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理老年人骨折患者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0-06-24苟文华
苟文华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养老问题困扰着不少普通家庭,老年人为祖国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年老时理应受到社会和子女的优待,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满意度已经逐渐成为国家立法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对于老年化所引起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人体衰老,骨骼系统的表现是:骨组织随年龄衰老而钙质渐减,骨质变脆,易骨折,创伤愈合也比年轻时缓慢。关节活动能力下降,脊柱变短。老年人骨折后需要前往医院治疗,不管是医院治疗还是家庭护理,护理工作都不可马虎,在护理老年人骨折患者时需要注意什么?
1 生活护理
饮食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人体从外界吸收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对于老年人骨折后,饮食上要有所调整,饮食要有规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人发生骨折后,饮食要以高蛋白、高热量为主,多增加纤维的摄入,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老年人在骨折后需要骨折的愈合,软组织的愈合,所以需要的营养物质要多于平常,骨折之后可以适当的喝骨头汤,但是要少吃肉骨头,喝骨头汤喝吃肉骨头不是一回事,骨折老年人对吃肉骨头不利于早期的愈合,甚至还可以推迟愈合时间,骨折后大量食用肉骨头会导致骨质内的机质比例失调,所以在恢复期间要避免食用肉骨头。老年人骨折以后,脱钙比较严重,在饮食中,要适当的多食用黄豆、胡萝卜、海带等食物,但是对于补钙,很多人存有误区,认为钙补的越多吸收的越多,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能治愈骨质疏松,所以要避免盲目的补充钙质,骨质疏松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无法治愈,只能通过预防缓解,60岁的老年人每天要保障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会导致高钙血症,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年人疾病。
老年人骨折初期,受伤部位淤血肿胀,经絡不通,这时护理主要是活血化瘀,消除肿块、散掉淤血才是骨折愈合正确的做法,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食物,加快病程进展,为后续恢复做准备,比如可以将三七、当归、肉鸽按一定比例炖烂,连续食用一周左右。老年人在骨折中期,主要是止痛、骨折愈合为主,饮食要适当补充高营养价值的食物,从而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使得骨折部位的邻近关节能自由活动,慢慢的恢复,这时可以将当归、骨碎补、续断、新鲜排骨按一定比例炖烂,食用两周左右。老年人在骨折后期,骨痂开始生长,要在以往恢复的基础上促进骨痂更牢固的生长,关节要基本恢复往日的功能,这时可以食用老母鸡汤、猪骨汤、炖水鱼等,还可以适当饮用杜仲骨碎补酒、虎骨木瓜酒等。
在骨折后,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发现老年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进行沟通,开导老年人,解除老年人的思想负担,同时嘱咐其子女要多关爱老人,尽量满足老人的个人需求,给老人一个良好的环境。护理期间,要帮助老年人戒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尤其是不能吸烟,吸烟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利于老年人的康复。在护理中,要结合实际让老年人锻炼,活动筋骨、增加肌肉对抗锻炼。
2 专业护理
老年人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等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多卧床休息,保障充足的休息时间,在恢复期间需要借助其他辅助的可以采用支具保护,同时还可以用石膏、牵引外周固定,脊椎骨折患者要适当的进行肌肉训练。老年人骨折后可以适当服用药物进行护理,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例如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老年人骨折,可以服用异丙氧黄酮,口服可以改善骨痛,防治老年患者骨量减少,对于治疗老年性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疗效。老年人在骨折期间要注意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在骨折后通常躺卧时间较长,长期卧床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在护理中格外注意。
老年人骨折恢复过程缓慢,护理周期较长,在护理中容易出现压疮、便秘、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长期躺卧很容易得褥疮,在护理时可以准备一个防褥疮气褥,不仅能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还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得褥疮,有了防褥疮气褥也不能轻视褥疮,护理期间还要勤翻身,翻身是最有效、最简单得预防手段,同时还要保障老年人的皮肤清洁干燥,减少老年人的卧床时间。对于便秘的预防,首先要解除老年人思想上得负担,合理的饮食、作息,保持一个良好的肠胃,建立固定的排便习惯,如果出现便秘,可以使用开塞露帮助老年人排便。肺部感染可引起肺炎,要鼓励老年人多咳嗽,将肺部的病菌通过咯痰吐出,老年人咳嗽困难时,护理人员可以协助侧身拍背,拍打时不要一直拍打同一部位,一个部位重复拍打容易引发继发感染;护理人员还可以教会老年人正确的咳嗽及深呼吸方法,同时还要注意保暖,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肺炎的发生。对于尿路感染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提醒老年人多喝水、多排尿,排尿后要保持外阴清洁,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机率。
总之,老年人由于骨折影响到生活,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理解对方的感受,要多帮助老年人,帮助老年人树立信心,慢慢的帮助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