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扶贫的历史使命及行动策略

2020-06-22王成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历史使命教育现代化扶贫

王成

摘要:教育扶贫包括“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双重涵义。教育扶贫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扶贫应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视历史责任为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机制,将战略管理和精准施策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物质性扶持和精神性扶持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差异式发展相结合、立足教育和抱团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凝聚教育发展的资源和动力,高质量完成反贫困和支撑发展的社会重任。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扶贫;历史使命;行动策略

作为主导和调控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教育应饱含人类文明的善良、智慧和担当。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教育只有不断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难题,才能真正捍卫人类的尊严、自由和幸福。与灾难和贫困抗争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和主题,反贫困是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一、教育扶贫的性质和历史使命

(一)贫困与发展相互关联

贫困是社会资源匮乏、社会发展极不均衡、个体能力及个性缺陷导致的生活状态,它包括物质条件的匮乏和精神力量的缺失。贫困现象是长期的、随机的,甚至伴随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导致贫困的原因无疑是多样的,物质条件的贫困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许多时候是其潜在的力量和资源未得到或者说未有机会进行有效发掘和利用。人类贫困的主观因素表层是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存能力的缺失,但更深层次的因素则包括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空缺、分裂和扭曲。贫困和愚昧如一对孪生兄弟,往往互为因果。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人类社会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贫困问题。从此永远过上幸福生活,那只是童话故事的经典结尾,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强调的是,物质力量的贫困不等于精神力量的匮乏;同样,物质条件优越不等于精神生活富足。

富裕没有永恒,贫穷随时可能降临,贫穷和富裕有时只是一线之隔。坚信和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表明其崇高的道德境界和睿智的发展道路,共同命运意味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战胜和远离贫穷,共同抵御现实社会所面临的生存发展厄运,为化解未来不可确定的风险预先行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发展和贫困始终是有关人类命运的焦点话题。反贫困是发展概念不可或缺的内涵,不断化解和消除贫困是发展的真正精彩呈现。管控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解决贫困问题属于社会发展的底线思维,主要目的是提升和解决制约整体发展的“短板”,促进社会整体和谐。消除贫困将有效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抵御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的传播,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分化和颠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教育扶贫是社会扶贫的重要方面

教育扶贫是整个社会扶贫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我们应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扶贫问题。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传承人类文明、塑造国民灵魂、凝聚发展智慧、促进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现代教育在本质上是反贫困或者说支撑发展的。教育扶贫包括“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两个方面。教育扶贫既要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贫困问题,也要依靠教育的力量推动解决整个社会贫困问题。不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就无法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下教育扶贫的发力点应集中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其着眼点应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上面。

(三)教育扶贫是教育的社会责任

1.教育扶贫为实现教育公平奠基

教育扶贫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教育使命。教育扶贫是立足于未来发展的教育行动,实现教育公平的奠基工程,既要助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也要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既要为当前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服务,更要为未来防止出现贫困或者重新返贫奠基。教育扶贫的主业应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接受均等的公平的基础教育提供条件和帮助,为劳动人口就业提供职业技术指导和支持,从智力和文化方面发力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和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扶贫不同于低保,教育扶贫不是教育部门直接或变相给贫困人口发钱进行减贫脱贫,而是要通过教育激发和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意志和能力。教育扶贫归根结底是围绕着人的发展做文章,主要解决人的素质和能力问题。教育扶贫应主要面向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人口,支持其脱贫致富,防止贫困的扩大、发生和反复。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虽然属于民政福利兜底保障范围,但是在文化和心理的慰藉和扶持方面,教育也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2.教育扶贫为教育发展带来机遇

