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2020-06-22邢萌萌任路忠刘桂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龙岗区死因早产

邢萌萌,任路忠,刘桂敏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深圳 龙岗 51817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和婴儿死亡率(IMR)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社会文明程度与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价群体卫生保健、衡量儿童医疗保健质量的敏感指标。根据“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监测,是儿童保健工作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本研究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8至2018年U5MR及其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别死亡率,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深圳市龙岗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分娩时应满28周(孕周不清时,参考体重>1.00kg),且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缩动4项生命体征之一]作为研究对象。从出生到未满28天死亡的儿童为新生儿死亡,从出生到未满1岁死亡的儿童为婴儿死亡。

1.2数据收集

所有数据来自深圳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龙岗区各医院(2008至2018年间全区共26家助产医院)按照《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由专人负责调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并填写死亡报卡,对个案进行死因调查,院级组织专家对每一个案进行评审,确定死因,将死亡报卡、评审资料上报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每月进行审核,每季度进行质量检查,层层查漏、补漏和质控,确保监测资料质量,每半年选择疑难病例进行区级评审,进一步对死因进行修改和确定。死因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填报,全部数据录入深圳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并按《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中儿童常见疾病死因分类的要求对该区儿童死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

1.3质量控制

建立逐级质量检查制度。出生与死亡数据与公安局、居委会、疾控中心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交叉校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2008至2018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死亡率及各死因别死亡率趋势分析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08至2018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

龙岗区U5MR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5.95‰下降至2018年的1.98‰,下降幅度为66.68%,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839,P<0.001);IMR从2008年的4.48‰下降至2018年的1.51‰,新生儿死亡率(NMR)从2008年的3.09‰下降至2018年的1.02‰。除2009和2016年外,其他年份户籍人口U5MR均低于非户籍人口,见表1、图1。

表1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n(‰)]Table 1 The deaths of newborns,infants and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8[n(‰)]

注:①11年死亡率降幅(%)。

图1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不同户籍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Fig.1 The deaths of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between diffe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8

2.2死因分析

2008至2018年间5岁以下儿童总的前5死因顺位分别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和出生窒息,见表2。早产或低出生体重长期居于U5MR死因首位(除2018年的死因首位是意外窒息外),但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死亡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56.191,P<0.001);此外,先天性心脏病和出生窒息死亡专率也总体呈下降趋势(均P<0.01)。意外窒息、肺炎死亡专率未见逐年降低。

2.3死因归类统计分析

对5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2008至2018年间最主要的死因是新生儿疾病,占全部死因的32.05%;其次是意外死亡,占21.28%;排位第三是先天性异常,占16.17%。新生儿疾病、意外死亡和先天性异常死亡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882、6.038、15.644,均P<0.05),见表3、图2。

婴儿和1~4岁儿童死因构成不同。婴儿死因中,前3位死因分别为新生儿疾病(占43.55%)、先天性异常(占19.55%)和意外死亡(占10.54%);1~4岁儿童死因中,前3位死因分别为意外死亡(占50.78%)、神经系统疾病(占10.02%)、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9.13%),见表3。

图2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前3位死因死亡专率变化趋势Fig.2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top three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of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8

表2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情况Table 2 Causes of death among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8

(转下表)

续上表

表2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情况

表3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因归类统计分析[n(%)]Table 3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ath causes among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old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8[n(%)]

2.4主要病死率分析

2008至2018年期间,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异常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253、55.165,均P<0.001)。出生窒息病死率呈波浪状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原水平,见表4、图3。

表4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异常病死率情况[n(%)]Table 4 The fatality rate of premature or low birth weight,birth asphyxia and congenital abnormal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8[n(%)]

图3 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异常病死率变化趋势

Fig.3 The change trend of fatality rate of premature or low birth weight and congenital abnormal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from 2008 to 2018

3讨论

3.1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析

U5MR和IMR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龙岗区2018年U5MR为1.98‰,远低于《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中报道的2018年全国U5MR(8.40‰)。为便于比较,选择文献报道较多的2015年进行阐述,2015年龙岗区U5MR为3.25‰,低于2015年宁波市[1]的3.91‰和重庆市[2]的4.20‰,略高于2015年北京市的3.02‰[3],高于2014年北京海淀的2.92‰[4],与日本全国2014年的3.00‰接近[5],远远低于全球2015年的42.50‰[6]。2008至2018年期间,龙岗区U5MR、IMR、NMR均呈下降趋势,这与国内其他研究一致[7-8]。U5MR存在户籍差异,除2009和2016年外,其他年份户籍人口U5MR均低于非户籍人口,2018年户籍人口的U5MR、IMR分别是非户籍人口的2.49倍、2.53倍。这与当地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的医疗保健系统服务水平、社会医疗保障水平不同有关,也与非户籍人口保健意识淡薄有密切关系,提示今后防控的重点人群是非户籍人口,并缩小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的差距。

3.2 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为2008至2018年间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的前两位死因,死亡专率分别由2008年的10.32/万、4.34/万降低到2018年的2.61/万、0.78/万,均呈下降趋势(P<0.05)。贵州省1991至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肺炎为第一死因[9];湖北省2003年以前,肺炎为5岁以下儿童死因第一顺位,但2005年以后,早产/低出生体重取代肺炎成为第一死因顺位[10],1992至2015年北京市出生窒息为第一死因[7]。统计我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病死率,由2008年的1.42%降低到2018年的0.39%,呈逐年下降趋势。

3.3死因归类统计及龙岗区管理经验推广

对死因进行归类发现,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前3位是新生儿疾病(占32.05%)、意外死亡(占21.28%)和先天性异常(占16.17%),2008至2018年间这三类疾病的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新生儿疾病和先天性异常合计占48.22%,这两者均与胎盘、脐带因素和胎儿发育缺陷有关,主要受孕期营养、妊娠病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宫内感染)、妊娠合并慢性疾病、母亲年龄、吸烟、吸毒、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母亲因素的影响[11]。因此,降低新生儿疾病和出生缺陷的发生将龙岗区U5MR和IMR控制在较低水平的关键。我区的管理经验重点介绍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拓展孕期出生缺陷防控项目,自2017年开始我区新增孕期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项目,高通量基因检测21、18、13-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项目,并优化辖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网络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地中海贫血等致死性出生缺陷的发生大幅降低,先天性异常(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愚型)死亡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另一方面是提升新生儿疾病救治能力,2017年我区通过引进省市级专家、举办新生儿复苏技术竞赛和全市首届助产技术竞赛、规范产科和新生儿科各种医疗抢救常规等举措,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救治能力,有效降低了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死亡专率和病死率及出生窒息死亡专率。

此外,意外死亡是龙岗区婴儿死亡的第3死因,占婴儿总死亡的10.54%,首要原因为意外窒息。而意外死亡是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占1~4岁儿童总死亡的50.78%,其中以交通和溺水导致的意外死亡为主,与国内外其他研究一致[12-13]。以上提示我们不同年龄段意外死亡防控的重点不同。1~4岁儿童第2、3位死因分别为神经系统疾病(10.02%)和传染病和寄生虫病(9.13%),提示应进一步增加我区儿科此方面的救治能力。

通过对2008至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监测分析,为今后的妇幼健康工作重点提供一定的指导,尤其加强非户籍人口健康教育、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强化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拓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预防出生缺陷,进一步降低U5MR和IMR。

猜你喜欢

龙岗区死因早产
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分类及死因分析探讨
龙岗区曾齐高名师工作室
龙岗区曾齐高名师工作室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龙岗区妇幼保健院:砥砺奋进谱华章
死因
单胎双胎妊娠与自发性早产复发风险的关系