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2020-06-24杨扬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杨扬

【摘  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以患者入院顺序,对照组32例患者为先入院者,观察组32例患者为后住院者,两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3个月和6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组间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较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有效性研究

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较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后会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且因粗隆部血运非常丰富,所以骨折后需要较长时间愈合;临床针对严重骨折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选择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材料,其预后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免疫能力较差,患病后极易引起较多并发症[1]。为给患者探寻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本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包括男性17例、女性15例,中位年龄(71.0±4.3)岁;对照组包括18例男和14例女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5±4.4)岁。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实施全麻处理后,将适当抬高患者的患肢,在C臂X线机下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手术切口在患者的大腿近端外侧进行,根据骨折情况选择长度适合的锁定钢板,并且将其沿股骨近端置入骨折断端股骨外侧,确定钢板部位满意后,用克氏钉实施临时固定处理,骨折远端用松质骨螺钉行固定,骨折远端采用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随后取出克氏钉,留置引流管后完成手术,术后对患者采取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治疗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体位、麻醉方式以及骨折复位处理均与对照组一致,复位满意后在患者平髂前近端外侧取手术切口,在C臂X线机辅助下置入导针进行扩髓处理,旋入防旋髓内钉主钉,主钉深度用螺旋刀片调整,满意后将股骨颈内导针置入,将骨皮质打开,然后将螺旋刀片打开,确定达到预定深度后,锁定螺旋刀片,并拧紧螺帽,最后将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后留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标准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应用视觉模拟(VAS)疼痛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总评分值为10分,最终得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轻;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描述用()、t检验,计数数据描述用n(%)以及x?检验,当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时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最终临床治疗效果

记录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分均较高,且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2.2对比组间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记录结果顯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较少,其结果仅为9.4%,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31.3%,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2。

3 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最高,其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及股骨头血运受阻,受到外界暴力后,极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而且老年患者及其免疫能力较差,若治疗不佳会导致患者出现畸形,并且会造成髋关节功能障碍,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临床针对骨折主要采取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主要是采用加压钢板固定骨折端,从而达到稳定骨折端的目的,但该固定方式易增加单侧骨折端应力,术后较易发生内固定松动现象,而且由于手术创伤性大及术后患者身体恢复慢,使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从而不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2]。近年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采取了防旋髓内钉,将防旋髓内钉置入患者骨折部位,能够达到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从而达到抗旋转以及支撑的目的,避免患者术后发生内固定松动以及髋内翻等并发症,从而加快术后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现象发生几率,最终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3]。本文研究结果中也再次证明,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程度较轻,发生的并发症较少,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分较高。

以上结果表明,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浩波.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7,36(8):73-74.

[2] 高峰.分析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36):84+88.

[3] 魏伟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体会[J].当代医学,2017,23 (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