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为MOOC提供服务的版权清理瓶颈及其消解
2020-06-23郭晓
郭晓
关键词:图书馆;区块链;慕课;版权
摘 要:在既往技术条件下,图书馆为MOOC提供版权清理服务遇到了较大的阻力,而区块链技术能够为图书馆提供更为详细的版权确权、交易和利用信息,将使这种状况得到改观。图书馆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版权清理应坚持以下原则:积极利用原则、防范风险原则、技术协同原则等。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5-0127-03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教育模式,给传统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具有颠覆意义的革命。MOOC教学必须正确使用大量的多种类型的版权资源,而其前提是通过全面而周密的版权清理工作,厘清作品的版权状态和授权条件,为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创造了新契机。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加入了为MOOC提供版权清理服务的行列中来,但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版权清理的“版权瓶颈”很难被克服,从而制约了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发挥。相较于其他技术,区块链技术具有更加独特的版权管理功能,与版权清理之间具有内联、互动的逻辑关系,将这种技术引入图书馆版权管理,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图书馆为MOOC提供版权清理服务遇到的问题。
1 图书馆为MOOC提供服务的版权清理瓶颈
1.1 图书馆难以及时获得版权管理信息
图书馆为MOOC提供版权服务的目的是厘清拟使用作品是否在版权保护期内、真正的权利人,以及作品的类型、授权使用条件和已经许可、转让等情况,从而为MOOC利用版权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案。但是,这些版权信息通常由版权登记中心、出版社、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所掌握,并施行集中化管理,图书馆要获得相关信息必须经过申请、审批等程序,由于其中一些信息涉及权利人的隐私或商业秘密,因此往往不易获得,即便能够获得也颇费周折,且周期较长,不符合图书馆服务及时性的特点。另外,还有更多的版权管理信息掌控在权利人自己手中,或者存在于出版物(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和网络空间,而由于没有统一的版权信息共享和分发平台,图书馆也很难收集齐全,“缺失”的版权管理信息对图书馆不仅无益,甚至有害。
1.2 图书馆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MOOC希望从图书馆的版权清理结果得到科学的决策依据,目的是既能够便捷、价格合理和充分地利用所需版权资源,又能有效防范和化解侵权责任风险。为此,图书馆必须对收集到的版权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甄别和判断。但是,图书馆对版权管理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判断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一是在版权登记中心、出版社、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对版权信息采取的集中化管理模式下,版权管理信息的透明度不高,部分信息已经被加工和变造。即便这些组织向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因时过境迁,权利人地址的变动、版权主体的更改等都可能使“彼时”的信息无法反映“此时”的现状。二是在网络空间以分布式方式存在的版权管理信息更容易被篡改,变得面目全非,其真实性、可靠性更是受到质疑。
1.3 图书馆难以承担版权清理的高成本
图书馆为MOOC提供的版权清理服务是一项高时间成本和高经济成本的活动。就时间成本而言,图书馆针对MOOC拟使用的每一项版权资源的权利人、作品类型、授权条件等信息进行调查和获取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实际操作的阻力较大,具体表现为:一是许多权利人的信息需要通过多手段、多渠道才能得到,而找到部分特殊类型作品(如摄影作品)的权利人更像大海捞针。由于无法找到权利人,作品的版权保护期和授权条件就无法得到确认。图书馆虽然可以通过版权登记中心、出版社、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确认作品的权利人和作品的相关版权信息,但这些“集中化组织”管理的版权信息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二是MOOC使用的作品数量众多、类型复杂、权利类型范围广,图书馆支出的版权使用费必然高昂,即便是具有商业性质的MOOC教育组织也无法全部承担。
2 区块链在帮助图书馆克服为MOOC提供版权清理服务中障碍的功能
2.1 为图书馆提供详细的确权信息
“确权”是图书馆为MOOC提供版权清理服务最主要的环节和要达到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即解决作品的权利主体究竟是谁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复杂。一方面,在《伯尔尼公约》框架内施行“版权自动产生”原则,使“确权”游离于版权登记管理部门之外,版权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无第三方证据,一旦发生抄袭、剽窃等争议,各方有时都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在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中,作品与数字载体介质之间具有易分离的特性,而且权利管理信息往往会灭失、不全或者被人为篡改,因此为图书馆提供的确权信息也可能并不准确。区块链技术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全链各节点处于平等地位,节点之间互相监督,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中心化结构的集体共识机制[]。图书馆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MOOC利用版权的确权问题有以下益处:一是作品创作和传播利用(包括许可、转让)等所有环节的数据被全链各节点同步记录,具有普识性,可信度较高。二是全链各节点记录的数据具有开放性和全链展示性,任何变动都可以被全链所有节点感知。三是区块链中各节点记录的数据难以被篡改,而且不会灭失和缺项。因此,在区块链技术下,图书馆能够获得详细和准确的确权信息。
2.2 为图书馆提供版权交易的信息
