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发展研究

2020-06-22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素质评价学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新一轮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主要亮点。在第三批新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期专题文摘聚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框架、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和改进策略。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内涵及框架

许鹤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基于信息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中认为: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最为鲜活的亮点和不可或缺的实践创新。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做好、做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是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一)综合评价

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综合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所进行的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是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映射。近些年我国学者对综合评价的范畴研究多聚焦于评价内容的革新,实际上综合评价不仅是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也是评价方法、主体的多元化。

(二)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有可能得出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国内外针对评价体系的界定还没有较为权威的定性阐述,较为普适性的观点认为,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子体系(维度)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从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评价体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它是由各个子体系组成的综合体,且每个子系统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柳夕浪在2019年11期的《教育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位研究》一文中谈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分析框架:

评价主体即从事评价的人,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性的。在进行评价活动要素分析时,人们比较多地关注到评价标准、手段等。其实,评价由谁主导是一个比评价标准、手段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有什么样的评价主体,就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对象和方式手段的选择。相对于其他实践活动来说,评价与人的内在需求更加紧密,与人的价值选择、利益诉求更为直接。由谁主导通常意味着谁的利益能够充分体现,谁的需求能够优先得到满足。在很多情况下,评价是这样一个过程:评价主体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对评价对象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给以定性、定格、定量。

有学者认为,教育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下列教育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反馈改进学习,同时本身也参与评价;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反馈改进教育实践,同时也参与评价;家长和当地居民——根据学校的说明获取评价相关信息,同时也基于不同的立场参与评价;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家长提供的信息,为学校和学区提供支持;第三方机构——由学校和教育部门以外的人员构成来进行外部评价的机构。这一分析反映出评价主体的复杂多样性。在这里,我们着眼于学生评价视角的不同,把评价主体分为两类:一是学校内部的,主要指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是学生自己,评价者隶属于需要评价的机构或对象。有时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合二为一,如学生的自我评价。二是学校外部的,评价者独立于需要评价的机构或对象之外。其中,外部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以及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买单的纳税人。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

熊戈辉在《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近二十年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综述》中认为:

(一)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能够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现行社会评价方式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评价的主体、内容、标准、方法等方面的多元。

1.评价主体多元

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主体评价,改变过去忽视学生地位,强调教师中心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功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让同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参与其中,多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全方位、多主体、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2.评价内容多元

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考察,这种多维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但是这六个方面并不是综合素质的全部内容,只是其基本要点,这些目标并非割裂分解的,而是相互交叉渗透的关系。这些目标和学习内容之间也非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学校开展的许多课程,往往是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评价内容不再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是关照到学生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评价标准多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再是单一的分数制评价,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确定主要有等级、百分制、综合评语评价等不同标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这种可量化的指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对于道德品质、学习态度、情感、人际关系等需要根据平时的表现,采用等级制进行评价,并附以综合评语等进行补充说明,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合理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表现,可以更好地提升自我。

4.评价方法多元

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如对于学业中可以衡量的指标,可以用量表、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学生不易观察的行为、人格、态度等方面,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综合评价等定性评价,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真实记录下来,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

(二)发展性评价

现行评价在操作中强调形成性评价,减弱对结果性评价的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行为,将有代表性的信息记录下来,然后用多元主体评价和共同建构的方式取得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优点和缺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時,教师的教学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档案袋评价作为发展性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所谓“档案袋评价”是把学生的真实学习经历及相应的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各类作品或其他材料作为证据,以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状况做出判断并加以改进的过程。在档案袋评价中,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都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将收集到的资料保存下来,可以反映学生特定时期的发展状况,体现了学习的真实性和过程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应该将多元化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结果的准确合理。

田爱丽在2020年1期《中国电化教育》《综合素质评价:智能化时代学习评价的变革与实施》一文中认为:

基于大数据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为实现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与优势,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学习评价主要采用个性化标准、伴随式采集以及及时性报告的方式开展。

(一)个性化标准

相对于以往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的现状,智能化学习时代需要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制定一把适合的尺子,做到一把尺子评价一个学生,即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评价项目和内容,可以是德育、智育、体育、艺术教育等,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项目,如一个社会化学习项目或一个研究课题,根据学校教育的共同要求,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由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协商制定出适合个体的评价标准,如对能力的要求、学习内容的规定、学习时间以及练习时间的时长,论文或作品提交的数量和质量等。然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该评价标准内置到平台上学生的学习空间内,该标准即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其一定阶段内的学习标准和评估标准也是不同的,当然这个不同是基于国家的共性标准达到以后的个性化体现。因而,个性化评估标准不否认国家共性标准的达成,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更是要首先确保国家教学标准的实现。

