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做“人梯”的硬核“80后”

2020-06-22李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庄河人梯所长

40年,从“六五”到“十三五”,宋老从未缺席大连的教育科研。那一个个严谨的课题和一个个一等奖表明,他始终以研究的态度把握教育科研的导向,精准对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让大连基础教育研究硕果累累,让无数的校长和教师找到专业自信,为大连中小学教育教学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样的跨度,这样的成就,这样的贡献,也许至今很难被超越;这样的宋老,也的确很难被取代、被忘记;这样的“80后”,真的可以用2019年的一个流行词——“硬核”来概括!

近两年,在与大连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有一个名字经常被提起,那就是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原大连市实验中学校长、辽宁省首批中学特级教师、今年85岁的宋庆泮。宋庆泮是谁?为什么提到他,大家都满怀敬意,称他为“大连教育的领航人”?算起来,他应该是已经退休24年的耄耋老人,不管先前有过怎样的位置和荣誉,现在早已淡出公众视野,可为什么大家还对他念念不忘,甚至还需要他?八十多岁的老人,难免体弱多病、深居简出,难免思维固化、观念陈旧,即便身体尚好的,也多半过着养生健身、含饴弄孙的逍遥生活,怎么可能有必需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能力为大连的基础教育“领航”?在当前课改新人辈出、应接不暇的时代,不止一个人建议我去采访这位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基础教育翻天覆地变化的教育前辈,去关注大连教科研领域一位早已退居幕后的人物,想必他自有过人之处,自有无法取代的地位。而这样的采访,相信对目前人们关注的课改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会有特别的价值和深意。为了深入了解宋老,2019年11月下旬,我下决心去大连采访。

40年:从“六五”到“十三五”,从未缺席大连的教育科研

说来惭愧,工作三十多年,接觸过无数省内中小学教师、校长和相关研究人员,对于宋老的了解竟然寥寥,知道的很少。这一方面说明自己孤陋寡闻,另一方面也说明宋老一向低调。他在大连的中小学深入人心,但大连之外,了解他的人并不多。为了让采访有个基础,我做了功课,去搜集关于他的相关信息。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叹为观止:他曾任大连二十四中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1980年被评为首批中学特级教师,1984年被破格提拔为大连教科所所长、大连市实验中学校长。到任第二年,他便从潜心研究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的教育思想入手,带领全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研。从“六五”到“十三五”,每个阶段他都主持或参与过大连市基础教育的重大科研课题,拿奖到手软——

“六五”末期,他领导大连市教科所在大连市实验中学和大连市第一实验小学进行了冷冉先生三个教育假说——“德育阶段连续假说”“情·知教学假说”和“学校运转机制活力假说”的实验。

“七五”期间,他主持并领导了“全学科整体优化”实验,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八五”期间,他主持并领导了有22个实验点校参加的“情·知教学”实验和金州区各中小学参加的“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实验,两项研究均获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研究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校长和教师。

“九五”期间,他已退休,仍未离开教育科研工作。他指导大连市中山区开展了“提高学校运转机制活力”实验,指导大连市甘井子区开展了“学生学习行为前移”实验,两项研究均获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校长和教师。

“十五”期间,他指导大连市中山区开展了“自主发展教育”实验,获得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十一五”期间,他指导大连市中山区两个“名师成长团队”开展主题研究活动,先后有13人成为研究型教师和名师。

“十二五”期间,他指导大连市甘井子区开展了“中小学特色建设”实验研究,获得了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此过程中,他跟踪指导了二十多位中小学校长走上了研究之路,使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建立在成熟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这期间,他还指导庄河市开展了“研究型骨干教师培养区域推进策略研究”,获辽宁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他也同时跟踪指导了该市二十多位教师走上了研究之路。

“十三五”期间,他指导庄河教研部门确定了两个研究课题:一是“转变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二是“引领中小学校长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均在国家教育规划办正式立项。在这期间,他直接指导十余名校长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配合大连市教科所到各市县区指导冷冉教育思想研究活动……

…………

40年,从“六五”到“十三五”,宋老竟从未缺席大连的教育科研!那一个个严谨的课题和一个个一等奖表明,他始终以研究的态度把握教育科研的导向,精准对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让大连基础教育研究硕果累累,让无数的校长和教师找到专业自信,为大连中小学教育教学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样的跨度,这样的成就,这样的贡献,也许至今很难被超越;这样的宋老,也的确很难被取代、被忘记。

