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词析句拉近生本距离

2020-06-23周胜琴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4期

周胜琴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是其他对话的根本。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学生很难对“二战”“抗日”等历史性的题材产生共鸣,甚至会出现课堂的“淡”,公开课老师也是尽量避免教学这类题材。本文在教学中通过“品词析句”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離,从而突破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关键词】品词析句   拉近  生本距离

《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全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按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这样的历史离现在学生很遥远,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何激发学生对日军的谴责、对我军英勇行为产生崇敬之情,将会是本课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技巧性的处理,通过“品词析句”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突破阅读教学的重难点。

一、从相似之处品细微之妙

文本由生硬的文字符号构成,而一旦被有主观意识的学生阅读起来,这样的文字就会生发出“情义”,展现出语言的独特魅力。

出示:蓄谋已久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生:为了某件事情谋划了很久。

师:课文是谁为了什么谋划了很久?

生:是日军为了夺得卢沟桥谋划了很久。

师:为什么要谋夺卢沟桥?

生1:因为卢沟桥是咽喉要道。

生2:老师,课文中“九一八”事变,是说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我想就是为了通过谋夺卢沟桥占领我国华北地区。

师:你充分查阅了资料,还能从资料中推论出这样的事实,非常棒!同学们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日军“蓄谋已久”的呢?

生1:“全副武装”“偷偷地”,装备齐全,还偷偷摸摸的。

生2:“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月黑夜静正是做坏事的时机。

生3:“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又”“蚕食”,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侵略我国。

生4:“士兵失踪了”,就是借口。

师:是啊,我军在猝不及防之下应战,所以卢沟桥失守了。

出示:猝不及防

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师:文中哪里出现了这个词?

生:日军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落地,尸横桥头。

师:让日军猝不及防,我可以说我军是蓄谋已久吗?

生1:不可以,因为我们就是“当天晚上”,没有很久。

生2:不可以,总觉得怪怪的。

生3:因为蓄谋已久是指做坏事的,而我军是夺回我们自己的卢沟桥,所以不能。

生4:蓄谋已久是贬义。

一个词语的使用离不开作者的目的和情感,“词语”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一种纽带。从突出事件的关键词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事件的核心点上,让他们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突破时代背景不同给学生带来的理解和感悟的困扰。同时,从课文的内在联系入手,直达文章的中心,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语言的语境意义,在思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从相同之处看语言之妙

语境,就是指语言环境。我们通过阅读体会文本的情感以及作者表达的意义。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文本关键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展开解析,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呈现关联。

出示:偷偷地 悄悄地

师:观察这两个词你发现了什么?

生:偷偷地好像和悄悄地差不多,都是不想被人发现。

师:这两个词单独这样看没太大区别,我们再放进文中你读读看。

出示: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配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师:把这两个词带进句子中,它们意思还相同吗?

生1:我觉得,日军是蓄谋已久的,他们是为了谋夺我们的卢沟桥而来的。而我们是为了夺回我们自己的东西。

生2:我觉得,日军是做坏事的,我军是为了更好地夺回卢沟桥。

生3:我觉得“偷偷地”是对日军的鄙视,而“悄悄地”是对我军的赞扬。

师:是的,我把“偷偷地”“悄悄地”换个位置,你再读,有没有变化。

出示: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悄悄地向卢沟桥摸来。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配手榴弹,又偷偷地向卢沟桥进发。

生:我觉得这时候“悄悄地”是对日军的鄙视,含有贬义,而“偷偷地”是对我军的赞扬,含有褒义。

词语本来是没有温度的,必须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准确地把握其特定的含义以及在这个句子中所赋予的感情色彩。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语,辨析词语,最后提炼词语,让这些出自课文的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升温、达意。词、句、文,文、句、词反复品析,一步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词语所承载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进行揣摩和表达,成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突破学习难点的重要因素。

三、从不同之处体情感之妙

出示表格: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交流完善了表格,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填写的这些词句,谈谈内心深处有何感受。

生1:我觉得太好了,日军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

生2:痛快。

生3:我军是聪明的、勇敢的,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4:日军是活该,不是你们的就不是你们的,想要也没用。

生5:我为我军的英勇点赞。

生6:这些词语,都是贬义词,用来形容日军,再恰当不过了,把他们应有的下场写得大快人心。

……

第三学段的教学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要能够“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有很多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在教学时,要以这些词语为突破口,对描写敌我双方的语句进行品析。学生在阅读中看到同样是写“偷袭”,同样是写“战斗失利”,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环境,作者与读者带有的感情色彩就会不同。学生在品读与感悟中不仅辨析了词语的感情色彩,更进一步看清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到我国守军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作者把爱与恨通过词语来表达,学生能感受到词语背后的情感态度。

一个核心词、一段精彩的部分,一个话题,以带动课文中“某个线条”内容的品读;或对某个知识点、能力点进行训练;或对某种情感的深刻感悟,从而解决时代背景不同所带来的局限性,达到文本、学生、教师、课堂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