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人文视角下医学生礼仪形象设计实训与效果分析

2020-06-22张海丽李强许伟岚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7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课程设计礼仪

◎张海丽 李强 许伟岚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时代呼唤医学人文。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现代医学成熟的标志。因此,不论从社会群体角度,还是医务工作本身的职业属性,对医学生礼仪修养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相关文献显示,包括医学专业在内的很多专业领域已逐渐针对礼仪相关的教学开始了思考,如对大学生礼仪教育体系缺失、网络礼仪与道德的探讨。当前,高校开设的大部分礼仪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多为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传统形式。多数研究局限于理论的探讨和浅析,缺少专门针对医学生的礼仪实训,我院针对所有在校医学生开设了《礼仪形象设计》选修课,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训环节,培训效果较好,受到学生广泛好评,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课程设计

1.课程组建立。

在课程开设初始,建立了《礼仪形象设计》课程组,课程组成员涵盖有经验的礼仪、沟通、美学、思修等方面的教师,课程组成员对该门选修课进行整体设计,明确教学大纲,章节目标,内容设计与具体实施。

2.课程设计与实施。

(1)课程设计。

依据我校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职业情感为导向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为导向身心素质养成,着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定位,同时考虑到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切实需求,于2018年9 月,针对全体在校生开设《礼仪形象设计》选修课。课程共计16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8 学时):包括礼仪总论、美学基础、文化修养与道德、沟通技巧;实训环节(8 学时)。

(2)课程的实施。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讲授与实训环节。其中理论讲授具体包括:①礼仪总论部分:主要帮助学生掌握礼仪相关基础知识,包括礼仪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原则与功能、求职礼仪、医院礼仪等理论内容。②美学基础部分:帮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美学知识并能将美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包括点线、色彩、空间等美学知识,服饰装扮、化妆造型、饮食美学等。③文化修养与道德部分。④沟通技巧部分。实训环节具体包括形体训练、求职礼仪、医院礼仪、社交礼仪。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情感体验法、游戏法等。

二、教学效果反馈

本学期共有43 名同学选修了《礼仪形象设计》选修课,其中3 名学生未能出勤。其余40 名学生涵盖了临床医学、影像学、精神卫生、护理学、公共卫生等多个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终结性考核(60%)和形成性考核(40%),其中终结性考核主要为卷面成绩,形成性考核分为平时表现、实训课成绩、课后作业。考核成绩介于75~92 分之间,平均成绩为84 分。学生课堂反馈结果见表1。

学生反馈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有如下收获:提升自己的气质(67.5%)、提高自信(65.0%)、理解礼仪的重要性(60%)、提高沟通能力(60%)。此外,还有同学提到,在此过程中克服了自己的紧张,以后要不要提升自己的内涵,懂得尊重别人,要注重细节,非常感谢老师等。

?

三、讨论

健康中国战略加快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步伐。时代呼吁医学需要重塑人文精神。各专业领域的医学生作为国家后备医学人才,在提升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需要及早进行内在修养的提升,真正做到医学人文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宋代《医工论》中就有提到“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礼仪修养教育作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开启学生学习规范自身修养、热爱职业、关爱病人的大门。谭德红等研究发现,在问及“将人文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的体验”时,58. 0%的医学生表示“体验较少”,26.2%的医学生表示“几乎没有体验”。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通过礼仪实训,能够提升自己的气质、提高自信、理解礼仪的重要性、提高沟通能力等。在后续的教学实施中,我校将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尤其是实训课的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的选择,切实满足广大医学生的职业需求。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课程设计礼仪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现代领导媒介形象设计与塑造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