“80后”的新数据:240次,172篇,99节课,38本书,30所学校

宋老不“老”,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状态。首先是外貌,一头白发一丝不乱,一身西装笔挺干净;其次是行动,走路如风,腿脚麻利,上下台阶时想扶他一把的机会都没有;第三是说话,直言不讳,条理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准确,绝不颠三倒四、拖泥带水,当然,更不含糊其辞,圆滑世故;第四是心态,正视年龄,又不惧怕年龄,自尊自信,乐观充实,即便老了也不轻易麻烦别人,即便退了也不放松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管理,即便年龄大了也不给自己找可以无所作为的理由,即便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也不浪费时间唉声叹气释放负能量……总之,他精神矍铄,身心健康,绝无老态,刷新了我对这个年龄段老人的认识。

一见面,他乐呵呵自称“80后”,本来是想让他谈自己,可他偏偏第一句话就说不要写他,而要我“好好推一推冷冉先生”,直到我老实解释宣传冷冉已在计划中,只是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沟通,他立刻表示可以帮忙促成此事之后,我们的采访才继续。

我知道,宋老力推冷冉,并非是因为他的低调和谦逊,而是因为他对冷冉的教育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深谙其对当今教科研的意义。那么,冷冉的意义何在?宋老一语中的:冷冉是真正的教育家。我问宋老,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教育家?他态度鲜明:除了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有对教育、对学生的爱,重要的还要有教育思想。他特别强调,这个思想不是碎片似的,不是感性的,而是成体系的,是以教育哲学为核心的,包括对教育本质的看法,对教育目的认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想的人,也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而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最高体现就是做到积极的社会适应、自觉的意识统一和能动的自我控制。这个观点冷冉在他的《人的社会适应说》一文里有着透彻的论述。冷冉在《教育研究》上就发表了13篇文章,还有其他的论述,他的思想有着严谨的理论体系、建立在深刻的哲学思考之上,博大精深……

没想到,采访这位“80后”老人,一见面,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甚至没有过渡,一下子就被他带进了研究的语境。他那清晰的观点、学术的表达、准确的记忆,让大脑无法偷懒的我只好高度集中,紧赶慢赶,跟上他的思路。

宋老接着说,谈到冷冉,人们想到的只有“情·知教学”,其实,贯穿“情·知教学”和冷冉教育著述的核心思想是自我发展理念。在他看来,教育所谓培养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二者自主发展的动力都需要激发,让内因发挥作用。如何激发呢?关于学生,冷冉的“情·知教学”说得很清楚,“应当着眼于教会学生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运用最好的方法去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关于教师,要实现自主发展,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动力,包括师德、价值观。二是目标,有没有目标生活状态不一样,很多人生活没有目标。美国一项调查显示,能写出自己生活目标的只有4%,多年以后,这4%的人财富比另外96%的人的总和还要多。这说明那4%有目标的人没有浪费自己的能量。三是管理,即对时间的管理。要抓重要的、正确的事去做,定好的目标雷打不动。

我笑问:“您现在还会给自己定目标吗?”

“当然,我每年都要想这事,给自己定好目标,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就连看书也要计时,算是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难怪宋老精力充沛、能量满满,原来与他严格的自我管理密切相关。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是被自己埋没的,因为管不住自己;很多学生成绩差不是因为智商,而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差,不知道什么事是重要的。

“怎么才能知道什么事重要?”我问。宋老说,人生的“事”不外乎四种:紧急重要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不重要的,不重要不紧急的。前两种就是重要的事,要抓住,要抓紧时间做。凡事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宋老告诉我,围绕自主教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主要关注三个事:

一是学生的事,如何引导其自主发展,具体包括自我养德、自主学习、自主健体和自我管理。“自我养德”就要先养成自省的习惯,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省。为此,学校要在情感上下功夫,重感染,这一点最有作用。“自主健体”主要是养成锻炼的习惯,他自己至今保持着游泳的习惯。“自我管理”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还包括班级管理,这方面潜力最大,多数没有做到该达到的高度。班级管理好了,也会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方面班主任的任务很关键,要想好怎么建设班集体,按照冷冉提出的,至少要满足5个条件才能称之为班集体;还要教会学生自我管理,也就是自我学习、自主管理。