扶贫既是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也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必须以积极态度对待教育扶贫问题。教育发展本身时刻面临着停滞、倒退、不均衡的危机和挑战。教育的危机既包括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也包括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均衡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学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还包括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不协调。要理性认识教育的功能,无论是读书万能论的捧杀和还是读书无用论的棒杀都不利于教育发展。教育扶贫既是明确教育为谁服务的过程,也是锤炼提升教育技术和教育能力的过程,还是拓展教育服务领域和教育发展空间的过程。振兴贫困地区教育虽是最难攻克的领域,但攻克效果未必属于最差的领域,无限的发展机遇也许因扶贫成功而打开。通过教育扶贫将教育命运和社会发展更加緊密地联系起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教育技术水平,增强教育竞争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拯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就是拯救教育扶贫者自己。

3.教育扶贫的前提是辩证认识贫困

要辩证地理解贫困问题。物质条件落后的贫困地区并不代表所有因素和资源的贫困,恰恰相反,贫困地区曾积淀丰厚的精神财富,许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散落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既可能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和“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也有可能产生穷则思变、励志向上的进取精神。相反,有些物质条件优越的富裕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贫困问题,一旦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贫困可能随时降临,并造成严重的个人灾难和社会危机。无论贫富,每一个人都应树立忧患意识,视贫困如切身痛楚,将反贫困作为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生存本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并不等于精神贫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创业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贫困学生的励志精神对于健全校园文化、引领教风和学风具有特殊的作用。

二、教育扶贫的行动策略

(一)战略管理和精准施策相结合

1.要处理好教育扶贫与国家建设的关系

教育扶贫要妥善处理好教育扶贫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整体扶贫之间的关系,运用历史的经验和未来的眼光审视当下的行动,根据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确定教育扶贫战略的内容及其行动策略。教育扶贫战略设计和管理需要将教育扶贫作为一个大系统工程加以规划和建设,运用现代化和大教育视角定位、筹划和选择教育扶贫的项目和力度,聚焦社会贫困和教育贫困问题,打破地域、行业、部门、制度、利益诸多界限和藩篱,完善教育扶贫顶层设计,创新教育扶贫管理模式和机制,优化教育的内容、结构布局、管理流程和发展环境,切实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将发展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最终战胜贫困、消除贫困。

2.要将统筹管理与精准施策相结合

教育扶贫要以提升人的核心素养和生存发展能力为中心,将战略意义上的统筹管理和战术意义上的精准施策相结合,将救助性扶贫和发展性扶贫相结合,将周期性长的基础性教育扶贫和时效性强的技能性教育扶贫相结合。既要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努力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又要针对特殊的贫困人口施以一对一的精准救助,努力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享受平等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努力让每个未成年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并成为具有阳光、智慧、勤劳、友善品质的现代人,让贫困的适龄劳动人口迅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脱贫。

3.要用整体优势解决局部问题

教育扶贫要善于营造整体发展优势,运用整体优势解决局部和边缘的问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宏观上应运用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进行优先保障;在中观上应保持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进行重点倾斜;在微观上应精准施策,聚焦教育发展的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持续发力,通过综合施策切实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均衡问题。

4.要在“人的现代化”理念下扶贫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教育扶贫的行动方向、实施方案、管理策略和评价标准都应建立在人的现代化基础之上,时刻不能偏离素质教育的主题和中心,要在解决学生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难题之间找到结合点、切入点、平衡点,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定相应的行动目标、工作方案和管理机制,创造性地突破和解决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对于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往往更多地进行理想的规划和设计;但对未来的曲折道路和各种艰难险阻,人们并未进行深入精准的研究,而恰恰这些因素将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拦路虎。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扶贫攻坚要坚持问题导向,分门别类、系统归纳未来发展所遇到的巨大挑战和困难,将其与当下发展所遇到的具体矛盾和问题通盘考虑,分清轻重缓急,脚踏实地地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二)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教育归根结底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教育扶贫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也需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新常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办事。

1.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教育扶贫首先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规划、投入、监管责任,完善教育扶贫各项管理政策和管理模式,加大教育财政公共投入,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平等接受教育,确保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及时控制和纠正教育扶贫管理出现的偏差,解决因自然环境、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历史诸多原因造成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为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2.要遵循市场规律

