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5例临床观察
2020-06-24邱晓怡
邱晓怡
【摘 要】目的:评析分泌性中耳炎采取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接治的25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研究,运用简单分样法划分成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3),仅接受鼓膜穿刺治疗者为对照组,接受鼓膜穿刺协同鼓室注药治疗者为治疗组,对两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结果:治疗组诊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采取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协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鼓室注药;并发症;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于耳鼻喉科病症,若未及时诊治,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可致患者听力受损。该病临床表现包括听力功能弱化、耳痛耳鸣,同时耳内伴有强烈的堵塞感,严重对患者工作、学习造成影响。现如今随医疗服务体制不断健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始终致力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诊治方案的探索工作,据研究资料显示,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相结合可发挥满意效果[1]。本院对13例患者实施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诊治,下面就相关内容作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掐期间本院接治的25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研究。纳入标准:通过相关诊断满足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判别标准;伴有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并发其他类型耳病;药物研究有禁忌;遵医行为较差。运用简单分样法划分成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3),对照组中男女比重7:5;年龄范围19-60岁,均龄(40.2±10.5)岁;病程8d-3个月,均程(1.8±0.3)月;治疗组中男女比重9:4;年龄范围20-62岁,均龄(41.3±9.5)岁;病程8d-3个月,均程(1.8±0.3)月。对两组组间数据展开独立样本检测比较,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治疗组行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联合诊治,协助患者将患侧耳朵正对着医生,对其耳道、耳廓等部位实施消毒后,采取浓度达2%丁卡因棉片行耳鼓膜与外耳道皮肤麻醉,于耳内窥镜引导下将鼓膜穿刺针经鼓膜前下置入鼓室,并及时抽出鼓室内积液,直至镜下无分泌物留存为止,随后将地塞米松与糜蛋白酶混合液同步灌注于患侧耳朵鼓室,药物剂量分别为5mg、4000U,与此同时引导患者实施吞咽操作,顺利结束鼓膜穿刺与注药。治疗后予以抗感染治疗,一周后实施复诊。对照组仅采用鼓膜穿刺,麻醉手法与术后抗感染措施均参照治疗组,两组治疗时间为一周[2]。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听力功能达到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得以明显缓解,听力功能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听力功能未变化且有加重嫌疑[3]。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并发症类型含有眩晕、咽管窄小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说明,以t实施检验。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用率表示,以X?进行验证,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研究表明,治疗组总诊治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较高,组间对比成立,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持续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眩晕、咽管窄小等并发症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非化脓性炎症应激反应,临床比较多见,该病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一般慢性是由急性发展而来。临床认为,该病多与咽鼓管能力、免疫学等因子有关,治疗方式常采用抗生素、手术等,但不管是哪一种诊治方法均存在一定风险,而且在治疗中易于引发不良反应,可见,诊治分泌性中耳炎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方式,应与其他方式有机结合,发挥协同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需准确鉴别复发性分泌中耳炎与分泌性中耳炎,以防错过诊治的黄金时期[4]。
分泌性中耳炎需以清除耳中积液与分泌物为诊治准则,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将咽管功能得以恢复,继而使咽管自身引流功能发挥价值,鉴于此,在诊治时先要清洁耳内分泌物,实施常规消毒,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并且消毒亦能减少感染风险。但单一采用鼓膜穿刺难以将积液彻底消除,并有可能使残存积液以浓稠状态将穿刺耳孔堵塞,抑制气体有效进入鼓室,所以鼓膜穿刺诊治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决定。本次研究中治疗组诊治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优,提示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联合诊治效果满意。灌注药物是地塞米松与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可以发挥一定免疫和消炎作用,特别是针对早期炎症应激反应,此药能阻断白细胞浸润。糜蛋白酶可显著稀释分泌物浓度,有效分解残存积液,进而改善水肿症状,降低鼓室粘连发生[5]。采取鼓膜穿刺协同鼓室注药治疗时,可从多角度开展诊治,起到联合诊治效果,因此治疗组诊治效果更佳,治疗后听力能力恢复越快。
综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选用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协同治疗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富东娜.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5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35):95-97.
[2] 刘小晶, 文凤妮, 杨勇等. 鼓膜穿刺結合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湿热型患者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7(07):952-954.
[3] 钟来秀.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患者中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 4(13):41-41.
[4] 王勇. 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证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7,33(12):2528-2531.
[5] 蔚波, 李玲, 李林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02):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