二是教师的事,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包括解决其发展动力、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方式三个方面。关于自我发展方式,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听报告、看课等途径。其实,对在校学生而言,需要解决由“不知”到“知”的问题,而对在岗教师,要解决的是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问题,单纯的看、听,不一定能获得智慧和能力。从哲学上讲,不同质的问题要用不同质的办法来解决。西方教育理论早就提出教师要走研究之路,冷冉也早就提出过这个观点。“为什么教师一定要走研究之路?”我问。宋老说,“因为知识转化为智慧是有条件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找到联系,完成自我建构;二是深入实践,有了知识,必须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没有实践,谈不到能力。应该帮助教师完成这样的自我建构。”

三是校長的事,校长要学会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问题。“十二五”期间,他曾经带领大连的26个校长搞研究;现在帮庄河高中,也是要破解这个问题,最终使全校教师对校长提出的教育思想能理解、认同,进而践行,这样,校长和学校的发展才能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您带领学校走研究之路,是侧重理论还是实践?”宋老答我:“围绕问题讲理论。实践中遇到哪些问题,提出来分析,再回到理论中讲,因为教育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据说这种方式特别受欢迎,一次宋老到瓦房店讲座,讲完了,老师们都意犹未尽,说“没听够”。而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脱离过基层学校,只要有机会,就深入课堂。2018年,他听了99节课;2019年仅上半年,他就听了57节课。难怪老师们喜欢他,因为他的理论始终接着地气儿,经过他的引导,老师们不知不觉,螺旋式上升,到了理论高地。

除了讲座,宋老还用大量的时间面对面跟老师们沟通交流,指导并帮助他们修改课题报告和论文稿件,大到选题、观点和结构,小到字词句标点,事无巨细,只要老师们需要,他都愿意俯首甘为。毫无疑问,老师们受益匪浅。一位有心的老师写文章统计,宋老仅2016年就到基层学校与校长教师对话240次,修改稿件172篇,大连市至少有30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他的引领下成长起来,有的成为省专家型校长,有的成为省十大名师、市区名校长。

而他自己,也是学习的典范。除了一直向实践学习,他也一直向书本学习,一直保持着独立思考的习惯。无论到哪儿,他的包里都有书,只要有空闲,就拿出书来读,一边读,还一边做标记,记下自己的思考和问题,很多时候,是写下自己的质疑。他读书多,但从不盲从,是否接受书中的观点,往往要经过他的独立思考,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当年在所长的位置上时,他就有创新和探索的勇气,大胆跟当时的教育局贾局长说:“要允许我说跟你不一样的话,科研所就是趟路的,要允许我说。”而贾局长也有趣,答曰:“谁敢不让你说!”之后不仅给宋老充分的科研自主权,还亲自为宋老的专著《自主发展教育论》写序,对宋老的研究充分肯定。现在看来,宋老的执着和坚持,贾局长的慧眼和宽厚,共同为大连的教育科研创造了积极进取而又宽松自由的氛围,为日后大连基础教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宋老告诉我,2019年,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经读完了38本书。自己喜欢读书,什么都读,前段时间还读了给孙子买的英语通识教材。说到这里,他像个孩子一样得意,像个小学生一样大笑,却又的确像长者那样深刻懂得时间的宝贵。在我们聊天的约3个小时里,他不止一次说到不想浪费时间,这让我想起美国著名的投资人、律师查理·芒格说过的一句话,“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所以,他任何时候也都会带上一本书,让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有价值。

240次,172篇,99节课,38本书,30所学校……要知道,这一切都发生在宋老80岁之后!眼前这位瘦小的高龄老人究竟有多少智慧、多大能量才能产生这样的数据记录啊!采访中,他始终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旁征博引,视野开阔,布鲁姆、苏霍姆林斯基,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均了然于胸,理论底气十足,其间高论不断,金句频出,让我应接不暇,自觉惭愧。

即便如此,宋老也从不居高临下,更不越位,反倒谦逊地将自己定位为“人梯”,以“支持别人迈向更高的台阶”。有人让他做顾问,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不做顾问,只做“问顾”;老师们有需要,“问”我,我就“顾”;不“问”我,我就不“顾”。那种骨子里的尊重他人、也自尊自爱自律,那种发自内心的助人为乐真诚无私,反倒让喜欢他的人更频繁地“问”了。以至于85岁之后的他,依然忙得不亦乐乎,不仅在大连市里“顾”,还要定期去庄河等地方“顾”呢。

