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6-22李思佳
李思佳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总体上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但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仍然亟待改进。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以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二是要加强组织建设,切实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基层党组织;三是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党建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4.034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4—0142—05
实施“双一流”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明确“双一流”建设从根本上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2]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大学区别于国外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度重视。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对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学生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条件保障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3]
一、“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意义
(一)加强研究生党建是“双一流”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重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从根本上就是要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4]当前,在“双一流”高校,研究生人数已超过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党员比例远高于本科生。[5]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截至2019年底,研究生党员人数占学院党员总数的68.7%,研究生党支部占学院党支部总数的60.0%,研究生党员占研究生总数的53.5%。研究生党员既是“双一流”高校和院系党员队伍的最大组成部分,也是“双一流”高校学生中的骨干群体。因而,通过党建引领深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研究生党建是维护“双一流”高校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思想意识相对成熟,个人主观意识较强。然而,近年来“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扩招力度较大,少数研究生个人身心发展不够健全,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5]近年来,涉及“双一流”高校研究生的各类负面事件频发,包括意识形态相关问题(如2018年厦门大学某研究生党员公开发表辱华言论事件)、学术不端问题(如2018年清华大学博士生叶某某撤稿事件)、心理健康问题(如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某研究生自杀事件)、实验室安全问题(如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等。由于“双一流”高校的社会关注度高,这类事件往往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加强研究生党建,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预防和处理好涉及研究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稳定好研究生这支“双一流”高校的最大队伍,维护“双一流”高校校园稳定,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研究生党建能够为“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首先,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双一流”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6]在“双一流”高校,年轻有朝气、思维活跃、学术基础扎实的研究生队伍事实上已成为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主力军,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学术界仍存在“重论文、轻实绩”“重数量、轻质量”“重业务、轻思想”等弊端,并不可避免地对研究生造成影响。高校要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的重要作用,引导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围绕国家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一流学科打牢根基。其次,“双一流”建设需要一支思想政治过硬、学术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双一流”高校的未来师资队伍绝大多数将来自于在校的研究生。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在研究生刚刚踏入学术殿堂的初期打牢基础,实现思想认识与学术培养的“两促进”,着力培养“又红又专”的高水平学术型人才,为“双一流”高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做好人才储备。
二、“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1978—1992)、稳步发展(1992—2004)、逐渐走向科学化(2004—2012)、新时代的新发展(2012年至今)等四个阶段。[7]当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总体上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但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要求,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思想建设不够深入,“一流”的学科建设与相对薄弱的思想政治工作之间仍存反差
1.部分研究生党员理论学习不够,政治意识淡薄,受到多元化价值观和错误思潮的冲击。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待提升。在互联网时代,随着QQ、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思想多元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在“双一流”高校的部分师生中仍很有市場。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指标体系下,一些研究生党员只注重自身的科研成果,对政治学习“走过场”,以致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针对“双一流”大学部分在读研究生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71.4%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显著效果,能解决部分研究生思想问题;但也有28.6%的研究生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够显著。
2.研究生中“重科研,轻思想”的片面观念普遍存在,学术培养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仍较突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的压力层层传导,高校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要求也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双一流”高校明确规定,研究生应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才能获得学位。在科研压力下,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党员只是应付式地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个别研究生党员不能按时参加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甚至认为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影响了自己的学术研究。问卷调研结果表明,研究生群体参加学校或学院举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频率总体不高,一学期达6次以上的仅占10.3%,4~6次的占21.4%,1~3次的占57.5%,还有10.8%的研究生最近一学期未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
3.部分导师对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与党组织缺乏有效协调、配合。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的为人处世、行为方式、治学态度,对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然而,由于“双一流”建设时间紧、学科建设任务重,且部分导师也存在“重科研、轻思想”的偏见,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识不足,甚至认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无关。针对研究生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58.5%的研究生导师总是或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及时引导,34.8%的导师偶尔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还有6.7%的导师几乎从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极个别导师甚至自身存在师德失范等问题,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组织建设仍待加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尚须“一流”的党建工作保驾护航
1.在弹性学制之下,传统的按年級设置的研究生党组织架构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目前,“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普遍实行弹性学制,同一届入学的研究生往往不会同时毕业。特别是对于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已成为常态。2017年度,全国高校预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15.8万人,而实际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仅为5.6万人,未正常毕业者占64.6%。[8]因此,传统上按入学年级设置的研究生党组织,面临党支部存续、党员管理上的难题。个别延期多年的博士生党员甚至因此而短期失联。一些学校和院系党委尝试将延期毕业的研究生党员并入下一级研究生党支部,或并入其导师所在的教研室党支部,但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同样存在实际困难。同时,研究生的日常科研和学习一般以课题组的形式开展,同一年级但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平时缺乏相互了解,这也使传统的按年级设置的研究生党组织在党员发展、“三会一课”等日常工作中遭遇瓶颈。
2.研究生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逐步深入,“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已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别研究生党支部未成立由3~5名支部委员组成的支委会,一些党员人数较多的支部未按规定成立党小组。此外,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院系,研究生经常参加为期数周甚至数月的野外实习;由于学科交叉与学术合作的实际需要,一些党员同学因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等原因,长期不在学校,参加支部活动存在实际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建工作的日常开展。
3.研究生党建工作队伍仍较薄弱。目前,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和党务工作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较为凸显。由于“双一流”高校的在校学生事实上已经以研究生为主体,1名研究生辅导员往往要同时负责几百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研究生党建工作只能进行宏观指导。而学院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党委秘书和专职组织员要负责整个院系的党建工作,也无暇专门指导每个研究生支部的具体工作开展。因此,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研究生党员骨干担任,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长等骨干党员受到的培训和指导远远不够,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对相关政策制度的熟悉程度均有不足。
(三)作用发挥不够显著,“一流”的研究生党组织和党员需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出“一流”作用
1.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凸显。作为“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党员,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也要在日常的学习、科研、业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普通同学的表率。问卷调研结果表明,研究生普遍认为,学生党员最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包括:具有先进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学风(82.9%),密切联系同学、具有较高的党性修养(75.1%),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72.8%),各方面都很优秀、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58.9%)。目前,在“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党员中,本科阶段就已发展入党的党员比例较高。这部分党员在本科生中的先进性应当毋庸置疑,但在考入“双一流”高校并进入研究生阶段,伴随着从“学习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是否能够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则面临考验。
