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用训练的教学体会
2020-06-22陈海燕
【摘要】本文基于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的现实,建议教师选择合适的语用资源、设置扎实的语用平台、彰显鲜明的语用效果,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训练 教学体会 语用能力 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117-0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部编版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把握部编教材的特点,并巧妙地融入阅读教学进程中,引领学生感知和体悟,将富有品质的语用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中。
一、精准解读,选择合适的语用资源
(一)聚焦深耕,从单篇课文中挖掘资源
入选部编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无论是结构设置,还是语言表达,或者是典型认知,几乎都蕴藏着丰富的训练表达资源。教师需要聚焦和深耕文本表达的方式,从单篇文章的教学中挖掘丰富的语用资源,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储备。
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挖掘语用训练资源:第一,点面结合的表达框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从“面”上来描写集体场景?又如何从“点”上来描写个人场景?第二,依照事情发展顺序形成的表达框架,形成了鲜明的故事发展轨迹:领到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封顶歼敌、选择跳崖。第三,语言描写生动形象,除了运用细节表现手法,描写了五位壮士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在语言描写上还大量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战斗和跳崖等壮观场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部编教材中很多富有实效和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都蕴藏在文本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进行挖掘、对比,从而让最合适的资源进入课堂。
(二)辐射整体,从系统教材中开掘资源
部编版语文教材以单元为编排体系,表达资源蕴藏在单元的每一个体系之中。课文与课文之间虽然各不相同,但训练要点又彼此相通;课文与口语交际、与交流平台、与习作训练之间也紧扣相应的训练要点,形成了阅读与表达之间一脉相承的关联。因此,以单元系统为单位进行语用训练,是契合编者编排意图的。
比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选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篇课文,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单元训练主线,即“借助关键句来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笔者依照不同课文在单元中的不同位置,将其设置为不同的训练标准:第一篇认识“关键句”,第二篇梳理“关键句”与语段中其他语句之间的关联,第三篇能够针对内容提炼和增加关键句,从而在前后呼应的状态下将单元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阅读与表达之间的一体化。
当然,整体性把握教材体系不仅仅体现在单元视角,也可以扩展到一册教材,甚至是整套教材,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挖掘最合适的教学资源。
二、精准对接,设置扎实的语用平台
(一)对接勾连,在还原中推进语用训练
部编版语文教材有很多经典的大家作品,这些作品中精当的语言、规范的语法,都为学生言语生命发展提供了最精准的资源。由于这些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因而需要教师将其切换为儿童认知的视角,将文本内容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态,向着儿童认知能够契合的方式置换。
以《蟋蟀的住宅》为例,编者要求学生能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连续观察的意识和精准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的方式,从课文中捕捉作者连续观察的角度:可以聚焦于“蟋蟀如何挖掘洞穴”连续观察,可以从洞里到洞口最后到平台等不同方位的切换观察,也可以在不同天气下进行观察,不断丰富学生连续观察的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相机补充法布尔观察的故事,勾连课文中“大多”“总有”“最多”等关键性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正是对蟋蟀进行了多次且连续性的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如此细致且深入。教师紧扣文本表达的内容,勾连并还原了作者的观察状态,能为学生后续的观察和表达提供良好的示范。
(二)营造氛围,在情境中推进语用训练
任何形式的训练都必须要在可视可感的情境中进行,否则学生的认知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释放,就会导致认知状态逼仄、受限。学生的言语思维需要在精心设置的情境中被真正地激活,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认知意识,进而发展言语实践能力。
还以《蟋蟀的住宅》为例,笔者引导学生围绕着“连续观察”这个知识点进行了这样的探究与思考:首先,从导入新课开始,要求学生紧扣教师的外貌说说有什么特点,然后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点拨与引领,让学生认识到大家基于对教师的连续观察展现了教师的外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真实、有趣,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再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精彩、最形象的语句进行分析,并尝试在小组内分享。对此,教师不宜给学生过多的要求和束缚,而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创设宽松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认识。
三、精准重构,彰显鲜明的语用效果
(一)明确编排指向,设计训练要点
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感知、涵咏和训练的过程中慢慢滋养。部编版语文教材就是依照严謹的体系和序列编写的。即便是相同的训练点,教师都需要在反复训练、长期跟进中落实。因此,教师要讲究一课一得,要能够在这一单元或者这一篇课文中将这一知识所承载的标准落实到位。
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习作单元,其训练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中心选择多方面材料”。其中,《夏天里的成长》和《盼》是两篇精读课文,但在凸显这一训练要素所承载的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夏天里的成长》主要指向场景类文本,能够通过不同维度的素材来印证中心;《盼》则是作为一种典型的叙事性结构来进行安排和设置,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凸显了文本表达的内在框架。因此,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表达,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二)把握训练本质,凸显训练成果
语用训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资源,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选择不同的策略介入到语用训练过程中。比如,可以通过删词法、对比法来感知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可以通过迁移运用法推动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形成等。
以《开国大典》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作者究竟是怎么描写阅兵场面的。可能不少学生只会照本宣科,机械生硬地呈现,而不知道其所以然。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大致感知和描述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再进行迁移练习,将体悟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表达过程中。学生只有经历深入反思、积极实践的过程,才会对文本内容有所体悟,进而增强语感。
语用能力的形成是多渠道的,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挖掘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搭建多样化的实践训练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支撑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进而发展语用能力。
作者简介:陈海燕(1979—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