刚好,第二天庄河有两个活动等着宋老,我抓住机会,与他同行。

在庄河:那个近8年他每月都会来2~3天的地方

为了在预定的时间赶到庄河,我们订了早上6:30分的高铁票。11月底,大连早已是冬天,太阳还没升起,我们已经坐在了火车上。我的座位离宋老不远,我注意到,上了火车,宋老只简单地跟我打了招呼,就拿出一本书读了起来。整整一个半小时,车厢里人来人往,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可他始终聚精会神,不受任何影响。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晨光透过车窗洒在专心读书的宋老身上、脸上,从逆光的角度为他勾勒了金色的轮廓,使他如雕像般定格,呈现出岁月静好样子,释放着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一刻,不仅我,连附近坐着的几个年轻人都久久地看着他,想必,大家心中的感动和敬意是一样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读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自控力》。他一边读,还一边拿出笔在上面画着,写着。画线的地方是重点?我好奇。他告诉我:“不,是存疑,不一定同意其观点。”这就是宋老,无论面对怎样的学术名家,他都不会轻信盲从,永远有自己的思考。

到庄河了,站台上,我们遇见了同车来的大连实验中学的两位名师,一位是数学老师,一位是物理老师。她们是宋老请来为庄河五中这所农村初中支教的。见到宋老,都想帮老所长拿包,可宋老坚持自己背,绝不给别人添麻烦。

学校的车来接我们,我这才知道,庄河到学校所在地长岭镇还有32公里,一路开过去,大概近一个小时。

终于到了学校,见到刘校长,我才知道,一年多来,宋老每个月都会来一次。学校一直是个薄弱学校,需要老所长蹲点引领。每次他来,既指导教师搞研究,也给学生上校本课程,还请大连的名师指导老师上课。过去这个学校没有研究的基础,几乎没申请到大连市的课题,现在,五中已经有大连市课题两项,庄河的课题多项,今年还被评上了“大连市义务教育管理示范校”……刘校长说这些时,特别开心,他看着老所长说,现在学校教研的风气特别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上了很大的台阶,这都要感谢老所长的付出。

说话间,上课铃响了,几乎没有休息的宋老先去听了一节九年级的数学课“随机事件”。我注意到,他不光听老师怎么上,还看学生如何学,看他们小组讨论时的表现。课后,宋老对我说,让农村学生自主学习非常不容易。传统教学里,学生“看”和“听”的行为最多,但“看”和“听”是效率最低的,而“说”是效率最高的,它与思考同步,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了的。所以,他每個月给孩子们上一次课,教会孩子们自主学习,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现在,他的课已被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了。

到宋老上课的时间了。这节课,宋老要给初二的孩子们讲怎样自主管理。会议室里,大约两个班一百名左右的学生已经挤满,宋老的课别开生面,别人站在讲台上是老师,而他站在讲台是爷爷。刘校长先来一句“大家欢迎宋爷爷讲课”,作为爷爷的宋老笑眯眯走上讲台,第一句话不是“起立”,而是慈祥地附身问孩子们:“想不想爷爷呀?”孩子们齐呼:“老想了!”宋老真的就像爷爷跟孙子那样开始谆谆教诲,那么慈祥而亲近。他说,咱是农村孩子,爸妈都是农民,不可能给你们特别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你要想有更好的未来,就要靠自己去努力、去奋斗。那么,靠自己最需要做到什么呢?要管住自己。如果管不住自己,就会把自己耽误了。

怎么才能管住自己?我问。宋老谈了五点。

一是要养成确定目标的习惯,不能稀里糊涂地活着,因为目标有激励的作用。怎么定目标呢?要考虑自己的职责,要长短目标相结合,还要善于分解目标,一个大目标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实现起来就容易了。他特别举了自己年轻时骑自行车的例子,如果想一下子超过100人,肯定很累,也容易丧失信心;但如果每次超过三五个,不断坚持,就可能最终实现目标。

二是要善于管理自己的事情。怎么管?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可以画数学坐标系,划分哪些事是重要又紧急的,然后再去做。好多人跟着急事跑,结果把重要的事耽误了。

三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时间是什么?谁见过?其实,时间是一种资源,生产任何一种东西都需要投入时间,这个资源的特点之一是非常公平,对所有人都一样,它不可储存,走远了就不可挽回;特点之二是不可再生;特点之三是不可替代。所以,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更要善于管理时间。建议大家要形成计划时间的观念;要养成记录时间的习惯,这样注意力会集中,学习效率就高;要把整块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要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平时自己看书很少专门在家,经常利用火车上的零碎时间。