2.研究生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待加强。目前,研究生党支部“三会一课”总体上仍以理论学习为主,形式仍较单一,在“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存在感”有待提升。在研究生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如何精准帮扶经济上、心理上、学业上需要帮助的同学,如何通过党组织促进和带动研究生的科研、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如何通过党建工作助力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这些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问卷调研结果表明,69.6%的研究生对学校举办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术讲座、论坛及专题报告感到满意,认为对自己有较大的帮助,但也有30.4%的研究生认为效果一般,不能充分满足需求。
三、“双一流”背景下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高校要围绕“双一流”背景下的新时代研究生党建工作,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探索进一步提升“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对策和举措。
(一)加强思想建设,以“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
1.旗帜鲜明地加强“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一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研究生党建工作,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党员是“双一流”高校党员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的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充分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育人作用,与共青团、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学术团队开展协同育人,加强与研究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沟通协调,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生入学教育、就业与生涯规划教育、学术讲座等平台,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2.加强“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往往具有不同特点。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对未来的发展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因此,高校要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党支部“三会一课”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激发研究生勇争“一流”的内生动力,提升研究生在党建活动中的“获得感”,通过党组织的关怀帮助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正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好“双一流”高校的学科优势,深入挖掘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育人元素,加强“双一流”高校研究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学术培养与思想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使人才培养真正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4.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守住“双一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战场。研究生党建工作者应该及时关注研究生网络舆情动态,善于运用“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通过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尝试开展线上“三会一课”和党组织生活,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为参加野外实习的党员、求职实习中的毕业班党员、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党员正常参与党建活动创造条件。
(二)加强组织建设,切实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基层党组织
1.优化“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研究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是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和委员,遴选政治过硬、负责任、敢担当、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科研业务水平优良的青年教师党员或研究生党员骨干作为“双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把握研究生党建的“关键少数”。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奖惩机制,保证研究生党支部的长效运转,把研究生党支部打造成为学生群体信服、公信力强的学生之家、党员之家。三是优化组织设置,在继续坚持和发扬“党支部建在班级”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双一流”高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生阶段的特点,探索按学科和专业“纵切”,尝试把研究生党支部建在教研室,把党小组建在课题组,使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思政育人与科研育人融通。
2.加强支部共建,实现协同育人。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党支部之间开展共建,探索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校外党组织之间的共建机制。一是鼓励不同学科的研究生黨支部开展共建。“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最关注的还是学术成长问题。将支部共建与学科交叉相结合,把“双一流”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思维方式相融合,有助于研究生拓宽眼界,促进交流,提高认识。二是开展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的共建,通过教师党建带动研究生党建,在支部共建中锻炼和培养研究生党员骨干,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探索研究生党支部与地方、企业党组织之间的共建机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树立服务国家的意识,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研究生党员,提升研究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3.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要做好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一支既有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又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既具有亲和力,又有较高威信的党建工作队伍,仅凭有限的研究生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要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健全和完善包括院系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和“双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服务队伍、关工委老同志、优秀校友在内的研究生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协同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定期开展工作研讨和培训,提升专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党务工作干部的工作能力。
(三)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和党员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
1.注重发挥“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选拔、培养两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严把党员的“入口关”。一是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对“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党员要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按照程序发展党员,注重听取群众意见,落实发展对象谈话制度、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度。二是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中注重加强新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和帮助刚刚考入“双一流”高校的新生党员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做广大同学的表率。其次是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严格要求并加大对研究生党员的奖惩力度,激励和动员研究生党员做政治上与业务上的“双带头人”,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其他同学。
2.注重发挥“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党组织在研究生会、班级、社团管理中的引领作用。着重加强“党建带团建”,通过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优良班风、校风、学风,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方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引领研究生班级建设、社团建设,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团学组织,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团支部、研究生会、班级、社团等各类研究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和激励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在“双一流”建设中建功立业。一方面,党建工作切忌“空对空”,要从“双一流”高校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着重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注重解决研究生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给研究生党员和广大同学带来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引导研究生党员带头做好“顶天立地”的研究,既要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又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双一流”建设中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把研究生党员培养成为勇攀学术高峰的先锋模范。
四、结语
随着“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建工作在“双一流”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高校应将党的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相融合,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研究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一流的党建培养一流的研究生,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助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R].国发[2015]64号.
[2]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N].人民日报,2014-05-05.
[3]教育部党组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R].教党[2017]8号.
[4]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2016-12-08.
[5]张茂林.研究生党建质量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超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5).
[6]彭宇文.以一流党建促进“双一流”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
[7]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绳丽惠.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6).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arty Building for Postgradu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LI Sijia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Ocean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arty build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At present, the Party building of postgraduates in the new era is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 features and remarkable resul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s for Party Building of Students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role play. First, we need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lead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class" postgraduates with "first-cla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econd, we need to 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ly build "first-class"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of postgraduates; third, we ne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fighting bastion of the Party branch of postgraduates and the vanguard role of Party memb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Key words: Double First-Class; postgraduates; Party building
[責任编辑:马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