(二)伴随式采集

相对于当前更多的是通过对学生在线行为数据的采集,如鼠标点击、键盘敲击以及在线作答等途径实现的数据收集与采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学习评价则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伴随式数据采集与整理方式。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练习,甚至包括学生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针对学生学习、练习或实践的过程,通过全域式网络架构与学生随身携带的智能感应终端,学习与评价系统伴随式采集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即学习或练习的时长、提交的论文或作品、实验过程或体艺技能练习的全过程、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过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数据的生成只是在线学习的伴随物或副产品。当然,该信息的采集、管理和使用都要提前和学生协商一致,必要时签订伦理协议,以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受侵犯。

(三)及时性报告

在智能化学习评价时代,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正在逐步弱化和模糊,任何一个节点的形成性评价都可以是终结性评价;反之,任何一个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也都可以被看作该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基于管理平台上内置的学生评价标准,结合学习过程中伴随式采集的数据,平台及时对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进行专项或综合分析,并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发送阶段性学习诊断报告。报告可以即时生成,在发送给学生、教师或家长时,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教师本人的需求与喜好,选择是一天发送一次,还是一周发送一次,或者是一个月一次。报告或提醒的内容,需包括学生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存在的薄弱之处,需要改进的方法与路径、改进所需材料与内容等。报告的内容既可以作为师生改进学习的依据,也可以作为鉴定性考核的依据,兼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功能。

三、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策略

郑若玲、孔苓兰在2020年1月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特征、困境与突围———基于对第三批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分析》一文中指出:

作为连接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高校招生改革的桥梁,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区,但实施效果却不如预期。如何使综合素质评价从实施困境中突围,闯出一条人才评价的新路呢?

(一)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外部功用

第一,综合素质评价应作为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考生能否被录取起关键性作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旨在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对象既需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全才”,也需要在某方面有突出专长的“奇才怪才”,而“偏才”的选择正适合放在高考统招以外的特殊招生渠道中进行。尤其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可以鼓励他们参照欧美国家一流大学招生形式,在综合录取中弱化高考成绩的比例,将高考成绩降为“软标准”,与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评价、高校自主笔试或面试表现等方面的表现一道,共同成为综合录取的依据。

第二,在高考统招中,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评价材料在专业的分配与分流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这主要是针对众多没有突出才能或特长的考生而言的。这些考生虽然没有在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但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一定的学科倾向与职业规划。考生进档之后,高校可以阅览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查看其相关信息,结合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确定考生的录取专业,这一点在江苏省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即被提及。

目前,不少高校为应对新高考改革下“专业(类) + 高校或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模式,纷纷试行大类培养,将相近学科的学生合在一起进行招生与教育教学。鉴于该种培养模式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接受,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可以在入学后进一步补充完善,使其在专业分流时起到参考作用。更进一步讲,综合素质评价的外部功用应当立足于高校选才,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选才。费不少人力、物力建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不应仅在高招时作一次性使用,而应物尽其用。因此,学生在入学后应继续完善其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使评价材料在专业分流、求职招聘等环节中为相应单位所参考,让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记录档案。

(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建设

电子化平台有助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常态化与简便化,也能够提升评价材料的真实性与信度,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电子化建设应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发展的方向。但鉴于平台利用度不够、操作性不高的现状,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建设刻不容缓。

一方面,应当尽快研发容量更大、自由度更高的省级电子化平台并投入使用,方便学生自由上传。这一平台可以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行改进,也可以另起炉灶开发新平台,目的是为来自不同高中的学生提供统一的材料储存平台,使得高校或用人单位不必链接到校级平台就能够阅览相对详尽的材料,确保材料使用的公平性。尽管目前关于是否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问题存在争议,担心会面临着隐私泄露、数据负担、预测不准等问题,但大数据的整体思维、复杂思维和相关思维仍可以被适度借鉴,比如适当拓宽数据采集渠道,增加书籍借阅记录、住宿行为记录、学习作业情况记录等通道,对学生综合素质动态发展水平作出整体性、科学性、非线性的判断。

另一方面,高中师生与高校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的能力与意愿亟待提升。随着新高考改革深入中西部省份,对乡村及偏远地区中学师生进行平台录入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重点突破没有家庭电脑的学生与办学条件薄弱的高中,保障这些学生的材料能够顺利录入,同时还需提升教师的平台使用率,争取将平台材料与日常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使得平台数据与材料能够切实帮助教师监控学生学习进程、诊断素质发展水平。另外,通过宣传培训和一定的行政手段,促使高校端尽快熟悉电子平台功能与操作,在录取期间提升平台使用效率。同时,还应鼓励各级各类使用者及时指出现有平台的不足之处,为平台进一步完善献言献策。此外,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建设也将有助于高校招生监督体系的完善與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平台不仅能起到储存与提取材料的作用,还能够充当公示板的角色。目前,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公示只停留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社会监督不到位。如果非隐私性质的评价材料以及高校使用情况能够在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上公开,或在类似“阳光高考”的网站上发布,将大大提升群众监督的力度与积极性,从而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可度。

综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坚守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教育功能;在评价程序具体操作上,需做到公开透明、遵守规范,完善监督机制,明确主体职责,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与可行性,力争使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素质评价学生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赶不走的学生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学生写话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聪明的学生等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