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触动孩子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讨

2020-06-23刘金和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内心心灵德育

刘金和

【摘要】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德育能够有效地助力小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正确积极的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道路上意义重大,德育的质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决定性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和心灵接触,情感和情感交流,体会师生真情。以爱触动,是真情实感的碰撞,是对美好心灵的呵护,能引导学生向正方向前进。

【关键词】  小学德育 健康成长 爱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017-01

教育事业归于平淡生活,但又在辛劳的园丁工作中默默美好伟大,承载着祖国未来力量的积蓄责任。做一名教师,就是选择了教育的伟大事业,是值得骄傲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文化的培育是重要的一方面,而更应该注意关心的是学生成长过程心理的发展和变化。下文就实际教学经验和大家做一些探讨,望有所收获。

一、德育环境的构建

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可放过,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保证环境空气的清新和干净,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操,想要更好的发展学生智慧和灵感,从美好他们的内心开始。

为了构建这样美好和谐,在美丽的校园环境浸润中,感受精彩的校园文化。对于校园各个点的布置都应注意到,从而对学校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建设。教学楼内,每一个教室的格局设置,风格布置,每一面墙,文化内涵的表达,要能够有机地联系,形成文化体系。校园外部环境的建设,也要深化文化内涵。校园文化的浸润,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深刻理解进而爱上校园。

教师引领下设置的民主的班级制度,在开学初,带领同学们进行班级制度讨论活动,由同学们自己发动思考,思考总结一些可行的班级条例,甄选合理的班级要求,和恰当的应当履行的制度。让同学们举手表决,最终通过,制度公示,认真履行。

二、真诚相待,关爱学生

教师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这种诚挚的教育情感,能够督促老师在事业上有所收获。身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德育培养,应该做到真诚坦然,才能打动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去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呵护疼爱,不能单单重视教育技巧和方式。

对学生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疼爱,离开家庭环境,孩子的责任就交到老师的手中,最重要的是要完全保证学生的安全,在生活上照顾好他们,身体状况,注重学生的心理改变,守护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学习时,学着去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巧妙的给予帮助。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额外的补习和讲课,对学生的成绩和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他没个地方的得分点,失分原因又在哪里,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也要注重和同学家长的联系配合。

例如:我们班的同学李志远,身为学习组长,他的成绩一直靠前,同时也乐于助人,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个人品格也很优秀,积极进取。但是在课堂上他总是不能勇敢的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他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发现他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再加上有点胆小,不能在众多同学面前发表意见,于是教师可以在课堂提问环节,总是会给他机会,点他来回答问题。然后发现,其实他的思路清晰正确,只是叙述有小问题,不过在这样的锻炼下,他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三、宽容差异,建立和谐班级

1.发现每一个“金子”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力都很强,品德高尚成绩优异,教师在注意到那些闪光的孩子时,也不能忘记关心那些看上去不太出色的学生。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特有的存在,也许他们不太懂事,爱调皮捣蛋,也许不善于表达,沉默寡言,可是老师的职责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找到他们擅长的事,用很好的方式引导他们。创造有机条件,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有成就,才能更主动地去表现好的一面,然后逐渐更好。在这样有益的正确积极引导下,让学生成绩能有所提升,也塑造了学生的优秀品质。

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并不一定就是不愛学,一味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只会让问题愈来愈坏。认真理解学生的原因,找到每个人擅长的领悟,正确发展,引导进步,给他们自信心。而调皮的“问题学生”,也并不一定就没有优点,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有效地对其实施“策略”,切忌挖苦讽刺孩子,孩子的心灵还很脆弱,这些恶意的言行对学生内心伤害很大。

例如: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学习习惯也很糟糕,每个任课老师都会点名他。但是偶然的机会,看到他热心的帮助一位年长的教师搬资料书,突然觉得温馨。后来他在踢足球时候,他的坚韧,勇敢,集体意识,也很打动人。所以教师也应该就他的优秀方面进行表扬。

2.严在规则,宽在心灵

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教师的第一选择绝不是严厉批评,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只会让事态逆向发展,不能缓和问题。冷静下来,细细的跟学生讲清楚道理,跟对待朋友之间交流一样,真诚的对话。让学生明白对错是非,从自己的主观意识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接受自己的问题,及时的改正。严厉在于理,宽容在于内心的温柔。

四、特别的关爱

班集体中偶尔也会有困难学生,像“留守儿童”或者“贫困生”,他们往往会更脆弱,内心无助,需要被人理解,被人关心,对于他们来说一份小小的“爱”都会带来持久的温暖。他们需要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和关爱,教师要去发现解决这样问题,好让她们能够安心去学习。给他们柔软的内心慰藉,对他们内心世界,怎样去爱你的同伴,保护他们的脆弱。

教育学生是用爱浇灌,用心温暖,以爱浸润,真诚的触碰到学生的内心,做好朋友,做好教师,相互支持,彼此信任,引导学生正确前行。

[ 参  考  文  献 ]

[1]鲁洁.边缘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中国德育,2006(09).

[2]张香兰.中国当前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3]张丽.用爱心营造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4(3).

猜你喜欢

内心心灵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心灵小语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