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引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7-05-17李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牵引颈型

李璇

摘 要 探讨颈椎牵引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应用以及疗效差异。根据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进行分类,分别进行坐式枕颌带牵引治疗。VAS评定中神经根型较脊髓型、椎动脉型具有显著差异,神经根型较交感神经型具有统计学差异;评定中,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神经根型较脊髓型,交感神经型较脊髓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神经根型较椎动脉型有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颈型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脊髓型型 牵引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颈椎病也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和完善,颈椎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发展势态更是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长时间伏案工作,不良的习惯姿态以及缺少运动锻炼,都会使颈椎长时间压迫,积劳成疾,常给人带来疼痛无力的感觉,严重者甚至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其他后果。介于手术会造成一定的创伤,且利用手术进行治疗有着十分严格的适应症标准,不列为首选考虑,牵引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颈椎病,通过治疗可以缓解血管紧张度,促使血管中血流的畅通,增加一定的血流量,所以临床上颈椎牵引一般会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但因各种类型颈椎病特点不同,单一使用牵引治疗不具有针对性疗效有所偏差。

本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在颈椎牵引治疗后自我感覺和颈部功能活动的改变,比较其疗效差异,在临床治疗中,符合病情的基础上酌情选择,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武汉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一百例,根据主诉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肌电图检查和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旋颈试验等物理检查进行明确诊断。纳入标准:首诊且未接受过其他任何治疗方案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颈椎结核患者和肿瘤患者以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还有陈旧性颈椎外伤或有外科手术史的患者还有部分椎动脉硬化患者及患有先天颈椎畸形的患者根据诊断分型进行分组,颈型、神经根型以及椎动脉型各二十五,交感神经型十五,脊髓型十。

1.2研究方法

颈椎牵引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仪器采用日本医用颈椎牵引仪,患者体位规定为端坐位,采用坐式枕颌带牵引,角度为颈部自躯干前倾十五到二十度,同时注意避免过伸,牵引时间每次三十分钟,牵引方式为间歇式,牵引力值为体质量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首次量小之后可根据患者的耐受量进行调节,每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观察指标

疼痛指数观察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主观疼痛感觉进行评定;颈椎功能观察应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对颈椎现有颈椎功能和对生活工作等造成的障碍进行综合评定。

1.4评定标准

1.4.1 VAS评定标准

用一条游动标尺,十个刻度,一端为零,表示无痛;另一端为十,表示剧痛;中间以渐进方式表示不同程度疼痛。可以让病人凭借主观感觉指示其所承受的痛感与之对应的刻度上,以数值表示所感觉的疼痛程度。

1.4.2 NDI评定标准

评分量表中含有十个选项,每一个选项得分零到五分,零分表示无残疾,五分表示完全残疾,总分五十。量表从疼痛、自理生活能力、日常活动、工作、学习、娱乐几个角度出发,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得分与颈部功能成反比,即分数越高则颈部功能活动越差。

2结果

(1)五种颈椎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在治疗前后,评分都有明显的改变,后一次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的评分,显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颈型患者恢复明显,疼痛明显减轻,而脊髓型较其余四种类型疼痛等级略高,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NDI治疗前十五点六四左右,治疗后二点二零左右。VAS治疗前七点六八左右,治疗后二点七二左右。

(2)五种颈椎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治疗后的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所进行的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五种颈椎病治疗疗效比较。

(4)脊髓型较其余四种疗效比较。从VAS评定标准看,脊髓-较颈型、神经根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从NDI评定标准来看,脊髓型-颈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脊髓型-椎动脉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脊髓型较其他四种类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P值。对照组颈型,VAS治疗前零点一七二,治疗后为零,NDI治疗前零点零七八,治疗后为零。神经根型VAS治疗前零点六二二,治疗后为零,NDI治疗前零点六七二,治疗后为零。

2.1椎动脉型较其余三种疗效比较

从VAS评定标准看,椎动脉型-颈型、神经根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无统计学差异;从NDI评定标准来看,椎动脉型-颈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椎动脉型-神经根型具有统计学差异,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无统计学差异。

椎动脉型较其他三种类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P值。对照组颈型,VAS治疗前零点七八七,治疗后为零,NDI治疗前零点四三四,治疗后为零。

2.2交感神经型较其余两种疗效比较

从VAS评定标准看,交感神经型-颈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具有统计学差异;从NDI评定标准来看,交感神经型-颈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交感神经型较其他两种类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P值。对照组颈型,VAS治疗前零点八九四,治疗后为零,NDI治疗前零点五七四,治疗后为零。

2.3神经根型较其余一种疗效比较

从VAS评定标准来看,颈型较神经根型疼痛减轻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从NDI评定标准来看,颈型较神经根型在颈功能活动改善方面更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神經根型较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P值。对照组颈型,VAS治疗前零点九五七,治疗后为零,NDI治疗前零点三一四,治疗后为零。

综上所述,牵引治疗颈椎病以颈型的疗效最明显,其次为神经根型。神经根型的疗效优于交感神经型,脊髓型的治疗效果略逊色于其他四种类型。

3分析和讨论

依据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椎间隙得以牵伸,压迫得以减轻,炎症粘连水肿得以缓解,所以颈型可得到充分治疗,神经根型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最严重的脊髓型,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进行牵引治疗无法完全因为椎间隙的牵伸得以改善,症状较其余四种类型颈椎病最重恢复较其余四种有所差异。

颈椎病患者的主诉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征,疼痛是各类颈椎病的共同主诉,所以采用疼痛模拟评分量表进行疼痛判定,且此量表直观明了,从主观感觉上直接进行评分以及比较,较为可观。

4小结

由于颈型最为早期,发病程度相对最轻,及时给予干预治疗,效果最佳且明显。治疗颈椎病的关键在于早,早期确诊介入、康复治愈的效果更佳。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还有电疗和按摩等,只有在明确诊断下,根据患者自身特点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适合患者本身的治疗方案,坚持巩固治疗使患者更好的恢复。不能完全依赖医疗手段,只能将现所有症状减轻缓解,更关键是颈部不能受凉,注意保暖,纠正日常生活中错误姿态,减少低头伏案,注意相隔适当时间做一些颈部运动,放松紧张状态。

参考文献

[1] 裴仁和.青年人颈椎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56-58.

[2] 李静.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J].医学综述,2007.13:1016-1017.

[3] 吕文科,李光胜,杨松涛.颈椎牵引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5.11:61-62.

[4] 杨利学,刘智斌,李智斌.角度、旋转、间歇式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45-46.

[5] Reich A,Heisig M,Phan NQ. Visual analogue scale: evaluation of the instrume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pruritus[J]. Acta Derm Venereol,2012.92:497-501.

猜你喜欢

牵引颈型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牵引在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针灸、牵引、拔罐、直流电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综述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