四是要善于管理自己的行为。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实现目标。怎么做呢?要说干就干,不要明日复明日,拖拖拉拉。刚开始做可能会遇到困难,做得也不够规范,没关系,一点点改进,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要排除干扰,比如有的同学就是控制不了玩手机。

五要定期反思自己。一辈子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聪明人都会经常反思自己,而且能改。

最后,宋老跟孩子们说:“等你们初三,爷爷还来,给你们加油。祝你们成功!”孩子们掌声雷动!

整整一节课,85岁的宋老,就站在讲台上,全程脱稿,滔滔不绝地讲了40分钟!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贴近学生,又高屋建瓴。最服他的是,不仅有与时俱进的观点,更有严谨的逻辑结构,环环相扣,出口成章,思接千里,又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联想到哪里,最终都能记住并准确回到自己原来的思路轨道上,而且没有讲稿,没有时髦的PPT。他是怎么做到的?厚积薄发?也许,这正是他常年读书、思考和深入基层学校的结果。其实,他一直在备课,他的教案,都写在了心里,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这堂课,不知道孩子们能听懂多少,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但在他们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在形成的中学阶段,身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学校,能听到这样一位睿智的老先生的课,该有多么幸运。跟他们一样坐在下面当学生的我,幻想回到人生的十六七,如果也有幸遇见这样一位“爷爷”,在最好的年华听这样最及时的一堂课,我一定会有更丰富、更精彩的人生。这节课带给我内心的震撼经久不去。

下了课,宋老又参加了课后研讨活动,两位同来的大连实验中学的名师分别对她们听到的一堂物理课和一堂数学课进行了点评,数学教师出身的宋老更是内行,主导了这次研讨。下午,宋老不顾舟车劳顿,返回32公里外的庄河,等着他的,还有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和一所高中的师生们。

其实,被宋老打动内心的不只我一个人,不只是此时此刻。同来的大连市实验中学张智慧老师动情地告诉我:“我是被宋老督促着走到现在,而且他是定期定时督促。他从不批评人,永远都是鼓励,特别亲切。我们大连实验中学每个老师的课题立项宋老都会亲自改,改得特别细致,密密麻麻。他给我们改过的文字,我们会永远留着。”“永远留着”,这对张老师有多重要,多珍贵!

我们随后到的庄河教师进修学校,无论校长还是教研员,见到宋老,都仿佛见到老朋友,热情、亲近又有一种特别的尊重。大家主动跟我聊宋老,我发现,他们已被宋老感动了多年——

梁校长说,宋老对教育的付出真是无怨无悔。他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专家,他有厚实的理论功底,有主导的教育思想,从未停止思考。他重视理论,但他的思想中不只有理论,更有很强的实践性。他每次来都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对参与国家课题组的校长,他会听每个人讲自己的教育思想,听他们谈如何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改变课堂。他特别守时,他上课时,从不迟到,也一分钟都不超。他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看法,学会了教科研如何做到规范、系统;而从前,我工作是感性的、碎片化的。如果不是宋老带着我们搞教科研,我的工作一定是止步不前的。宋老让庄河的教研和教学有了质的提升,是我们庄河教育的功臣。

教研员们说,从2011年开始,宋老每月来一次庄河,每次2~3天,至今已经8年了!他引领了庄河教育人的教育理論学习,是我们的领航人,庄河的教科研老爷子功不可没;他会亲自给每个人改科研报告,他改完的文章,都特别清晰,我们都受益;他的专著《自主发展教育论》我们人手一本,真看,真用,也能看懂,上面写满了批注;他会大年初一给我们打电话,推荐好书给我们;他对冷冉的教育思想领会深,记得准,讲座时从不拿稿;时间越长,就越觉得他的宝藏特别多,我们取之不尽……

对大家的认可,宋老只是微笑,并不多言,只说了一句:“我从工作中寻找幸福。”

我笑问宋老:“您准备工作到什么时候呀?”

宋老大笑,看着那些年轻的教研员们,幽默地答道:“等到他们都85岁,能接我班的时候。”

庄河教育何其幸运!有这样一个自带“宝藏”、甘做“人梯”的耄耋老人,带着一颗鞠躬尽瘁的拳拳之心,愿毕生为其添砖加瓦、搭桥铺路!