教育扶贫要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教育扶贫和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要坚决防止教育扶贫拖累、阻碍和破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教育振兴。要从实际出发,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科学规划设计教育扶贫的内容、模式和行动策略,以价值规律和人才供求规律为基础,建立起包容各方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将教育融入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科技发展过程,融入社会财富的创造、流通和利用过程,促进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有效对接、相互平衡、相互融合,保证扶贫的施助方和受助方之间协调统一、相互适应、相互配合,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3.要坚持政府统筹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政府主导不等于包办代替,市场调节往往是风险和利好并存。解决教育贫困问题和依靠教育解决贫困问题,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托底保障和法治规范作用,更需要运用好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教育扶贫如果不与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激发和调动受助者的内生发展力量,一切努力都将会变成形式和泡影。对于创新性经济性教育扶贫,需要教育人、企业人和贫困家庭共同承担市场风险,相向而行,尤其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管理保障、政策支持和统筹协调。只有坚持政府统筹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融合法治理念和道德精神,兼顧教育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政府与市场共同配置扶贫资源,激发和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打破和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和矛盾。

4.要以无偿救助模式为主,有偿资助为辅

教育扶贫可以视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选择无偿、有偿或者两者结合等不同的适宜模式。在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中,教育扶贫应以无偿救助模式为主,以调动受助者内生力量的有偿资助为辅。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时,应转化为有偿资助为主,将有偿和无偿资助融为一体,让施助者和受助者都得到利益补偿。教育扶贫不是全部通过无偿援助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状态,而是主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这才是防止贫困、避免返贫的根本之路。

(三)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

1.坚持双向发力

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点应放在生成、优化和提升人的核心素养方面,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育不应是简单的“量身定做”未来人的发展方案,而应为人们适应未来变幻莫测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智慧资源贮备和心理素质磨练。只有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使人们在未来最大限度地适应职业的流动性和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挑战。教育扶贫需要综合考虑致贫的各种因素,坚持物质和精神双向发力,将物质救助和精神扶助相结合、职业技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提升相结合、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内外并举,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既要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发展问题,同时也要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2.以物质扶贫为基础

教育扶贫首先必须建立在物质性扶贫基础之上。一要解决“教育之贫”。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要实行倾斜政策,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着力改善其学校办学条件,强化和健全其师资队伍力量,改变其教育管理落后面貌,补齐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短板,努力实现公共教育均衡化和现代化;二要通过物质性救助解决贫困学生基本就学条件问题,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教育机会;三要资助和支持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扶持其掌握生存和发展本领,确保学生彻底摆脱贫困,实现人生的尊严、自由和幸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选项,但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专业技能教育和就业能力教育。职业教育应是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统一,职业通识教育和专项技能教育的统一。对现有劳动人口的教育扶贫,应主要进行积极主动的就业创业教育和简明实用的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让有能力的劳动者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切实解决经济收入低下问题。物质性扶贫要统筹兼顾,精准适度,对于贫困地区和困难学生既不能“口惠而实不至”,也不能过度救助“吊高胃口”,造成“福利陷阱”。

3.以精神扶贫为主导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可怕。教育扶贫既要对贫困者进行物质性扶持,也要对贫困者进行精神性扶持,发挥精神性扶贫的主导作用、激励作用和协调作用。精神性扶持是人的思想文化再建和重构过程,虽然主体和主流不离初心,但实际有如脱胎换骨。教育精神性扶贫要为学生未来发展“铸好魂”“立好志”“修好德”。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积极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充满正能量的主流文化,深植勤劳、自强、创业、创新的基因,树立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和改变命运,尊重每一个劳动者,让勤劳创业成为下一代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让劳动、创造、自强和关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更有希望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3.消除贫困文化切忌贴标签

精神贫困并不仅仅存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达地区和富裕人口也存在着精神贫困问题,特别是发达地区和富裕人口不仅对贫困问题存在误区和偏见,而且对自身存在的精神贫困往往视而不见。消除贫困文化的负面影响,决不能简单地以贴标签的形式对待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相反,要认真汲取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中的励志因素,特别是注意发掘战胜贫困过程中所积累的优秀文化素材,由此抑制现代文明容易产生的腐败问题和市场经济容易产生的个人利益至上问题,让反贫困文化多几分质朴、宽容和诗意。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差异式发展相结合

