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6-24于秀利
于秀利
(北京市东城金针研究学会海运仓中医门诊部,北京 100007)
中医治疗过程中,失眠症状则是由于脾胃不和,进而导致失眠。因此,治疗措施主要针对患者脾胃,应用针刺与推拿方式对患者脾胃进行治疗,有利于调节患者脾胃不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下文将进一步探讨针刺与推拿治疗方式的实际效果,是否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开展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65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我院求治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加入对照组(83人)与治疗组(82人)。患者男92位,女73位;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67±5.38)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57±2.67)年。患者均自愿加入各组开展治疗,并清楚试验目的。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数据。
1.2 方法
对照组:向对照组患者实施针刺治疗,选择患者主穴位:四神聪、申脉穴、百会穴、安眠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神门、足三里,辅穴位选择头维穴、印堂穴、神庭穴、风池穴,使用撵转方式对辅穴位进针。选择1-1.5寸针,进针百会穴与申脉穴,进入0.7寸,针30min[1]。
观察组:针刺治疗方法基本与对照组相同,加入针刺侧足三里穴位置。然后对患者进行推拿,一指弹对患者头部进行抹、揉、拿、扫散等及腹部点穴治疗,从患者印堂处推至神庭,反复7次;然后使用双手对眼眶进行抹,反复抹7次;按揉患者鱼腰穴、百会穴、印堂、神堂穴以及太阳穴,各按揉2min;对头部两侧进行扫散,扫散20min。及对腹部上、中、下脘、气海、关元点穴5im。对五经、颈肩及风池穴进行拿法治疗,持续3min。使用仰卧手法,对患者背部及腹部推拿,持续3min[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观察患者治疗满意度。
1.4 效果判定
睡眠质量评分:0-100分判定,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优。
治疗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
1.5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睡眠质量评分使用T值计算,治疗满意度使用x2计算,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睡眠质量(98.74±1.01)远高于对照组(76.27±1.38),差异较大(P<0.05),数据见表1。
表2 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83 37.62±10.54 98.74±1.01对照组 82 38.21±10.86 76.27±1.38 t-0.351 16.827 P-P>0.05 P<0.05
2.2 患者治疗满意度
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满意度98.7%明显高于单一针刺治疗患者满意度82.8%(P<0.05)。
3 讨 论
针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措施中,需要对患者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与中药,从而得到彻底根治。西医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根除患者病症,不利于改善患者身体机能。中医治疗虽然用时较长,但是能够彻底根除病症。通过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能够对脾胃进行调节,益气养血,舒经通络,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3]。试验数据显示: 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睡眠质量(98.74±1.01)远高于对照组(76.27±1.38),差异较大(P<0.05);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满意度9 8.7%明显高于单一针刺治疗患者满意度82.8%(P<0.05)。因此,应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具有较高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针刺联合推拿措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各项功能,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有利于患者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