校长们:成长途中每一段重要的路都有宋老支撑的身影

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颁给了重庆的巴蜀小学。这所地处内陆的学校为什么能在1382项申报成果中脱颖而出,成为自该奖评审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奖的小学?这固然因为“他们持续多年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形成了以‘学科+为基本综合方式,以评价改革为制度保障,以教师教研工作坊为基本策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课程综合化实施的‘巴蜀路径”,但它在《巴蜀建校宣言》中倡导的“我们更愿意许多优良的教师能集中精神、兴趣于本校的教育……对于教育发生兴趣,便会有创造的精神,研究的精神”也起了重要作用。孙金鑫在总结这一点时认为,“研究意识的有无,学术兴趣的多寡,研究能力的高下,是好学校与一般学校教师的显著区别。”(孙金鑫《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 ——由重庆市巴蜀小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想到的》《中小学管理》2019年第11期)的确,不仅庄河,大连很多现任校长正是因为被宋老引上了研究之路,有了日益明确的研究意识、日益浓厚的学术兴趣、日益提高的研究能力而成为独当一面、成绩斐然的教育管理者。聊起宋老,她们都无比感恩,无比深情——

大连高新区龙王塘小学的范立霞校长说:

宋老的身上有一种精神,一直影响着我,那就是善于学习。不论学到的东西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他总能变成自己的,在用的过程中创新。我会定期请他来学校指导,他的书是我的教育词典,经常翻阅。

大连高新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阎春红回忆二十多年前就认识的宋老,用了10个排比句:

我由衷的一句话就是,感恩宋所长!感恩在我不到三十岁的时候遇见他,他指导我怎么做科研,怎么写课题报告,怎么做验前调查;感恩他一直帮我修改论文,指导我怎么写论文;感恩他二十几年如一日指导我选题、立项、结题,从“九五”到“十三五”,我一直在省市规划办立项成功,结题成功,并获优秀成果;感恩他帮助我的过程始终耐心,始终鼓励,始终不嫌弃我幼稚,不嫌弃我进步慢;感恩他有求必应,随叫随到,解我疑惑,宽我忧虑;感恩他从不计较我的对错,我说的话合不合适,他总是宽容、包容和理解;感恩他一身的正能量,总能给我正确的人生引领;感恩他自主教育思想影响我形成坚定的自主教育实践经验;感恩我取得的每一点点滴滴进步都浸润着他的导师恩德,一种思想力量的无私陪伴;感恩他谦和、直率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直影响我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积极上进……10个感恩数不尽他对我的影响,无法表达我对他的敬佩,感恩生命中有他。

大连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校长兰秀玲谈到宋老时20年来给她的引领,将宋老称为可遇不可求的良师益友:

人生难得一知己,而一位良师益友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能结识宋所长,并得到他的指点,真可谓三生有幸。宋所长是一位宽厚的长者,更是一位我从心底里敬佩、感激的良师益友。回顾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每一段重要的路都有宋所长支撑的身影。我1998年担任千山路小学校长,2000年,宋所长来校跟踪指导。当时学校提出“立美教育”的理念,希望通过“施教于美”的过程,达到“立美育人”的目的。当时围绕“立美教育”课题的确立与落实,宋所长援之以手,前后奔走两三个月有余,与我反复的讨论,给我很大的启发与引领。最终,在宋所长的指导下,将课题着眼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和谐”。师生和谐是“立美课堂”的标志,课堂上师生互动协调有效,和谐的教与学,必然能产生愉悦与自信,这是一切“美”的心理基础。宋所长对学生的关注,对教育本质的执着坚守,让我钦佩。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透过一次又一次的交谈,给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引领,我时刻不敢忘记,也时时在追寻这种课堂教学中师与生之间和谐的美,这是我所领略的最美之美。

到了南关岭小学,我们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主发展上。所长的目光依然在学生身上。他说:“要给学生权利,让他们去体验学习的快乐;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去学习探究;给他们问题,让他们去合作解决并分享成果。”为了让这种自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长细致地设立了一系列的小专题,每个小专题我们都细细琢磨、探讨,最终将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最令我钦佩的是,所长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理念,也有脚踏实地的实践策略,我受益匪浅。

在周水子小学,我们经常讨论关于学校文化、教育教学等话题,每次宋所长都能给我莫大的启发。我作为校长,最为关心的,或者说一直未变的初心,就是对师生关系的关注。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是我永恒的追求,而这恰恰与宋老不谋而合,我们经常就此展开长时间的讨论。除此之外,所长还如同一位宽厚的长者,一位知心的朋友,跟我讨论最近读的书,给我推荐他颇为欣赏的文章或者人物,我也定时向这位老前辈汇报一些近况和感悟。不得不说,宋所长虽然到了耄耋之年,可他的思想既清楚,又深锐,更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拓展教育路径。我常想,能与宋所长共坐一堂,亲炙他的言论风采,何其有幸!

