积改变情况比较(n=85,,mm3)
表2 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锥形束CT测量牙根体积改变情况比较(n=85,,mm3)
锥形束CT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充分发挥其高空间分辨率功能,可对扫描所获取的牙根尖片进行三维重建,从不同倾斜角度和层面对牙根长度进行精准测量,并能够直观观察评估牙根形态,有效避免了曲面体层X线摄影所存在的失真和倾斜角度导致的牙根测量不准确的缺陷;另外,锥形束CT不需要多层螺旋CT的连续旋转扫描,仅通过锥形X线束和探测器获取相关三维影像信息,具有低辐射、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有学者研究指出[8],锥形束CT相比16层螺旋CT,可更加准确和清晰的扫描获取颅颌面解剖结构影像,特别在牙根、骨硬板等小体积解剖结构的扫描和影像获取更加准确和清晰。本研究X 线头影测量分析作为评价金标准,分别对锥形束CT和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对正畸治疗后患者牙根吸收的诊断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锥形束CT对牙根吸收的评估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曲面体层X线摄影,与罗成等[9]研究结论一致,也充分说明锥形束CT在颅颌面小体积解剖结构检测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也有专家指出[10],锥形束CT在扫描检查过程中仍难免产生不同程度的金属物伪像,而且其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放射剂量较大等缺点,不容易在临床普及应用。但作者认为,锥形束CT经一次扫描检查,可通过影像处理站多次、多角度、多层面、的调用,并能够实现检查体的三维重建,从而能够更直观、准确的评估诊断,不仅提高诊断准确度,而且还能够将检查影像转化成精确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复杂病例或需要多次随诊患者临床资料收集,以及长期动态观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和改进提供有效数据。因此作者认为,在目前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经济能力环境下,锥形束CT仍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颅颌面检查方法,对牙根吸收评估诊断提供清晰的影像支持和精准的数据依据。
综上所述,错颌畸形正畸治疗后,大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锥形束CT可为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程度的评估诊断提供清晰、准确的影像数据支持,是目前较为精准可信的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