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分析

2020-06-23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心包进针积液

庄 晖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9)

心包积液属于临床常见心脏病,自身免疫、肿瘤、感染以及外伤等均可能成为诱发因素,随着病情加重,积液量不断增加,患者随之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表现,大量心包积液严重损害患者心功能,病情严重者甚至会诱发急性心包填塞,对其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减压治疗[1]。现将我院收治的心包积液患者31 例作为研究对象,自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 月进行治疗,评价和分析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31 例心包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包积液;临床症状包括气促、胸痛、胸闷等;患者无意识障碍且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有人格障碍或者精神障碍史者;由于严重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入组前1 周应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2]。男性患21例、女性 10 例,年龄 18-82 岁,平均年龄(47.24±5.19)岁。

1.2 方法

术前为患者实施常规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确保患者无凝血障碍,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暂停用药(≥1 周),常规检查患者胸部X 线片及心电图,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程心电监护并做好各类急救工作。调节患者体位为半坐位或者坐位,应用仪器为Siemens 512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首先进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进程,自剑下四腔心、心尖四腔心、胸骨旁长轴等切面观察心脏形态、大小等,对心包积液量进行评估,观察积液包裹情况、分隔、宽度、分布范围、是否存在肿瘤,测量和记录心包厚度。确定进针路径及进针点,尽量选择进针线路短且心包腔内液性暗区较宽部位,以实时超声检查确定具体进针点,注意保护穿刺路径上较大血管及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3]。自体表标记进针点并常规消毒、铺巾,应用3-5mL 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于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沿引导架刺入(确保方向与心室壁保持平行),针尖刺入心包后即可停止进针,将针芯及穿刺针退出,应用扩张管对皮肤与皮下组织进行适当扩张,心包腔内留置引流管,将导丝退出,若有液体流出则置管成功。缝合固定引流管并连通引流袋及三通开关,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并覆盖无菌胶贴膜。对引流液实施细胞学、细菌学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包积液量,若可见心包积液消失或者心包积液量明显减少即可将引流管拔出,留置时间以不超过7d 为宜。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全身症状等确定引流量及引流次数,严格控制首次引流量。明确病因后配合肿瘤化疗药物、抗生素等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

1.3 观察指标

(1)分析手术相关指标;

(2)检测并对比穿刺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

(3)检测并对比手术前及手术后1 个月患者左心功能,评估项目主要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率表示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应用χ2、t检验符合正态性检验及方差数据资料,应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分析全部31 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穿刺过程中均未出现心律失常、气短、头晕等不适感,导管留置引流时间为(6.89±2.07)d。

2.2 穿刺前后患者血压等相关指标对比穿刺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舒张压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患者收缩压高于穿刺前,心率低于穿刺前,穿刺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术后患者心功能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比手术前后LVDd、LVDs、LVEF 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穿刺前后患者血压等相关指标对比( )

表1 穿刺前后患者血压等相关指标对比( )

时间穿刺前(n=31)穿刺后(n=31)t 值P 值血氧饱和度(%)98.34±0.83 99.17±0.81 1.209>0.05舒张压(mmHg)76.34±10.14 76.24±10.09 0.978>0.05收缩压(mmHg)104.35±14.46 108.14±15.01 3.232<0.05心率(次/min)91.27±12.46 83.14±11.27 5.339<0.05

表2 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 )

表2 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 )

时间LVDd(mm)LVDs(mm)LVEF(%)

3 讨 论

心包积液诱因较多,全身系统病变及心包本身病变等均可能成为致病原因。心包腔空间较为有限,随着心包积液量增加,心包腔压力随之增大并限制心脏舒张运动,影响血液回流,使得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急性心包填塞以及血压下降等异常表现对系统器官正常灌注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患者休克及死亡风险明显增加[5]。

心包穿刺抽液术等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是仍存在较高的病情复发风险,需要反复多次进行穿刺引流,大大增加了感染风险,此外,还会导致脏器组织受损,加大血气胸、冠状动脉损伤发生几率,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超声仪器重量轻、体积小且携带方便,可床旁进行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有助于降低转运风险并可有效提高救治效率。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通过一次心包穿刺即可为患者提供多次重复检查,及时经抽取心包积液样本送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能够为临床了解患者病情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思路和依据,有助于临床明确病因并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核患者及肿瘤患者还可通过置管多次局部给药的方式提高药物浓度,保证临床疗效。此外,长期置管无需进行反复穿刺;创伤小,置入导管不会对患者日常活动造成阻碍;置管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6]。

此次研究中,穿刺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舒张压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患者收缩压高于穿刺前,心率低于穿刺前,穿刺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LVDd、LVDs、LVEF 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术对患者生命体征硬性影响较小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冠状动脉等受损,进行穿刺时必须确保穿刺准确,严格把握穿刺角度,确保穿刺路径中无重要脏器、离体表近并于液深最大位置进行穿刺。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能够为临床明确心包积液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病情控制计划和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促进病情缓解,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存品质。

猜你喜欢

心包进针积液
早产儿心包积气保守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关节积液要科学适当地抽掉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最方便的健身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