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及治疗效果观察
2020-06-24牛海燕刘小雷
牛海燕,刘小雷*
(1.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头晕、水肿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威胁其健康及生命安全[1]。为此,本文将中药黄芪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内容见下文。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80例病例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2:1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5±2.1)岁;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3:17例,年龄21-65岁,中位年龄(43.0±2.2)岁。组间临床资料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治疗,给予患者10U胰岛素、10mL氯化钾、500mL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并给予患者50U辅酶A、20mg三磷酸腺苷、4U胰岛素与500mL葡萄糖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治疗加用黄芪注射液,取本品20ml与5%/250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同时给予1.0g磷酸肌酸钠与5%/250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星期。
1.3 观察标准
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心肌酶指标及心电经检查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并发症;有效=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好转,有轻微并发症发生;无效=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较差,发生的并发症较多。治疗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x100%。
1.5 统计指标
本文采用SPSS19.0为统计学软件,采用n(%)描述计数资料和x2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时P<0.05。
2 临床疗效
2.1 两组患者计数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5%,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低,其结果仅为85.0%,且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2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详情(n、%)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其具有发病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征,该病若治疗不佳,易发生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甚至猝死[2]因此近年相关研究中,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了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黄芪注射液为中药制剂,黄芪本身具有益气补气及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患者用药后可在短时间内激活干扰系统,促进淋巴细胞中Y干扰素生产,从而使内皮细胞生长得到良好改善。而且黄芪还可以通过调解心肌内钙平衡达到保护心肌细胞和抗病毒的作用。这与本文结果也比较符合,在此次分析中,观察组患者通过添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同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黄芪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当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通过添加黄芪注射液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加快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