大连第三十九中学校长迟伟讲了十几年来宋老给她的影响:

2008年4月,我刚刚走上校长岗位一年多,很幸运,遇到了宋所长。当时我在三十五中做校长,后期我在三十三中、三十九中、四十四中做校长。在我做校长期间,与宋所长始终保持着交往,他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他指导我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至今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见面交流。当时所长问了我所在的三十五中学的现状、未来的发展定位,然后语重心长跟我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当时非常困惑,我是一名新校长,教育思想从哪来?所长给我讲了很多名校长的成长经历,指导我向书本学习,获得屬于自己的、有个性、成熟的办学思想,要向这些校长学习,研究学校的发展历程,研究学校文化,并建议我读《帕夫雷什中学》《教育小语——100位中外教育家智慧感悟》两本书。从那时起,宋所长每学期都会向我推荐一本或两本他认为很有价值的书,我们经常围绕读书交流。宋所长问我:“能不能为学校的发展制定一个发展蓝图?”他认为这是校长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宋所长带着我就当时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初步确立了自主发展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之后,我每到一所新的学校,都能带领全校教师确定本校的教育思想,用宋所长的话讲,就是抓住了学校工作的“主要矛盾”。

他还指导我走研究之路。宋所长认为,所谓“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全校教师都能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本校的教育思想。然而,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是没有统一模式的,因为每一个学校的教育思想都是个性化的;即使有,它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每一个教师落实学校教育思想的能力。教师没有这种能力,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就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我非常认同所长观点,每到一所学校,都心无旁骛地带领全校教师潜心做教育研究。在宋所长帮助下,我们通过专家讲座、集体研讨,引导教师初步认识学校教育思想,把教育思想与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对接,使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充分落地。在我成长的路上有这样一位导师,是我一生的幸事。

记得有人说过,真正的教育,可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教育,并不在于你选择了什么专业,而是在于你在一个好的学校里,遇到了一生当中需要效仿的典范和崇敬的榜样。对大连的校长和老师们来说,宋老就是一所好学校,也是工作中“效仿的典范和崇敬的榜样”,这份遇见,让他们学到了年轻时在校园里没有学到的东西,精神世界和人生轨迹从此被照亮。

回程的火车上,翻阅宋老的专著《自主发展教育论》和近年来完成的论文,发现他对冷冉先生教育思想有研究,有继承,更有发展。他以哲学的视角、辩证的思路,提出“发展就是最好的继承”,因而无数精辟的见解闪烁其中:比如从机理上研究冷冉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立体结构”就是发展和创新,比如应在班集体建设中教会学生自我管理,比如“教师发展的速度和高度,与他们的发展方式有直接关系,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走研究之路是提高教师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它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比如“能否独立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是否走研究之路、能否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标志”,比如“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要靠全校干部和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实现,这是教育思想具有‘个性的特点所决定的”……都有独到的思考和特别的智慧在里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消化,去践行。他那建立在不断学习、一直思考、始终践行、严格自律基础上的专业底气,使他即便85岁的高龄,仍然有足够的力量为后来者当“人梯”;他那活到老学到老、对社会的贡献到老、实现自我价值到老的状态,让他不仅有了生命的长度,也有了生命的高度和厚度;他那凭情怀、凭信念、凭人格、凭功底为大连教育、为辽宁教育毕生躬行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记住和尊敬。

这样的“80后”,真的可以用2019年的一个流行词——“硬核”来概括!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庄河人梯所长
救命人梯
我不是高冷,我只是近视
没有一个女孩拒绝得了胖男孩!没有
某些教师
团聚
1961—2010年庄河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换届更要保持人梯的坚度、宽度、高度
淡咸水里长出庄河大米
多彩庄河 物华天宝
甘洒青春为“人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