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的临床治疗体会

2020-06-24阮家兰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

阮家兰

【摘  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内患者采用以黛力新抗抑郁药为主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即“黛力新”与“疏肝解郁汤加减”联合应用。整体治疗过程共持续6周,对第2、4、6周内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过程中的第4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SDS评分、S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的第2周末,两组患者的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差异显著(P<0.05)。待到6周的治疗过程结束,实验组内患者的HAMD评分、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差异显著(P<0.05)。此时,两组患者的BI指数并没有出现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以西药为主的治疗方案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临床治疗

脑梗死是临床中经常会见到的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的症状多以头痛、眩晕和恶心呕吐为主,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经常会出现抑郁症,患者出现合并抑郁症的概率在5-25%之间。以下笔者以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展开了分析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上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内共有16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4-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3±3.21)岁。该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即“黛力新”与“疏肝解郁汤加减”联合应用。对照组内的40例患者中共有18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5-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1±2.16)岁[1]。该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以黛力新抗抑郁药为主的治疗方案。患者的脑梗死症状诊断是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标准中涉及到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来完成的。而抑郁症诊断则是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涉及到的相关指标来完成的。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可知,其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所假设的条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接受了常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凝集。之后还采用丹参酮注射器进行了活血化瘀治疗,所有患者均不接受精神科的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

对照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以黛力新抗抑郁药为主的治疗方案,主要涉及到的药物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由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服用方法为早晨和中午各1片,一天2次。如果患者的病情过重,那么早晨的服药药量可增加为2片。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来说,需要慎重增加服药量,以避免对患者造成其他伤害。整体治疗过程需持续6周。

实验组内患者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即在服用黛力新的基础上新增加疏肝解郁汤加减进行治疗。该药方主要由以下药物构成:龙骨、牡蛎各15g,柴胡、白术、白芍、香附、甘草、茯苓、枳壳、菖蒲、远志、当归各9g,小麦60g,磁石24g,琥珀3g,大枣5枚。药方需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如果患者存在失眠的症状,则可以在其中加入炒枣仁加合欢花,并替换掉原先药方中的大枣。而“纳呆者”则需要在药方中加入生山楂和鸡内金。整体治疗过程同样需持续6周[2]。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进行中的第2、4、6周对两组患者的HAMD量表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BI指数进行了量化对比。具体疗效划定标准如下:①显效,HAMD评分小于7分,且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②有效,HAMD评分为8-10分,且患者的症状部分改善;③HAMD评分无变化,患者的症状无改善。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加工处理计算均由SPSS20.0软件来完成。当P<0.05时则代表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HAMD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过程中的第4周末与第6周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内患者评分情况的变动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内患者的评分数值低于17,证明抑郁症状改善明显。详细数据对比情况如下表1:

2.2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参考HAMD的评分结果可知,实验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6周的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与BI指数对比

6周的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评分状况与治疗前均由明显下降(P<0.05),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从第4周开始,患者的评分状况变化情况就呈现出了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内患者的评分变化幅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方面,第2周末开始,其提高情况就呈現出了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第6周结束后实验组内患者的B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仍不明显(P>0.05)。

3 讨论

本研究证实,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将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在脑梗死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大环境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保障患者健康的基础上帮助其摆脱情绪障碍。中医认为,脑梗死后抑郁属于中医“中风”后“郁证”的范畴,因为患者在中风后会丧失部分机体功能,且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因此很容易会造成情志不畅、肝脏淤滞的问题,所以需要辅之以中医开窍活血通络结合养心安神治疗。本研究中所选择的疏肝解郁汤加减在这一方面则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发病后的生活质量。总体来说,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患者的BI指数自第2周的治疗开始就与治疗前呈现出了明显提高。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状况,6周的治疗结束后实验组内患者的HAMD评分、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没有出现明显差异。

今后应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永旭.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20):3185-3187.

[2] 蒋惠香.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1):45-46.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