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刃针针刺“颈六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20-06-23李月中唐凤霞朱睿智朱聪颖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9期
关键词:颈型棘突颈椎病

李月中,唐凤霞,朱睿智,朱聪颖,刘 达

(1.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340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也是各类颈椎病分型的早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头颈痛,或伴有肩痛,终生发病率高达71%,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生活、经济负担[1]。研究表明,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是治疗各型颈椎病的最佳时机[2]。本研究探讨刃针针刺“颈六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治疗的60例典型颈型颈椎病患者,大多为长期伏案工作者,且大部分有长期使用电脑或手机的情况,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7~64岁,平均(46.17±2.51)岁;病程1~4年,平均(3.2±0.6)年。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9~65岁,平均(45.23±2.16)岁;病程1~5年,平均(3.6±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颈椎病诊疗与康复指南》[3]:常有颈部僵硬,局部有压痛点,颈部活动受限,病证向肩背、头后延伸,症状容易缓解,X线片未发现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变化,会出现颈椎曲度改变或轻度骨质增生。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就诊前2周内无任何药物服用史及其他治疗史,同时接受本治疗时不合并其他疗法治疗本病。

1.4 排除标准 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精神异常等疾病者;有颈肩部皮肤受损、外伤、手术史者;伴有颈肩部其他疼痛性疾病者,如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肩周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普通毫针针刺“颈六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六针”位置:第2颈椎(枢椎)棘突下凹陷处两侧旁开2~3 cm,第4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两侧旁开2~3 cm,第6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两侧旁开2~3 cm。①针刺:患者取坐位,结合压痛点明确“颈六针”位置,用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铺洞巾。针刺操作:取华佗牌0.30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迅速刺入上述穴位20~25 mm,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②手法复位:先放松患者颈部的肌肉、韧带,再按照颈椎错位类型采取不同复位手法,如钩椎关节错位采用侧向扳按法,前后滑脱式错位采用仰头推正法,左右旋转式错位采用低头摇正法等,不追求弹响。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2.2 治疗组 采用刃针针刺“颈六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取0.35 mm×40 mm神轩一次性无菌刃针在“颈六针”垂直进针,迅速破皮,沿肌纤维慢慢推进,入针深度10~15 mm,如遇阻力感,寸劲发力,刺切,朝上下左右4个方向操作,松解穴位后迅速拔出刃针。术毕嘱患者针孔3 d内勿沾水,以防感染。手法复位同对照组。隔2 d治疗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4]。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颈项部疼痛不适感消失;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颈部不适感明显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变,颈部仍感不适。治愈、好转计为总有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7 d、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疗效。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疗效比较 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典型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7 d后疗效比较[例(%)]

(2)随访结果比较 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典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比较(%)

4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骨科、针灸理疗科门诊的常见疾病,是各型颈椎病的最早期表现,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该病发病率目前呈普遍化、年轻化趋势,由风寒、潮湿、劳累、长期一个姿势过久或姿势不良等原因引起颈椎间盘、棘突间关节、韧带及肌肉等劳损所致。颈部肌肉挛缩、粘连、结节,保护性痉挛,颈椎曲线改变,使颈椎关节囊及韧带松弛,颈椎小结节失稳,此类改变刺激颈神经根背侧支及副神经,导致头、颈、肩、臂疼痛,进而诱发颈椎病。但该阶段患者的颈椎间盘尚未出现退变或退变不明显,主要病理改变以肌筋膜纤维质炎为主[5-6]。中医无“颈椎病”一词,相关古籍对本病主症“颈痛”多有记载,如“大风颈项痛”(《素问·骨空论》),“颈项肩背痛”(《针灸甲乙经》),故其归“颈肩痛”“颈项强痛”等条目,属“项痹”范畴[7]。中医认为,本病以肝肾亏虚、筋骨衰退为基础,加之长期劳损,腠理空疏、气血衰少、筋骨失养,当风寒湿邪侵入,痹阻经络,使气滞血瘀,便可导致发病[8-9]。

西医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一般建议口服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但存在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等缺点[10]。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针灸成为当前颈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绿色疗法。以往研究表明,针刀以其特殊的结构,对颈部粘连的肌肉、筋膜、韧带进行剥离疏通,可达到松解、减压的效果,进而解除活动受限症状,减缓颈椎间盘退变,促进颈椎功能恢复,但其疼痛较明显,部分患者不能接受[11-12]。刃针是针刀的改良,疼痛刺激更小,刺激量更大,可更好地疏通经络、激发经气、恢复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13-14]。有学者证实,手法复位辅助刃针疗法可避免刃针术后局部组织粘连,提高治疗效果和功能恢复情况[14]。“颈六针”是根据颈椎病常见压痛的反应点选取的一类病穴组,另外椎动脉型颈椎病多表现在第2颈椎棘突下旁开反应点;第4颈椎旁是经外奇穴,主治目疾;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表现在第6颈椎棘突旁开反应点。选取此六穴一方面可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另一方面,颈型颈椎病如不积极治疗多向神经根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转化,对眼睛也多有影响,选取此六穴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临床运用时可选择阿是穴或其他穴位组合,亦能显著缓解颈部组织压迫,改善颅脑供血,提高治疗效果[15]。

综上所述,刃针针刺“颈六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型颈椎病,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同时临床观察发现可有效缩短治疗疗程,提高门诊治疗效率和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门诊推广。本法可为临床其他类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深入探究及应用。

猜你喜欢

颈型棘突颈椎病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搓腰
——壮肾
牵引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