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2020-06-24赵喜运
赵喜运,马 超
(山东省郓城县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700)
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①小腹膨胀、尿潴留,尿等待、尿流慢而无力;②小便次数较频繁但每次尿量不多小便淋漓不尽,张力性尿失禁;尿路感染症状。症状酷似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③B超示:残余尿量>50 ml。一般药物很难治愈,且复发率非常高。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均有膀胱感觉受损发生,导致容量上升而收缩力下降。研究表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因此显著提高尿道感染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我们开展了采用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三阴交、涌泉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8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本院患者(2015.07—2018.09)。病程7~20年,男性50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4.4岁。参照《实用糖尿病学》[1]和《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2]相关诊断,患者有糖尿病史,同时伴有①小腹膨胀、尿潴留,尿等待、尿流慢而无力;②小便次数较频繁但每次尿量不多小便淋漓不尽,张力性尿失禁;③B超示:残余尿量>50 ml。④排除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肿瘤等疾病。随机原则确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及B超结果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严格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 10mg 肌注qd,甲钴胺500ug 静注 bid,神经节苷脂40mg静脉点滴qd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①桑螵蛸15g 覆盆子10g 金樱子10g 菟丝子10g 龙骨20g 益智仁10g 石菖蒲10g 乌药9g 泽泻20g 茯苓20g 白茅根15g 肉桂10g 水煎留汁200ml,放置35℃,我们将硬性的肛管改良成软质导尿管,方便将导尿管插入肠道深部而又能避免损伤肠道,灌肠时将患者臀部抬高,持续缓慢滴入药液,中间变化体位,让灌肠药液从降结肠逆流入横结肠、升结肠,充分保证药液在肠道的存留时间,利于肠道吸收,提高疗效;患者左侧卧位,抬高臀部30cm,将改良的软质导尿管前段润滑,缓慢插入约25cm左右,10min后患者改为平卧10min,再改为右侧卧位并抬高臀部保持15min,每天一次,2周为一疗程;若偏于气虚,小便不畅者加用黄芪20g 党参20g 白术10g 柴胡10g 升麻9g 肾阳虚者加用巴戟天10g肉苁蓉10g。有血瘀者加用丹参24g 红花10g 川芎10g 益母草10g,②每日针刺三阴交、涌泉一次,刺法:涌泉穴直刺1寸,三阴交穴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90度直刺入,深1~1.5寸,行重提轻插之补法,灸5-15壮,温灸10-30分钟。治疗2周。
2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系统,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疗效标准
3.1 评价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感觉症状评估结合B超残余尿量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良好、一般和无效。有效率=(良好例数+一般例数)/该组总例数。标准:(1) 良好:①小腹膨胀、尿潴留,尿等待症状消失②无尿频无小便淋漓不尽及张力性尿失禁;③B超示:残余尿量<10ml。(2) 一般:①轻度小腹膨胀、少量尿潴留,尿等待症状不明显②尿频症状改善,轻度小便淋漓及张力性尿失禁;③ B超示:残余尿量≥10ml且≤50ml;(3)无效:①仍小腹膨胀明显、尿潴留,尿等待、尿流慢而无力的症状无改善②小便次数频繁,小便淋漓不尽,张力性尿失禁明显;③B超示:残余尿量>50ml。
3.2 结果
表1 治疗后感觉症状评估有效率比较(例)
表2 治疗后B超示残余尿量(ml)
4 讨 论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患者神经功能发生紊乱,特别是植物神经,膀胱逼尿肌和膀胱括约肌不协调,排尿过程不能正常进行,随着病情迁延进,膀胱发生过度充盈,导致尿液潴留,出现充盈性溢尿而非正常小便。病人排尿的次数增多,但尿量减少,进一步可诱发尿路感染乃至肾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从而导致病人死亡。目前常用的促进神经修复的药物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神经节苷脂,但是疗效不佳,易反复发作。西医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中医认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属于中医“癃闭”范畴,消渴病日久易致气虚、血瘀、肾阳虚、肾阳不足,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摄则膀胱失约。本病肾阳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本方起到补肾化气、温肾固涩、通条水道的作用。方中桑螵蛸甘咸平,补肾固精止遗,龙骨收敛固涩,且镇心安神;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固精缩尿,滋补肝肾、益精止泻。益智仁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乌药治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石菖蒲对神经系统疾患有较好疗效,泽泻和茯苓利水渗湿,泄热,健脾宁心;白茅根清热,肉桂温肾阳。常规水煎服胃肠道反应大,中药有异味,病人难以咽下,呕吐现象严重,依从性差,通过胃进入肠道药物成分吸收差,不能很好的发挥疗效。低位灌肠因为插入的距离比较浅,一般为10cm,能灌入的药液亦少,一般为100ml,滴入的速度过快,肠道吸收差,严重影响效果。而高位滴入保留灌肠则很好的避免了上述的弊端,因为插入的深,滴入的药液比低位灌肠的多,而且药液持续缓慢的滴入,并随着药液持续滴入而做体位变化,药液在肠道的时间足够长,药液和肠粘膜能充分的接触,通过肠道局部的血运吸收,吸收效果更好,药效亦能更好的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