1.协调城乡关系

教育扶贫必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由于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原因,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别巨大,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虽然整体优先于乡村,但是乡村也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优势和潜力。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都需要彻底摆脱贫困,命运让两者之间休戚与共,教育扶贫必须建立在城乡共同的发展基础之上。

2.城市支持农村

教育扶贫首先需要城市支持农村,但城市支持农村,不是施舍,而是反哺;不是恩赐,而是共赢;不是取代,而是融合。当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渐行渐远的时候,尤其需要打破各自的偏见和固执,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才能将城乡文明联结起来,共同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城乡教育发展模式选择必须妥善解决一体化发展和差异式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两者之间紧密结合并保持相应的张力,才能促进城乡之间实现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共同迈向现代化。

3.城乡融合发展

教育扶贫选择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是基于战略的和现实的考量。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就是共享、共建、互补的发展模式,教育扶贫必须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现代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关系,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城乡差异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构建反贫困促发展的大教育文化体系。教育扶贫主要是以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决不能将城市已经过时的、淘汰的技术和文化输入贫困地区。上谋不如自谋,教育扶贫重在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立自强能力,不是包办代替,不能高高在上,将现代城市文明發展模式强加于乡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必须相互尊重,采取创新式、平等式、研发式帮扶模式,相向而行。要用现代文明启发贫困地区重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找融合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新的发展道路,继承和发扬农耕文明特色,保护好青山绿水,留住大爱和乡愁。

三、教育扶贫的协作格局

(一)全社会共同担责

教育扶贫的任务有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完成,有的需要教育部门的学校和教师完成,有的需要走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有的需要接纳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只有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教育扶贫的历史重任。教育部门扶贫既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更要有依靠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办事的胸怀和胆识,携手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彻底消除和摆脱贫困落后的厄运。

(二)发挥教育自身优势

教育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和文明传承,教育的优势在人才、文化和创新。教育扶贫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教育扶贫要充分体现全纳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原则。所有学段都要参与教育扶贫工程,全面精准贯彻贫困学生救助政策。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到继续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一般教育到特殊教育,不同地区、学段、类型的教育对扶贫的贡献及其要求是不同的,教育扶贫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统筹兼顾,一体规划设计,针对不同阶段、类型的贫困人口进行扶助,精准发力、均衡发力、集体发力、持续发力,彻底改变贫困地区贫困學生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富庶、幸福和文明奠定基础。

(三)以教育扶贫助推其他行业扶贫

谋求现代化发展和反贫困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责任。行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形式,行业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教育扶贫要摆脱特立独行的状态,主动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与合作,建立起与其他类型扶贫相互协作的大格局,以教育扶贫助推其他行业扶贫,相互借力,抱团发展。根据统一的标准和办法认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其结果应该成为全社会扶贫的行动依据。教育扶贫应借助扶贫部门、民政、公安、残联等部门信息平台及时全面掌握贫困人口信息,不断提高教育扶贫精准程度和覆盖率。职业技术教育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研部门、技术开发部门、生产企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生产农户之间形成体现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的价值链和利益链,促进科研、教育、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教育扶贫必须将诚信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只有依靠诚信、担当、法治和集体智慧,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袁连生主编.中国教育改革大系·教育体制与教育财政卷[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

[3] 司树杰,王文静,李兴洲.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 杨道田.新时期我国精准扶贫机制创新路径[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5] 张光明主编.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M].人民出版社.2012.

[7]吴跃东.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6.

[8] 吴霓,王学男. 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政策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

[9] 吴霓,王学男.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J].教育研究,2017(9).

[10]贺雪峰.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11]贾玉娇.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战略释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8(3).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历史使命教育现代化扶贫
“只留清气满乾坤”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高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育的使命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