作品是否已经通过许可或转让等方式被利用,许可的方式如何,是专有许可还是非专有许可,版权转让的地域、语言、转让权利、转让条件及是否被再次转让等版权交易问题,也是图书馆为MOOC提供版权清理服务必須弄清楚的问题。但是,在既往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几乎不可能获得这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往往只被版权交易的双方掌握,即便图书馆能够通过相关渠道了解部分信息,但“道听途说”得来的信息往往不完整,也不真实。区块链则有可能使图书馆面临的这种版权信息不对称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一方面,在区块链技术下,版权许可、转让等交易信息可以被准确无误地记录,由于这些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图书馆防范版权交易欺诈提供了新的条件;另一方面,在既往技术条件下,MOOC对版权资源的海量化利用需求与数字作品的碎片化、多样化之间存在矛盾,不仅版权清理的成本高昂,而且由于数量庞大的作品的版权管理信息缺失或不完整、被篡改等原因,阻碍了版权清理的进行。在区块链技术下,无论作品的数量如何庞大,或者作品的类型如何复杂(文字作品、戏剧作品、美术作品、电影作品、模型作品等),都将被赋予在版权保护全生命周期内不可能改变的唯一的版权身份标识,图书馆可以据此跟踪作品的许可、转让等情况。
2.3 为图书馆提供版权利用的信息
MOOC拟使用的版权资源究竟是原创作品,还是再创作作品;原作品是否为合作作品,或者是否为“集合作品”;合作作品的权利人有哪些,版权是否能够分割行使;不同作者在“再创作作品”中的贡献怎样等问题,也往往是图书馆在版权清理中必须了解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牵扯到向不同的权利人取得授权,并向不同的权利人支付与其创作贡献相应的报酬。在区块链技术下,作品从创作到确权,再到传播利用和许可、转让等版权流转,以及在其基础上的再创作行为都得到真实完整的记录,而且具有存证和回溯性,在版权纠纷与诉讼中可被作为证据使用。与录音、文字、物证等“孤证”不同,区块链提供的利用作品的证据前后呼应、关联及彼此支撑,具有“证据链”的特征,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采信力。在区块链技术条件下,基于非中心化的时间戳技术具有更强的保证数据的共识、存证、查询、举证等功能。对图书馆版权清理尤为重要的是,对于作品的再创作问题,区块链可以记录任何再创作痕迹(包括再创作时间、再创作方法),准确记录不同创作者的贡献,使图书馆可以弄清原始权利主体、再创作权利主体、不同创作主体的创作贡献等问题,而这些都是开展规范和科学的版权管理工作必需的基础条件。
3 图书馆利用区块链为MOOC开展版权清理的原则
3.1 积极利用原则
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是国际技术竞争的新领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针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竞争性战略布局。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受到国内外图书馆界的热捧,研究与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也促进了该技术在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和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都推动了数字版权管理的升级,技术的先进性制约着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目前,许多图书馆在为MOOC服务时之所以放弃版权清理,转而强调和从事与MOOC相关的版权教育、版权咨询服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技术的局限性无法消解版权清理的瓶颈[2]。“版权清理”是图书馆为MOOC提供版权服务最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在这项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图书馆有必要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引入区块链技术,助力图书馆开展的数字版权管理工作。
3.2 防范风险原则
相对于既往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版权管理和版权保护方面的确有其独到的功能和作用。对此,甚至有学者认为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版权的“救命稻草”[3]。客观地讲,这种观点不免有些言过其实。因为与既往任何技术一样,区块链技术尽管有着较为强大的版权管理能力,但同样有其不足和局限性,甚至更具风险性。图书馆只有正确认识、客观评价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对于版权管理的价值,才能做到既科学利用,又防范和化解风险。例如,图书馆在使用区块链进行作品溯源时,在理论上还无法避免源头的仿冒产品以“正品”的数据被写入区块链[4]。因此,如果图书馆完全依赖于区块链提供的信息而确认权利人,那么就可能受到误导,从而为MOOC利用版权资源提供错误的依据。图书馆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版权清理工作的同时,应注重防范相关法律风险的發生。
3.3 技术协同原则
不同技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使不同技术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把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结合应用,弥补各自不足,发挥各自优势,相得益彰,是该项技术在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图书馆可以将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研判功能,为MOOC版权清理的确权提供更清晰、完整的依据;如果图书馆把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协同运用,将有效降低版权清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并实现MOOC版权资源需求匹配、集成、交易的智能化;图书馆将区块链技术与用户生成内容相结合,可以有效跟踪、记录庞大化、碎版化版权资源的创作、传播与利用情况。
参考文献:
[1] 林洧.区块链视角下数字版权保护路径探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9(4):46-51.
[2] 张丹,龚晓林.大学图书馆参与MOOC版权服务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4(10):90-93.
[3] 赵丰,周围.基于区块链技术保护数字版权问题探析[J].科技与法律,2017(1):59-70.
[4] 刘敖迪,杜学绘,王娜,等.区块链技术及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18(7):2091-2115.
(编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