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24周蕾朱芳
周蕾 朱芳
【摘 要】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疼痛护理,试验组施以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带状疱疹神经痛;疼痛评估;疼痛控制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损伤皮肤健康,并且通过临床观察显示,诸多患者将会出现神经痛的不良情况,进而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为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皮肤损伤情况,则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2]。伴随着护理条件的不断改进,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已成为替代常规模式的常用模式[3]。本文将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0例,男女各18例与12例,年龄为42-67岁,平均年龄为(54.5±4.9)岁;试验组30例,男女各16例与14例,年龄为43-67岁,平均年龄为(54.9±5.1)岁。两组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本研究在家属的知情同意下进行。
1.3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心、肝、肾、造血系统疾患;②患有神经及精神疾病。③肿瘤患者
1.4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即为患者使用适量的止痛药物,并且进行适度的按摩。
对试验组患者实施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1)进行疼痛评估。①患者在新入、转入时评估一次(入科时),护理人员按照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为患者建立针对性的疼痛评估专项记录单。②住院患者、疼痛评分在1-3分的患者每天在10am评估,并在体温单标记③疼痛评分在4-6分的患者,每天评估三次(10am、2pm、10pm),通知医生并在体温单标记。④疼痛评分在7-10分的患者,每天评估四次(6am、10am、2pm、10pm)通知医生,并在体温单标记。⑤手术患者:a返回病房时进行疼痛评估(当时),并在护理记录上书写:疼痛的部位、性质、评分的方法、分值。每天三次疼痛评估(10am、2pm、10pm),连续三天,疼痛评分在体温单标记。⑥爆发痛或疼痛评分≥7分遵医嘱给与干预措施:当时疼痛评分一次,并且立即报告医生,并且用药后复评⑦评估后记录:a.无疼痛的病人,记录为0分,无需记录疼痛部位等。b.有疼痛的病人,需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评分的方法、分值。⑧用药后的观察时间:a.静脉给药:15分钟。肌肉注射:30分钟。口服药:1小时。用药后需再次评估⑨最终:所有的评分(除手术患者)均由最后一次测评分值为基准,作为是否进行下一时间段的评分。⑩疼痛评分是记录规定时间段患者认为最痛的分值。例如:10am:6:00-10:00、2pm:10:00-14:00、10pm:14:00-22:00、6am:22:00-06:00(2)护理过程。①环境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使用刺激性气味较小的消毒液对病房进行消毒,并控制好室内的温度、湿度。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需要采取轻柔动作,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时间受到疼痛的不良影响,因而较易产生不良心理,为此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进行针对性的缓解,从而能够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树立坚定的康复信心。③非药物干预。每日对其穴位进行良好的按摩,每日2次,以便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选择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帮助其通经活络、改善纳眠;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性的、规律性的深呼吸方式,以便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可了解患者的爱好,以便能够依据患者的喜好播放音乐,转移其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④药物干预。此种模式主要应用于疼痛分数超过4分的患者,在严格遵医嘱的情况下为患者使用止痛药,并严格按照并科学的方式选择给药途径与时间,确保药效的良好发挥。
1.5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疼痛(VAS)评分变化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分数为0-10分,分数越低,提示疼痛感越低。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出院时的VA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实验组入院时、出院时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带状疱疹在诸多患者里会出现神经痛症状,虽然目前关于出现疼痛症状的发病机制尚未具有统一定论,但多与如下因素有关: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脊髓后索所致;②局部组织存在炎性病变;③局部组织存在缺血性变化。通过查阅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目前疼痛已成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因此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对疼痛症状进行缓解,从而能够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4]。
随着护理技术的改进,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已成为目前临床中的常用模式。此种模式是一种新型模式,主要依据“个体化差异”原则,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疼痛护理,从而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感,使其获得较大的舒适。在本研究主要包括进行疼痛评估、环境干预、心理护理、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等,上述措施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照顾,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5]。依据结果显示,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原因在于此种模式不仅能够对其进行完善的评估,同时能够依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因而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丹.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173-175.
[2] 李凤平.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124-125.
[3] 孟繁英.疼痛管理路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 131-132.
[4] 蔡燕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护理干预及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28):136-138.
[5] 白俊萍,吳秋霞.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