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2020-06-22李玉山刘红艳
李玉山 刘红艳
[摘 要]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主就业已成为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失;政府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优化双创师资结构、完善政府支持体系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可以从知识储备能力、思维优化能力、学习消化能力以及科研创造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全面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双创视域;创新创业;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73-03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不同行业可提供就业的岗位大幅减少,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鼓励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主就业,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成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国家一系列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各个高校都建立了具有各自学校特点的创新创业学院,可以说国内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高物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客观上说,虽然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急需建立一套既大众化又适合各自专业特点的培养和评价体系,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来激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但是具体的培养体系都还不太成熟。物理学专业学生如何合理利用所學物理知识进行科技创新,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创业,仍面临重重困难。物理学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由于大学生生活在相对比较安逸的校园里,他们意识不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尤其是对于像物理学这样的传统专业来说,学生只顾学习课本知识,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双创能力的重要性,这就造成了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双创课教师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只是单纯地教授书本知识,因循守旧,没有灵活运用创新创业的知识,考核方式及形式单一,这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认识到双创能力的重要性。而企业在招聘时又要求所招聘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素养,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双创能力,这就造成了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相脱节的现象[1]。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其独立性、自立性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均较差。而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项目,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无限的可能性。大学生在创业前,往往忽视了对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承压能力的合理评估,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的艰难,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且大多数学生属于初次创业,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遇到问题时难以应对,这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失
许多学校并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各个专业并不进行独立授课,只是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没有考虑到专业的差异,这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只是纯粹学习课本知识而不知道如何运用,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掌握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学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也未被充分利用,这制约了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三)政府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
大学生创业首先需要的就是资金,虽然政府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对于储蓄不多的大学生来说,家庭能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就成为他们创业的先决条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其次,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很少雇佣在校大学生做实习生,而且由于相互竞争还可能会出现排挤大学生初创新公司的现象。大学生缺乏获得经验的途径,创业道路不顺,这些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思维、洞察力和决策力等创新创业所需要的优秀品质。
二、促进大学生双创能力提高的措施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按照教育部关于物理学本科生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出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物理学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的三点具体措施。
(一)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一是教师要进行充分引导,聘请创新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和权威专家来给学生做演讲,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让学生知道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提高双创意识。二是教师要关注社会前沿,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三是学校要提供各种渠道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通过宣传栏、广播加强多方位、多渠道宣传力度,开展创新创业论坛、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养成双创意识[2]。
高校可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建立学生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创新、相对稳定的物理科技创新基地,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以科技竞赛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3]。对于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科技创新是学生的强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学生可以借助科技创新实验室进行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同时促进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的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敢于去实践与挑战,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学习、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双创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有形的载体。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并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新想法,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4]。
(二)优化双创师资结构
学校要建立一支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鼓励双创课教师走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创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通过开展师资培训让更多双创课教师开阔视野。高校也可以将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返聘到学校,以兼职的形式为学生授课,邀请企业家到校进行讲座,改善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缺失的现状,只有不断提高双创课教师的素质,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只有通过双创课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建立双创意识,这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和小班化教学。注重以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激励为手段的教学理念[5]。将理论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将知识传输与技能提升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要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提供任务式的作业,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源,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完善政府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政府支持体系,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帮扶并进行必要的政策支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经费支持,大力扶持“大学生自助式、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支持的创新创业基金资助体系,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及权益,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助,为大学生新创立的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综合化、便捷化的服务和完善的后勤保障。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在综合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本文拟从知识储备能力、思维优化能力、学习消化能力以及科研创造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全面评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指标体系[6]。
(一)知识储备能力提升
对于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课堂上的物理知识以外,学生还要注意在课下增强知识储备的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览科研网站及相关杂志、观看科技新闻、收听科技广播等方式了解社会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关注创新创业的前沿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功底、应该具有的相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等进行卷面考试,试卷题目涵盖国内外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典型事件以及发展趋势。针对典型事件要求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最终的卷面成绩也可以作为一部分以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总成绩。
(二)思维优化能力提升
大学生处在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期,尤其是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知识活跃,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快速汲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转变思维模式,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本体系把大学生思维优化能力的提升作为评价大学生双创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思维能力检测,以主观题、客观题、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让学生对实际事件形成的题目进行充分分析,形成具有自己独立见解的答案。这样可以减缓学生的思维定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题目的作答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思维优化能力,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针对学生特点给出提升其思维优化能力的具体措施。
(三)学习消化能力的提升
学习消化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要能够快速接受来自前沿领域的科技成果,扩宽自己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资料搜集和调研来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可以进行创新或有创业潜质的热点问题,并且还要用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解决某些方面的实际问题。该考核体系也把学生的学习消化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双创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可以用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举办各类座谈会给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即兴作答情况给予学生恰当的分数,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对于物理学专业等理工类学生来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科技竞赛的获奖情况,综合设计创新类、实时情境类等问题,通过对学生的问答来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知识更新的能力。
(四)科研创造能力提升
现代大学生都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一般都能掌握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只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以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会拥有一定的科研创造能力。教师可以从自身科研素质、科研活动能力、科研成果三个大的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科研创造能力。自身科研素质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科研活动能力主要包括科研选题能力与论文写作能力。科研结果主要包括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和科技创新比赛参与以及获奖等级情况。科研选题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可以以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题目从选题新颖性、创新性、论文表达清晰度、格式正确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最后以学生自身知识储备能力、科研选题能力等成绩为基础,综合学生论文发表的数目及档次、科技创新比赛参加与获奖等级情况给出学生科研创造能力的评价。
四、结语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高校和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摇篮、联系学生与社会的桥梁,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建设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双创热潮。教师要注重课上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外,还要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和实践方式,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综合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尝试与实践,要珍惜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型比赛机会,积极参加并争取取得好的成绩,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最后,学校应该通过建立双创能力评价体系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情况,并根据形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政府和社会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有效的帮助,让大学生创新创业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夏遠利.创新创业环境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11.
[2] 张秀萍.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4(10):77-79.
[3] 刘玉荣,张进,涂铭旌,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6):138-140.
[4] 杨康.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53-56.
[5] 李晗.双创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J].经济,2016(21):74-75.
[6] 兰国辉,陈亚树.“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4-99.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